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法国反战并非浪漫 务实以谋求国家利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06日21:02 国际先驱导报 | ||
如果评选近来国际政治舞台的明星,那么敢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叫板的法国应该得到不少选票。面对伊拉克危机,法国一直站在反战的风口浪尖,但事态的发展却与法国的愿望背道而驰。如何既维持已经获得的良好国际形象,又不致影响自己在战后的伊拉克发挥必要作用,得到实际利益,的确让法国人大伤脑筋。被法国媒体称为“政坛老狐狸”的法国总统希拉克恐怕已有一番谋略在心头。 在主战与主和的一轮较量中,高卢雄鸡暂时铩羽,目前,它不甘心地站在烽火圈外,边梳理羽毛,边注视着争斗的双方,随时寻找机会以自己的方式加入战局。反战阵营的排头兵 其实,高唱反战也好,目前相对沉寂也罢,法国都是从其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的。从戴高乐时代起,法国就有显示大国地位、代表欧洲说话的欲望和行动。去年再次当选总统的希拉克摆脱了政府“左右共治”的掣肘,一身轻松地要在国际和欧洲政治舞台上展示他及其领导的法国作用。 可以说,伊拉克危机为他提供了机会。希拉克在不同场合明确法国的反战立场,表示哪怕剩下百万分之一的希望,法国也要竭力避免战争,法国将对任何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草案投反对票。据法国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拉克的支持率达到75%,创下戴高乐和密特朗都未达到的新高。92%的法国人赞同希拉克拒绝军事介入伊拉克危机的立场。 法国的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强权与霸道早已令不少欧洲国家感到不满,这次法国能站出来带头积极反战,与美国主战联盟唱反调,也代表了欧洲国家的利益。反对世界一极化和霸权主义,为法国赢得了广泛支持和赞同。 另一方面,法国与伊拉克一直有着经济上的合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法国在伊的投资逐渐加大,到90年代已达数百亿美元。20多年来,巴黎和巴格达的经贸往来频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招致经济制裁,待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开始执行,法国企业又重回巴格达。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材料,2001年法国对伊出口达16亿美元,占伊拉克总进口的21%。法国记取第一次海湾战争使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蒙受巨大损失的教训,不能不考虑再次开战对其经济利益的影响。 另外,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把握了能源就等于把握着发展的动力。同世界上其他工业大国一样,出于战略考虑,法国也不能无视美国独霸中东石油的企图。爱丽舍宫转变态度 美国一意孤行虽在意料之中,但还是使反战激情正浓的法国感到失望与无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时是法国当地时间清晨3点多,众多熬过不眠之夜的媒体记者都在急切等待希拉克总统的表态。 法新社发消息说总统将发表电视讲话,但预定时间已到,屏幕上却见不到希拉克的影子。耐不住性子的同行打电话给总统府发言人,得到的回答是采访正在进行中。直到战争打响近8个小时后,希拉克才通过法新社发表声明,措词远比想像的温和:他对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战争深表遗憾,希望这场战争尽快结束,并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随后,爱丽舍宫从雄鸡高唱到一再调低调门,可以让人明显感到法国的务实态度。既然在前一阶段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事已至此,就要为今后的主动做打算。法国一方面表示希望战争尽快结束,一方面与美英拉近距离。 其实,早在反战的时候,希拉克就再三强调,法国并非反美。他称法美两国的友谊是牢固的,法国依然是美国的同盟。战争打响后,法国外长德维尔潘说,如果伊拉克对美英军队使用化学武器,法国将向美英军队提供援助。根据“9·11”事件后法国和美国签署的协议,法国领空也对美军用飞机开放。 法国总理拉法兰4月1日说,不能混淆敌我,将美国当作敌人,法国“坚定”地站在民主阵营一边,反对任何形式的、“令人不能容忍的”反美活动。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同一天呼吁中东地区的国家在伊拉克冲突中“保持最大克制”,不要“火上浇油”。他称,应该努力使战争尽早结束,使伤亡减到最小,“我们同我们的盟友美国与英国站在一起”。 应该看到,美欧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根本利益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争争吵吵也是正常的,摩擦之后又往往走向趋同。他们之间摆脱不了相互依存、同辱共荣的关系。法国人浪漫,也很务实 就像美英舆论指出的那样,为了争取参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维护法国在中东的利益,法国现在大打联合国牌。希拉克多次强调,联合国是伊拉克重建的唯一机构,在战后伊拉克的管理问题上必须发挥“核心作用”。 开战之后,法国外长发表谈话指出,任何国家都不应以国际警察自居,美国应该回到联合国的框架内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美国很快就需要联合国,因为中东危机无法靠一个国家来解决。 与此同时,法国也在尽力修复与英国的裂痕。希拉克总统3月29日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电话交谈中表示,希望两国在伊重建问题上密切合作。法国总统府称,两位领导人一致认为,联合国在战争结束后应担任重要角色。 总理拉法兰则与其他欧盟国家总理开展电话外交,强调尽管欧盟成员国内部存在矛盾,但应以欧盟整体利益为重,加强与原来主战国家的对话,团结起来进行欧洲建设。他指出,法国同英国一样,认为应该消除目前的分歧,在联合国的框架内与美国合作,共同担负起伊拉克的重建使命。 总而言之,无论法国在战前战后的态度与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决定这些变化的始终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法国人浪漫不假,但也很务实。如果说当初法国主和是考虑到过去在伊拉克的实际利益,那么现在是考虑法国战后在伊拉克及中东地区利益的时候了。为此,法国做出一些政策上的调整也就可以理解。(本报驻巴黎记者 高津英)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