嘉宾:肖薇(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的主持人)
赵之心(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委员会理事,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王超岚、温乃英、陈志英、杨慧男
主持:尹惠
责编:姜春艳
主持人尹惠: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节目周六专版《女人花园》,我是尹惠,《女人花园》近期的话题是关注我们的身体健康,10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年人的节日,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目前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仅以北京为例,到去年底老年人数已经达到188万,占总人口的14.6%,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患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1.4%,同时患有两种疾病以上的人数占42%,人们正在担心将来的独生子女们将如何负担自己以及父母双方的健康,因此老年人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已经不只是老年人自己的问题,同时也是子女们最关心的事情,最近我去过几家健身房,在那里发现了一个使我惊奇的现象,从50几岁的退休女性到80岁的老人,他们正在像年轻人一样在健身房里跑步,练器械和游泳,科学定时的锻炼使他们的精神面貌身体素质和生活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不仅说明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已经开始渗透到老年人的传统生活中,也说明我们今天的人们开始更自觉,更自我把握自己身体的命运,从过去的群体锻炼到去小公园散步打拳练气功到加入花钱买健康的健身俱乐部,这其中有许多观念、思维、形为上的改变值得探讨,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的主持人肖薇,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委员会理事,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赵之心和几位从50多岁到70多岁的健身女性,一起走进老年人的健身新天地。
尹:各位听众,这里是《女人花园》的节目现场,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从老人走进健身房这一新生事物看健康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我一看到肖薇就老想到《为您服务》,原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觉得这么多年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概念也在你们的节目中发生了观念性的变化了,可能跟过去我们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不一样了是不是?
肖: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概念怎么来解释呢?我觉得就是要以人为本,只要以人为本了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比方我们今天说的话题就是一个健身,怎么样去健身,我们要宣传什么样的理念才能让大家知道健身是我们生活的必需,这就是我们全心全意要做的事情。
尹:对,我们小的时候有课间操,大家都做十分钟的全民体操锻炼,这个锻炼从那时候到80年代跟着马华一起跳健身操,然后跟着出现老年人扭秧歌的集体活动,90年代就开始有些变化,一些白领或者现代人的生活,开始走进饭店的健身房,我现在看见健身房的概念开始普遍到普遍人的身上,各个区都开始有比较便宜的,比较普遍的健身房,大家都可以去,还有最近也看到街上开始出现街区的锻炼器械,你走出来就可以锻炼,看见你我就觉得你是不是也可以发现我们这么多年走过的对健康认识的改变。
肖:是,我觉得从我的邻居,从我周边的朋友来看,慢慢的有很多人都在逐步走入健身的行列,从我自身来说也有这样的改变,以前总是以这样的借口说我工作忙,没有时间去锻炼,其实完全是借口,不是没有时间去锻炼,而是有时间的时候你没有去锻炼,但是人能不能主动锻炼,我觉得这是一个慢慢的形成这种意识的过程。
尹:我要是不做这个节目真不知道有些老年人在健身,我觉得这个特别有意思,你在做这期节目之前知道有些老年人走进健身房吗?
肖:知道啊,我有一个邻居,就在我们旁边坐的王超岚阿姨,我叫她阿姨一直有点叫不出口,为什么?她太年轻了,她走进健身房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们住的地方跟健身房只有几步之遥,王阿姨就说这么近的健身房我都不能坚持说明我真的没有锻炼的意识,后来我们定时在健身房见面,我看她锻炼对我是一种鼓动,有时候我想算了,别锻炼了,赶紧回家写稿子准备一些案头工作,但是我看到她我就能坚持下来。
尹:我们介绍一下坐在旁边的王超岚,原来是国家的公务人员。
王:机关里的。
尹:现在是53岁?
王:对。
尹:退休以后为什么想到去健身房锻炼?
