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玩具商大发战争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06日21:11 国际先驱导报 | ||
在美国,玩具商一直都在研究军队的打法和装备,而军方也在时刻保持与玩具商的联系,以期把握这些“财神爷”的胃口。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还要从伊拉克战争刚刚爆发两天的时候谈起。 据《纽约时报》报道,那天美国的第二大玩具制造商、中国人也耳熟能详的“孩之宝(Hasbro)”公司向一位名叫杰里·惠特克的军方人士发送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电子邮件。后者 美国陆军和“孩之宝”已经这样合作好多年了。在1991年那场名为“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中,“孩之宝”就曾经向市场推出“沙漠战场”为主题的士兵及其武器模型玩具。当时,这套产品一上市便成了美国小男孩们梦寐以求的“掌中宝”和收藏品。 如今,根据最新的统计,美国的传统玩具产业已经达到年赢利203亿美元的规模。其野心勃勃的业界大亨们不仅懂得紧盯圣诞节的礼品玩具市场,更知道正在伊拉克领土上发生的战事将成为他们的新财源。另据报道,年赢利103亿美元的“新贵”——美国电子游戏产业也不甘落后,各大公司的创意人员为了开发玩家看好的战争游戏,每天都在电视机旁观看伊拉克战事的直播节目,频频翻看军事爱好者杂志。 看起来,这两个美国产业都从过去的“沙漠风暴”行动中获得了经验。从那以后,无论是美军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巷战,还是在阿富汗搜寻拉丹的行动,都向玩具制造商呈现了新武器和新战术。于是,到了2002年圣诞节,那些曾在血与火中经受磨炼的军用装备,成了玩具店橱窗里锃亮的诱人展品。小玩具迷长成美国大兵 军方与商界的这种微妙关系并不能用简单的传递效应来解释,因为那只是表象,其本质是一种共存共生的交易。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军方也一直有人专门研究国内市场上玩具枪之类产品的构造。 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最近披露,美军某些武器的设计方案竟然来源于一些流行于孩子之中的玩具。他说,传统玩具和现代的电子游戏设备在某些方面可以作为新式军用装备的“雏形和点子”,循着这些产品的思路开发武器,“既有效率又廉价”。比如,无人驾驶侦察机就是大号的模型飞机,“火力”凶猛的水枪为战场上能够快速装弹的冲锋枪提供了灵感,而操纵战地机器人的遥控器根本就和电子游戏杆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现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年轻美军士兵都是玩着电子玩具和电脑游戏长大的一代,来到战场后使用的装备也有着和玩具一样的“友好界面”。所以,他们从骨子里觉得,战争游戏和真刀真枪其实就像一回事。难怪有人说,今天的美军在孩提时代就开始接受基本训练。 在今天的玩具制造业,耐用性和小型化是设计的主流;在现代战场上,美军士兵的武器改进也循着这两个原则。因此,某个被军方看中的玩具很快就能在战场上成为杀人武器,顺应着部队在调动中需要减轻压力和负重的需要。 此外,军方在电子游戏软件领域也发展了一批私人企业为其工作。在这个特殊行业,“转化”成为合作赢利的关键词。虚拟现实环境的战斗游戏,与高度模拟实战的士兵训练系统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其实有时二者已经合为一体。为了激发美国青少年对参军的热情,美国陆军去年在网站上还免费提供了三维的、第一人称视角的战争游戏——制作软件的企业也直接赚了一次纳税人的钱。厂商争相塑造战争“英雄” 根据美国业界评估,一般情况下某种新式玩具的研发全过程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然而,玩具制造商和零售商却能突破这个周期而行动。据《纽约时报》报道,今年1月份孩之宝就以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为模本,推出“沙漠战术参谋”系列玩具兵;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零售店里,野战吉普和战车占据了货架上的显赫位置。当地的玩具零售商“小蓝星”公司率先根据新闻媒体的前线报道,尽可能精确地将美军驻科威特的部队和装备复制成复杂的套装玩具,命名为“特种部队:与伊拉克对垒”,结果这批产品迅速脱销。 “小蓝星”的总裁安东尼·艾伦颇有感触地说:“为了把最新的玩意儿推出来,制造商之间竞争很惨烈。”的确如此,有些公司此前推出的本·拉丹玩具人和美军狙击手的玩具兵,在2月份就已经过时了,因为伊拉克战争变成了电视上的焦点。 据了解,在2月份的美国国际玩具展销会上,来自美国陆军和空军交流服务局的“顾客”给商场失意的玩具商提供了一些建议。这位采购者所在的机构专门负责美军基地的商店运营,他让玩具商“等战争开始后再行动,不管在CNN电视上看见什么军用标志,马上就把它印在玩具兵身上”。 而另一方面,当玩具商无法获得这样的建议时,他们就主动向军方购买有关战争的信息。据美国媒体报道,他们与军方和部队里的合同商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与军事部门直接合作。尽管目前美国公众对于战争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舆论,3月份还发生过抗议战争的示威者要求购物中心将玩具兵从货架上撤下的事情,但是玩具商的立场毫不含糊,他们只有支持所谓的爱国主义和战争行动,因为这与玩具兵的销量息息相关。 “孩之宝”等美国玩具厂商已经把“宝”押在了战争上,他们还打算在玩具兵中塑造出一个个战争“英雄”,让这些形象就如同“9·11”时的纽约消防队员一样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和崇拜。可是,他们有意忽略了最紧要的一点:后者的工作是救人,而前者的工作是杀人。(本报记者 范跃龙)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