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医院被指责隐瞒疫情遭谴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8日17:37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李若愚 两名病人在香港私营医院——浸会医院住院期间染上萨斯却不知情,其中一人在出院后死亡。外界认为浸会医院对疫情隐瞒不报,致使这两名不知情者误入“虎穴”。而事件期间,一些在浸会医院住院的病人闻听两名病友感染萨斯的消息后颇感不安。他们虽未染上萨斯,但部分病人在离开医院后,由于精神受到困扰,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 患者索赔 两名病人入院的原因,一个是因为膀胱癌,另一个则是因为肾结石。患膀胱癌的张德成是一位厨师,已经去世。追悼会上,张德成的遗孀怒斥浸会医院将隐瞒疫情当作小事,事后不主动追踪其他曾住院病人的健康状况,又不公开交代事件,而且对死者家属连电话慰问都没有,毫无悔意。她表示很后悔送丈夫到浸会医院。她说:“我亲手把先生的命送出去!” 6月5日,张德成的遗孀在立法会议员陪同下,到法律援助署申请法律援助。她将向浸会医院追索民事赔偿。法律界人士称,如果可以证明医院刻意隐瞒疫情,爆发疫症后未采取足够措施补救,索赔的胜算将大大提高,赔偿额可达上百万港元。 另一位在浸会医院染上萨斯的叶先生称,自己因为转院才幸免于难。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入院后发觉不能负担切除结石的费用,于是在5月初转往伊利沙伯医院,后被该医院发现已感染萨斯。他说,在浸会医院住院期间,院方一直强调院内没有人感染萨斯。 叶先生还指责香港卫生署对病人的查询态度冷淡。他曾致信卫生署,要求解释感染原因,但过了一个月才获得回复。叶的妹妹表示将会诉诸法律手段,向浸会医院索赔。 医院声辩 处在舆论旋涡之中的浸会医院因此面临停牌倒闭的厄运,数以千计的员工遭遇失业危机。院长曾庆华已于上周一引咎辞职,由副院长李川军代理其职。该院董事局于6月2日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并改组董事局以应付危机,由资深外科医生郑崇羔取代陈雷素心出任董事局主席。 到3日为止,浸会医院对外仍拒绝回应这一事件。直到4日,医院态度才有所转变,医院在多份报章刊登声明,表示“深切反省”,但仍辩称无意隐瞒疫情,只是因为当时未确定有病人感染萨斯,所以不能及时通知其他病人。浸会医院新任董事局主席郑崇羔向媒体表示,曾庆华上周的辞职与谴责无关。他解释说,改选医院院长原定于每年的5月进行,今年因萨斯所以延迟至今。 不过,浸会医院在声明中并未交代当时未能向卫生署呈报感染病例的原因。对于外界就隐瞒疫情一事的指责,郑崇羔辩称是因沟通不畅而引起误会。他强调,两名病人都是因本身所患疾病入院,期间毫无萨斯症状,院方根本不能就此向卫生署呈报。他一再以“遗憾”来形容事件的不幸后果,并解释说,在证实一名没有明显萨斯症状的病人确诊感染后,院方立即通知同房的病人,但联络不到部分人士,其中就包括已经去世的张先生。 郑崇羔解释说,事后院方曾考虑对死去的病人家属给予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援助,但在征询过法律意见后,才“按兵不动”,并非像死者家属所指责的“不闻不问”。院方表示,他们已筹备好基金来帮助受感染的医护人员和病人。 官方圆场 香港卫生署于上周二接到报告后,在周末发出警告信,谴责浸会医院失德行为,并督促其立即作出改善。卫生署也表示:浸会医院在4日发表的声明是负责任地作出响应及承诺。卫生署与浸会医院将密切合作,确保私营医院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香港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在记者会上表示,浸会医院已服务社会40年,有其存在的价值。她指出:浸会医院在1996年就建立了控制传染病的机制。在发现萨斯病人后,院方也作出相应处理,只是在与病人沟通和提供资料方面做得不足。 在被问到卫生署是否在追踪病人时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时,陈冯富珍表示,病人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证实染病,卫生署在收到医院呈报的已证实或怀疑的病例时,需要作出风险评估,并按病人提供的资料,界定病人所接触的人士是属于亲密接触还是社交接触,从而才能进行相应的追踪工作。自浸会医院在3月份接收了萨斯病人后,卫生署至今已追踪了300多例接触者。至于本港1000多个感染病例,卫生署也已追踪了超过20000人的接触者。 陈冯富珍指出,对于初期病症不明显的病人的发现和确诊,不论在香港或在海外,都是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高度警戒,将每位病人都当成可能是萨斯疑似病例来看待。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