王:退休以后首先时间比较富裕,时间富裕了我应该还有一个奋斗目标,工作时要把工作做得尽职尽责出色,退了以后还应该有一种状态,一种奋斗目标,去干什么呢?我想了想,过去是对工作负责,现在是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这样的话开始我想打太极拳,我想老年人打太极拳这样的活动比较稳一些。
尹:对,我们有一些对于所谓老年人的概念,觉得老年人应该慢跑,打太极拳。
肖:只能在街边散散步。
尹:对,我们有很多陈旧的观念。
王:后来我买了几张光盘以后本来说是放光盘学,后来一看不行,太慢了,觉得和现在的节奏不一样,刚下来马上就调整到这么慢的状态也觉得不适应,正好我们家旁边有一个健身房,特别近,我就说试试吧,锻炼一下,去练了以后,因为也有很多教练非常热情的指导我们应该怎么练,这样锻炼了以后真是觉得受益不浅,只要没有事,每天必须去,如果几天有事不去就觉得不舒服,筋骨都撑不开,觉得人就要缩,好像不伸展。
尹:特别懒的时候或者特别不舒服的时候,刮风下雨的时候怎么坚持?
王:首先我们比较近,受气候的影响不大,所以有时候我坚持不下来的时候我就想,我这么近,一点困难都没有,我再坚持不下来就很快走向老年,走向衰老,我就不要再想自己有活力了,没有困难,就看自己能不能坚持一下。
尹:可能像王超岚这样的我们在几家健身房可能只能找到一个,说50多岁的老年人还在健身,但是我听说赵之心专门开了一个老年人健身俱乐部,你是在体育大学当老师,在那儿毕业然后在那儿当老师,一直从76年到95年,开始从事体育健身的研究,为什么你一个男同志,原来是十项全能很强的体育项目,想开一个老年人的健身俱乐部?
赵:作为一个人来讲肯定有父母,那你身边肯定有很多老年人,我反复接触我的父母,他们的健康状况,作为子女我是肯定要关心,在反复的接触中我发现几点,有些人很勤奋的,跟刚才的王阿姨似的能主动运动,那么她主动运动创造的是健康,还有一些人身体稍微不好了立即让子女买个拐或者坐个轮椅,而拄上拐,坐起轮椅的立刻就出现一个状态,萎缩下去,95、96、97这些年我接触了更多的健身人群,有很多用自己健康创造奇迹的老年人使我非常有感受,我就讲体育运动能创造很多奇迹,比如一个人生下来跑得不快,但是经过教练员的手,他可以跑到世界记录,一个人跳得不高,他可以通过某种锻炼方法跳起来了,像朱建华创造的世界记录,2米40这个世界记录,还有的人可以把一个东西投得很远,像投标枪。
肖: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赵:这时候我就在想,竞技体育能把很多人从一个很原始的状态培养成世界一流的运动员,创造了世界记录,他用体育的手段改变的是人的素质,我想这些手段能改变人的素质,为什么这些手段不能改变人的健康呢?
(音板:听众朋友,这里是《午间一小时》周六专版《女人花园》,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老年女性走进健身房》,中年女性开始逐步衰老表现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现象,但使人呈现衰老状态更重要的却是心理因素,有意或无意承认自己身体上的变化被默许下来,但您可知道?人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只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向年龄低头,科学的进行锻炼就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请您跟随我们今天的节目一起走进老年女性的健身世界。)
赵:我们在关注老年健康的时候,很多人嘴边都挂着,比如当姑娘的扶着母亲下台阶,您慢点慢点,出门上汽车,您慢点慢点。
尹:把她当成一个老年人。
赵:结果你上公共汽车,每个人都说慢点,这时候很多老年人就意识到我老了,一定要慢下来。
肖:心理上认同。
赵:你就不知道我在跟很多健身爱好者和专家交流的时候,实际老年人最大的杀手就是一个字,那个字就是慢,这个慢代表了很多,比如他素质的下降,比如他代谢能力的下降,包括他免疫系统的下降,或者他神经系统的衰退都融在其中,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字。
肖:其实不光老年人有这种想法,就像年轻人都有这种认同,以前我也认为年纪大了以后就应该吃点好的,生活应该享受,很安乐的享受晚年,但是这种观念我现在是改变了,因为前些时候我去爬香山,因为现在北京很多人都有这种习惯,起个大早就去爬香山,我第一次爬的时候真是气喘吁吁的爬上了平台,但是和我一起爬的就有年纪很大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真是健步如飞,可能说得有点夸张,但他真是一步一步非常稳健脚踏实地就上去了,真是应了广告那句话,60岁的人是30岁人的心脏,而我30岁的人是一颗60岁人的心脏,以后我再去,我就改变了,我又带动我的父母,你们能不能一起去爬山?当时我的妈妈是柱着拐杖去的,实际她才67岁,但是她心脏不太好,走两步嘴唇就发紫,但是第二次就好多了,第三次她就不拄拐了,所以我觉得人的体质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老年人如果锻炼就能起到和年轻人同样的效果。
尹:我记得我们小时候老在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制这句口号已经说了十几年,但是人们对什么是体质确实不了解,是不是体质这个观念到现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赵:后来我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我想我应该给这些老年人讲课,我就讲体质,我讲完了没想到那些听课的人恍然大悟,自己要想创造健康谁都不要求,求谁?求自己,你得病或者出现一些问题,严格来讲,你是在低头,如果你要把头仰起来,你把自己的心情认为不是一个老年人,你是一个很健康的人,并且这些不在话下,怎么样?疾病向你低头。我在讲体质这节课的时候就问,你为什么老感冒?你为什么是高血压?你为什么是糖尿病?问了一圈以后你最该问的是一件事,你体质下降了多少?我们很多老年人并没有意识到,好像我得病是老天爷安排的,我应该得的,看病没意思,你从你体质上下手,去抗击它。
尹:这也是一种健康意识的改变,从对医生的依赖和对年老的依赖,我觉得对年老也是依赖,我妈就说你到45岁所有的病都得出来,你就觉得这是应该出来的,我体质就应该衰退了,有种很自然的,好像我到了老年就应该是不幸的身体,应该是带着病的身体,应该接受这个现实,其实不是,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音乐之后我们再来听赵老师说的运动给人带来的奇迹。
(音乐)
尹:各位听众,欢迎回到《女人花园》的节目现场,刚才赵之心给我们讲到老年人应该不要向你的命运低头,不要向你的年龄低头,我们现场坐了三位老人,我们从最大的介绍,70岁的老人叫杨慧男,杨慧男我觉得是代表了中国这个年龄的女性,所有的苦都吃了,没钱的日子也过了,所有的病也得了,到了老年是一身的病,您觉得您到老了身体状况是怎样的?
杨:我退休也快10年了,这10年当中,因为我是多病,病逼着我得锻炼,我老伴也是喜欢活动的,过去我们俩早上都顶着西北风往外走,走啊跑的,我也到公园里面磨磨噌噌的,有拐什么的,因为我颈椎病比较严重,腰椎病比较严重。
尹:腰疼背疼。
杨:骨头都鼓出来了,现在还骨着呢。
尹:以前也像一般的上年纪的人一样去公园打打拳。
杨:对。
尹:也打门球?
杨:对,还是门球裁判员,我生活还比较充实。
尹:那时候锻炼的意识是有。
杨:但是认识科学健身还是得感谢之心老师。
赵:当时我碰到他们的时候我跟他们说了第一个概念,我说你们这些老人家都去运动,但是可能并不知道运动为什么,也不知道你的效果在哪儿,你也不知道要解决当前什么问题,这时候我就跟他说,比如杨女士,我一摸她老人家的后腰,她那骨头已经很厉害了,我说如果要换了另外一个人可能这种状态已经是在家躺在床上了,但是你为什么能保持到现在?这就是你在公园里磨蹭,虽然这个磨磨那个蹭蹭,也等于是在锻炼,但是你应该意识到更系统的锻炼,更系统的锻炼对你的颈椎,腰椎,全身,特别是对你整个血压的问题,还有其它问题调节是一个整体性的,这样我敢说我敢讲,她是敢做的人。
尹:我觉得咱们中国人还真是有老年人传统的养身法,告诉老年人要食补,要少动,要心安心静少运动,所以很多人到这儿一看全是钢铁的器械,就会觉得适不适合老年人。
赵:一说到这个观点,是所有老年人看到说这是年轻人做的东西,我们能承受得了吗?这是第一个问的,第二个我能坚持下来吗?说到这儿我就跟你讲,这些坐在我身边的几位老人家他们已经不是觉得在这儿来是受罪,而是在这儿觉得是享受,就像刚才王阿姨说的,三天不练觉得浑身不舒服,这个应该说是健身给你带来的不可多得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恰恰是你睡也睡不出来,吃也吃不出来的。
尹:陈志英第一天进健身房的时候,当时女儿搀着来,儿子开车来,儿子一看这么多健身器械当时还觉得我妈妈这个身体能不能运动,能不能做这些是吧?当时您患什么病?
陈:当时我是股骨头坏死。
尹:当时会不会觉得本来老年人骨质疏松,骨头就很脆,您又是股骨头坏死,运动又是大家觉得特别容易受伤害的,会不会觉得我到那儿滑一跤怎么办?
陈:当时没想这个,当时我一心就想试试,听了赵老师的课决心可大了,启发也大,可是我们儿子儿媳妇都担心,当时我儿子不放心,他看了这个器械心里挺着急,怕出事,所以给健身房留了一个手机,出了是打手机他直接能回来,他非常担心。
尹:您股骨头坏死有多少年了?
陈:我是95年腿已经很厉害了,因为我这人拿病不当病,平时体质也比较强,你看我上班没有歇过病假,所以身体挺好,我想腿疼怕什么?又不挡吃又不挡喝的,甭管它,到后来什么程度?起不来坐不下,洗脚也困难袜子也穿不上去,穿裤子都困难,心想到医院看看吧,说骨头坏死,这怎么办呢?到各大医院看吧,他说你要厉害得受不了了来做手术,就这话。
肖:西医的医生肯定会说赶紧换一个股骨头。
陈:他还告诉我要少活动,少走路,省着点用你的后半生——
肖:你动得越多磨损越厉害。
陈:他说你省着点用,将来磨损了磨扁了你更疼更走不了,尽量少活动,走路柱着拐杖,这样儿子儿媳妇就不让我活动,少活动,家里呆一个礼拜我下不了楼了,我就还是开始走,后来到银轩我哪儿都不去了。
肖:现在走路怎么样?
陈:走路很棒,我还去马拉松了呢。
肖:我觉得陈阿姨是一个奇迹,我也知道股骨头坏死的人肯定特别受折磨,但是按照西医的讲法你运动得越多可能磨损得越厉害,我也是认同这个道理的,这真是和医生的看法相矛盾的。
赵:其实你说的医生的观点并没有错,这个观点我们要理解医生说的是有道理,你用不好可能它就会坏掉,医生说这句话里面还有一个概念我们应该分析一下,你用不好,你要用得好呢?
(音板: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做生命在于运动,教练告诉我们,要根据自己身体的潜力,不能向疾病低头,而我们的传统中又有老年人应该安享晚年注意保养的观念,有时医生会告诉我们要多休息,少活动,那么我们到底要听谁的意见呢?请您继续收听今天的《午间一小时》周六专版《女人花园》,我们为您请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您服务》的主持人肖薇,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研究会理事赵志新以及四位走进健身房的女性,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尹:我想听你讨论一个问题,您是一个体育教练,这么多年也一直从事体育,为什么可以有这样的胆量我们用跟医生不同的方式来治好你的病。
赵:说实话,这就回我前面那句话,因为我在看很多老年人,我看到的什么老人都有,有那些用自己的努力挑战战胜了自己身上的疾病,我就说这些人都用挑战的方法战胜了疾病,而那些在向疾病服软,他们的东西要总结起来告诉我们所有的人,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提出了我现在的观点,我鼓励老年人要多去运动,而且要合理的运动,甚至要结合自己当前的情况构造一个合理的模式,也就是说站在我身边的这三位老人都是骨骼上的问题,杨女士是脊柱压缩性骨折,可能是摔的,后脊柱变形,陈女士属于股骨头坏死,我们这儿还有温老师——
尹:温乃英今年是67岁了,她是家庭有遗传的骨折的病史,从妈妈的妈妈就开始,到了她17岁一个跳远就能把自己跳骨折,一个洋葱皮就能摔出骨折,先后骨折了五次是不是?
温: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就是遗传性的,先天性成骨不全,我的兄弟姐妹全部有骨折史,但是最严重的是我,到现在为止已经骨折过5次。
赵:主持人我插一句,温老师这种状况是在遗传基因上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她这个问题是存在的,假如这个状况是没办法改变的,我们用其它的方法能不能弥补一下,比如我们增强你周边的肌肉,增强你的韧带,减少你摔倒再出现的骨折,你的骨头我解决不了,解决肌肉可以,我把你肌肉解决好了,你的行动也方便了
尹:就是可以保护她的骨头。
赵:你的灵活性高了,甚至你有力量了,准确了,你再摔倒的时候就能处理,如果你肌肉再不存在,那你将来的骨折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是越来越高,我讲完以后温老师就说好,我听你的,就练,这一练果不其然,还是有效果的。
尹:我们也看到三位女性她们身体有骨头的问题,都在锻炼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奇迹,我想跟肖微探讨一个问题,当一个医生跟你说的话跟健身教练说得不一样的时候,你觉得你应该听谁的?
肖:我是这样理解的,当我们对一件事物知之甚少或者不知道的时候你很容易去盲从,因为我们没有比较,没有分析,你可能就完全接受了,但是如果从多种途径,比如我现在的身体状况是怎么样的,我是不是应该锻炼,如果锻炼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如果了解多了以后,你自己就有一个判断,我到底应该听医生的还是教练的,我刚才听志新老师说温阿姨不是怎么去锻炼她的骨骼,而是加强她的肌肉,我觉得也很有道理,但是治疗也不应该完全舍弃,人生病了以后还要依靠医生,不然我们要医院干嘛要医生干嘛对不对?但是我觉得医疗和锻炼要结合起来,把人的体质加强以后恢复起来更快。
尹:我去你们健身房的时候就看到另外一个女的,进来的时候是柱着拐棍,她们还在互相聊天,你也是股骨头坏死呀?我当时就想这个健身房会不会改成医疗的健身中心,治疗的健身中心。
赵:真有可能,最近很多医学单位包括主要的卫生机构都在关注这件事情,因为什么呢?我们仅仅靠我们通常的药,它能不能控制疾病?能,能不能治愈疾病?也能,但是有一部分根本和药没关系的,跟谁有关系?跟你自己的体质有关系,没有什么药可以改变你的体质,真正的体质怎么获得?只有锻炼这两个字,锻炼我们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千锤百炼,你要练就要付出,就要真正的练,从锻炼这个概念我们看到我们现在老年人健康状况,缺的就是这两个字,锻炼。
尹:对,我们从老年人打太极拳,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我们在电视台工作总是在讨论你怎么看老年人扭秧歌,到现在看到有老年人进健身房,肖薇,你在看到他们不同时期的变化有什么感觉?
肖:我觉得锻炼有两种不同的大的方式,一个就是在健身房锻炼,一种是在室内锻炼,我觉得刚才咱们看到活得非常精彩的几位老人,她们都是去健身房锻炼的,我觉得去健身房锻炼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就是有一个健身指导在帮助你,在指导你,这样会更安全一些,或者我在健身的时候怎么锻炼能不伤害到自己。因为我觉得你锻炼不好的时候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但是我觉得在室外锻炼也挺好,尤其是绿色植被很多,你在这样天然的大氧吧里锻炼,非常好,我去香山有这样的体会,你会自觉不自觉的大口的呼吸,这样有了比较你再进到城里就会觉得很压抑,喘气都很痛苦,我爬到鬼见愁的时候还有一个体会,你往下一看你就会觉得整个北京城好像罩在一层保鲜膜里一样,是污浊的,尽管我们现在下大力去改变空气污染,但是现在空气污染还是存在,可是我登上了鬼见愁我就觉得我的脑袋从这个保鲜膜里伸出来了。
(音板:健身房对于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来说还是一个美丽的梦,更多的人进行的仍然是户外运动,像踏青、爬山、散步,户外锻炼有广阔的空间也有一种悠闲的情趣,可是没有科学的指导往往也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到健身房锻炼,虽然会很全面,很科学,可是又面临着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钱。这些走进健身房的人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矛盾的呢?请您继续收听今天的《午间一小时》周六专版《女人花园——老年女性走进健身房》。)
尹:其实更多人还是在采取室外锻炼,赵老师讲到这儿我们就谈到这儿,室外锻炼她就觉得第一不花钱,第二我可以不用那么努力做每一项东西,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健身房锻炼的好处就是可以活动你身体的不同器官和不同部位,赵老师怎么看待室外锻炼和健身房锻炼的不同?
赵:您问这个题目也是我正在给很多老年人讲的,也就是说你一生中要去热爱一项体育运行,这项体育运动可能是爬山,可能是跑步,可能是骑车,也可能是划船,这项运动对你是一种调节作用,也就是说你可以把体育运动作为调节自己的心情,调节身体的脏器,比如大氧吧的概念,调节脏器的作用,参加一项体育运动它最多的含义是什么呢?使人能够获得一种感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的健康是很复杂的,绝不是单一的概念,因此我们在提倡一个老年人必须要热爱一项体育运动之外,还应该适当的从事专项的健身活动,我通过今天的话题希望很多人理解我说的概念,你创造健康一种方法绝对不行,你应该走到自然当中,享受自然给你的恩赐,你来到健身房有科学的指导,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可能是人类健康的一种大模式。
尹:对,我有一种感觉,你上班累了一天,你去散一个步并不会觉得浑身放松,而你去锻炼半个小时,用一些器械,你真是感觉浑身有一些松驰的感觉,而且有精神,杨女士后来还真摔了一跤,70岁的老人我觉得摔一跤是很可怕的。
杨:下楼,两手拿着东西,一层一层的下,一下就摔到那儿了,当时我想糟了,今年的年过不了。
尹:过节的时候?
杨:春节前,走廊这儿还有辆自行车,头磕在车把上,我是幸运,磕在车把上一滑,如果是撞在墙上就完了,因为我过去有过摔伤史,有时候摔厉害了就昏迷不醒,那天是碰到那儿了,脑袋没事,结果我慢慢站起来了。
肖:也没事?
杨:没事,可以走。
肖:我感觉我们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但是你的肌肉,你的韧带都萎缩了以后,那时候到关键时刻就调动不起来。
赵:老年人在改变了你的体质之后你还有一种能力提高就是你的抵御能力,你的抵御能力应该说是人的本能,不是吃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
肖:我现在有这么四个字,我体会很深,就是用进废退,我们身体所有的器官,包括肌肉,包括韧带,包括骨骼,包括大脑,你用它它就能够进步,你不用它就在那儿停顿下来功能慢慢就减退了。
尹:这也跟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不一样,原来都叫养精蓄锐,你不要用,你尽量少磨损,你尽量少消耗自己,留下精气神,变成人的精气,但是现在发现你越运动,你得回来的精神可能越大,今天的《女人花园》也能给一些老年听众和老年听众的子女带来一些新的老年健身的健康概念,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音乐之后我们再来交谈。
(音乐)
尹:各位听众,欢迎回到《女人花园》的节目现场,今天的话题是关于老年人的健身,刚才我们也谈到了这几位老人,他们是怎么走进健身房,我觉得走进健身房这个新生事物还真是很让人惊奇,因为看了太多老年人溜溜弯,打打拳,参加一些很基本的健身运动,就觉得健身运动和运动这个活力没有在中国很好的激发起来,我们去国外看到国外的老年人的状态还是比较好,国外的健身设备也比较好,比如每个社区都会有自己的健身房,这个健身房是不分青年人,老年人,也不分白领和蓝领,谁都可以去,小孩儿也可以去,他出了自己家走几步就到了,也有主动的热情去,我想问问赵老师,中国现在发展得不是很健全,健身器材和健身房也很缺少,中国人的老年健身是不是更是一个空白了?
赵:应该说中国进入老龄化之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现在政府是非常关注的,比如有各种老龄委,还有各单位都在关注退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最近社区医疗站的发展,在北京大概有400家,将来1000户将会有一个社区医疗站,我也在跟社区医生谈如何关注老年人健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谈到社区医疗站绝不是医院门口搬家,把医院的门口搬进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出了门我就能进医院,绝不是这种概念,应该提高它的服务模式,服务模式里有一个最重要的点,已经有这么多老年人身体不好,这么多老年人身体有问题,他需要的不仅仅是医疗,还有康复,还有一个就是科学健身的指导。
尹:对,您说到科学健身我就想有时候在外面看到大街上有脚踏的,老人就在那儿锻炼,但是我真觉得他们缺少科学的指导,比如他以为每天锻炼十分钟对身体就有帮助,其实你不到半个小时,你每天锻炼十分钟还不如一个星期就锻炼两次,但是每次是半个小时,有谁去告诉他们这些,虽然我们看到这些器械出现在人们家门口了,但是有没有人在告诉这些老人应该怎么正确使用这些器械,而且我觉得特别容易伤了人。
肖:对,我们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运动要讲科学性的。
赵:在体育教育上我们国家应该从解放以后到现在,我们国家的体育教育应该说是竞技体育教育,也就是说你学会了跑100米,你学会了长跑,学会了扔铅球,但是你并没有学到力量能给你健康带来什么好处,比如长跑能给你健康带来什么样的促进,比如你参加一项体育运动它除了学习这个技术,怎么能调节你的心情以及怎么运用这些器械运动来防止疾病的产生,这一点应该说我们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我们也正在呼吁全社会的关注,刚才一说社区教练,像西城区体委已经在研究这个事情,现在培养了第一拨的健身教练走进家庭,指导那些想锻炼但是又出不了家门的老人,让他们锻炼起来。
尹:其实思维方式和见效的结果已经到了一种飞越了,我记得原来一说老年人健康就说早睡早起,就说戒烟戒酒,勤于劳作,好像这三条有了你就有了健康,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现在又提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确实有时候你运动完了会发觉心情不一样,你想事情看世界的方法也会不一样,你的眼光也会不一样,你也更有活力,现在中国,尤其是老年人一下退休以后回到家里,子女又忙不在身边,容易有很多心理上的障碍,孤独症、忧郁症,牵挂孩子,中国父母又特别牵挂孩子,老把孩子当小孩儿,自己没事又无事生非,就是越没事越找一些难受的事情想,我的孩子又不来看我,我又失去了工作,我的工资又比原来少,各种各样的症状就都出来了。
肖:这是借助一种途径,宣泄自己的郁闷,如果你去锻炼它真是找了一个发泄的出口,,这种出口是主动的,是无法替代的。
赵:你说的发泄出口的概念我们叫做良性渲泄,比如现在两老口坐在一起就干仗,其实干仗过程中也有一个发泄的过程,那叫不良渲泄,如果你用运动创造的结果是什么呢?我这里在健身的时候曾经一个老人说过,他说我姑娘那天碰到我了,说老爹你怎么这么高兴,从来没听过你唱歌,你怎么现在天天哼着歌啊,他想也是,我现在高兴是锻炼的结果,老年人在创造心理平衡的时候他不光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解决老伴这个家庭的问题,还有跟孩子之间以及老年人跟社会的关系。
(音板)
尹:王超岚基本隔一天去还是天天去?
王:只要没事就天天去。
尹:已经坚持了多久?
王:坚持了八个月了。
尹:觉得自己的生活和身体有什么反映?
王:首先身轻如燕。
尹:身轻如燕了?
王:有点夸张,觉得特别轻,干什么事都不会觉得老了、往下沉,整个力量往上走,另外一个心情特别好,老是觉得对生活特别热爱,愉快了就觉得特别幸福。
尹:我特别想知道你周围的同事,家人,朋友怎么看你健身?
王:要说家人,他们觉得你好就去练,亲戚朋友在一块儿都看着我练,都觉得好,都觉得羡慕。
尹:对,我觉得人的精神状态好让人羡慕,杨慧男也说现在她们二炮的宿舍里面都不相信这老两口子都是70多岁的人,因为他们的精神面貌很好,我们就讲中国老年的健身没有那么发展,没有那么普及,刚才我们讲健身场所的缺少,器械的缺少,还有就是钱的问题。
肖:我觉得也是,老年人只有那么一点点退休金,如果让她拿出一定的资金去锻炼我觉得也有难度。
尹:对,是一个观念的转变,我怎么锻炼不是锻炼呀,我去打打门球或者小公园里走走,又可以不花钱,我为什么要花钱去健身房?
肖:刚才这几位阿姨,如果你们锻炼一年要花多少钱?
杨:一年890。
肖:就算900块钱吧,看起来900块钱是挺多,但是平均到每个月很少了。
杨:我跟老伴商量了,花钱买个健康嘛,现在咱们不往远处奔,2008年咱们奔那儿,看奥运会。
肖:我觉得您看得比较远,一年900块钱,一个月只有几十块,你要是生病了,别说生大病,就是一个小小的感冒,简单一看就要花一百多二百多块钱,我觉得真的,把这个钱拿出一部分来健身是挺值的,每个月我要给我爸妈买一些滋补品,能不能我给她买一张健身卡?
尹:我觉得这种想法特别好。
肖:这样老年人就能走出健身这一步了。
杨:可能有孩子买卡。
赵:不少,绝不少。
杨:今年就叫闺女儿子买。
尹:我觉得现在年轻人生活还是好得多,他们能够吃一顿饭花几百块钱,可能就是给父母买一年的卡的钱。
赵:你们说的这一点我想可能就是以后非常时髦的,送给爸妈什么,现在全社会都在关爱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的方式就特别多,用这种方式的关爱我相信是双赢,你的父母身体好了,你自己轻松,这种双赢既体现了中国孝顺老年人的美德,又进入了现代社会的概念。
尹:是,我们做这期节目正好在今年的重阳节的周末,我们希望一到过节儿女总是领着老人出去吃顿饭或者给老人买点补品、营养品,水果,我们希望在这个周末听这个节目的年轻人可以回家跟老人商量一个健身计划或者就送给老人一个意外惊喜,我给他买一张全年的健身卡,或者我先买半年的,让他先去锻炼锻炼,适应一下看看他的生活发生什么变化,也许你的整个家庭就发生了变化,也许你父母就发生了变化,可能整个周围的家庭情绪也发生了变化,我觉得这个意外的收获可能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但是是你可以得到的,我们今天的谈话是关于老年人的健身运动,其实我们不光谈到老年人的健身运动,我们也谈到了健身观念的改变和走进健身房和户外健身有什么不一样,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谈到了要把健身抓在自己手里,不让生理年龄把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打碎,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天节目要号召的口号,生理年龄是一种现实,是我们大家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但是我们还可以自己调节自己的心理和生活状况,感谢今天各位嘉宾谈这个话题,希望有机会还能再和大家聊一些对我们身体健康真正有帮助的探讨,谢谢大家。
肖:谢谢。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