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极限—非战时潜艇失事及救援大事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8日13:55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特约撰稿人曹福成胡山林 灾难篇 潜艇作为一种杀伤力巨大的水中兵器,已经有200多年的发展史了,但潜艇自投入使用就命运多舛,多次发生人命关天的灾难。 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操作潜艇都是要冒一些风险的。各国潜艇在非战斗条件下发生各种严重事故相当普遍,非战斗事故的严重程度也丝毫不亚于战时。二战后,前苏联及俄罗斯潜艇已发生过120多起事故,美国海军则有6艘潜艇永远趴在海底。 潜艇非战斗事故起因初探 据不完全统计,二战后的近50年里,各国潜艇共约发生非战斗事故93起(其中核潜艇17起,死亡600多人;常规潜艇76起)。导致核潜艇出事故的原因,占前两位的是火灾6起(占35%)、进水3起(占18%)。其他原因有,爆炸、碰撞、误操作等等(约各占11.5%)。 而在常规潜艇中,分列事故原因前2位的是碰撞27起(占36%)、进水18起(占24%),其他原因以及不明原因的31起(占4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致常规潜艇非战斗事故的原因多来自外界,而导致核潜艇非战斗事故的原因多出自本身,这是由两类潜艇的各自特点决定的。 潜艇事故分类 潜艇非战斗事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和技术上的原因;另一类是在航行条件和紧急情况下出现的原因。 结构和技术上的原因是在潜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就产生的,如设计水平低就往往会使潜艇的平稳性、机动性和结构强度不够,或抗爆和防火性能差。建造过程中不合要求,材料、工艺等不过关,都会留下后患,导致严重事故。 航行条件下发生事故,则多是艇员对潜艇的性能、使用技术掌握不当,或对航区的水文气象条件不甚了解等。紧急情况下发生事故,往往是由于艇员对具体救护措施不清楚,消防技术器材欠准备等。 核潜艇事故 核能让潜艇有了无限活动的能力,核潜艇可以在大洋的深处神秘地任意穿梭。而波涛之下的核扩散却不可避免地带来震惊世界的影响。任何核潜艇的沉没都是极为严重的事故,因为它们所产生的核污染可能会给海底生态带来不可弥补的影响。 包括最近沉没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在内,共有6艘核潜艇静静地躺在大洋深处。其中一部分神秘失踪在大洋的深水部分,这些核潜艇沉没的真相,与核反应堆、核导弹永远留在了海底。一些科学家称,沉没核潜艇基本上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因为大部分的失事潜艇都躺在大洋深处5000米以下。但还是有一些人担心,海底核反应堆和核导弹污染海洋的可能性正在升高,极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历年核潜艇沉没大事记: 1963年:美国的“长尾鲛”号核潜艇沉没1968年:美国的“天蝎”号核潜艇在大西洋中部沉没1970年:苏联一艘“十一月”级核潜艇在西班牙西北480公里处沉没1986年:苏联一艘核潜艇在百慕大东北960公里处沉没1989年:苏联核潜艇“共青团员”号在挪威以北沉没2000年:俄罗斯“奥斯卡”级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 著名潜艇事故 苏联“共青团员”号自沉1989年4月7日,苏联海军的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共青团员”号在挪威以北公海潜航。由于电气设备短路,艇内燃起大火。艇长下令紧急上浮。潜艇虽然浮出了海面,但艇内的大火已经无法控制。为确保核反应堆和几枚带核战斗部的鱼雷不会因火灾而发生爆炸,艇长下令关闭反应堆、沉艇。艇上69人仅27人生还,但艇长的决定避免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美国“长尾鲛”号沉没1963年4月10日,美国攻击型核潜艇“长尾鲛”号在波士顿以东220海里处沉没。当时,该艇正在试航,下潜到130米处时进行了压载舱的注水试验。几分钟后美国海军声呐系统听到水下传来一声艇体破裂的声音,接着便鸦雀无声了。“长尾鲛”号核潜艇沉没,艇上129人无一生还。后来调查结论称,可能是潜艇的一根海水管道破裂,导致海水大量涌入艇内,艇上电气系统被海水浸泡和冲刷,使潜艇丧失动力,不断向海洋深处坠落下去。当下坠的深度超过潜艇设计的极限深度后,艇壳被强大的水压压碎。 拯救篇 要在大洋深处营救失事潜艇中的幸存者是一项高难度工程。潜艇失事后,首先应考虑通过救援手段使潜艇重新浮出水面,主要办法是帮助潜艇堵塞漏洞,并向失事潜艇输送高压气,强行排水,将潜艇浮出水面。如果上述手段不成,才考虑让艇员弃艇逃生。以下主要探讨艇员弃艇逃生及救援的种种方法。 艇员从水下逃离失事潜艇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自救脱险”和“援救脱险”两种。 自救脱险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失事潜艇的自身力量,组织艇员离艇。具体又分为三种。减压脱险法:最早出现的是“减压脱险法”,艇员在统一组织下,着单人水下脱险装具从鱼雷发射管或升降口离艇,沿救生浮标绳在水下按专门脱险的减压表的要求,逐站减压上升到水面。这种方法在1928年就已采用。理论脱险深度为100到200米,实际成功的脱险记录水深为60米。该方法要求装具可靠,艇员训练有素。 自由漂浮法:1962年英国海军首先采用了“自由飘浮法”,艇员不带呼吸器,离艇后保持持续呼气状态自由上浮至水面,人体上浮速度略慢于气泡上升速度。该方法理论上可从180米深处离艇,目前只有从68米深处成功的脱险记录。快速上浮法:目前最先进的是“快速上浮法”,艇员着相应的充气头罩式服装离艇后直接快速上浮至水面。目前世界上成功的脱险记录是183米,该方法安全简便,是自救脱险中最先进的,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 总之,自救脱险是一种机动灵活的潜艇乘员自救方式,自救的主动权由艇员掌握。但实施自救脱险必须考虑水压对艇员身体的影响,因此自救脱险深度有限,一般认为不超过180米。如果失事潜艇所处的深度在180米以下,则必须实施援救脱险。 援救脱险 援救脱险是依靠深潜救生潜艇或潜水救生钟等装置来营救困在沉没潜艇中艇员。一般来说,援救脱险比自救脱险更为安全可靠,但耗资巨大,工程量大,牵涉面广,必须在艇员能够生存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救生工作,否则艇员只能进行自救。潜艇救生的装备援救能力的强弱与援救人员的指挥能力和训练水平很有关系,装备器材的好坏也是援救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用于营救失事潜艇艇员的重要救生装备有救生钟和深潜救生艇。 救生钟救生钟是20世纪30年代发明的,是一个可承受内、外压的圆柱状舱室,形似我国寺庙中的大钟(也叫潜水钟)。救生钟内有一两名操纵人员,本身无动力,用母船的绞车吊放到失事潜艇的升降口(出口)处,通过调节压载并在潜水员的帮助下与潜艇实施对接,一次可营救6至8名艇员。1939年,美S-192潜艇沉没于72米深的海底,用救生钟救出了33人。1988年8月,秘鲁海军“帕克查”号潜艇沉没于约40米海底,用救生钟救出22人。到目前仍有许多国家的海军采用这种救生方式。 深潜救生艇深潜救生艇是一种人工操纵的可在水下机动航行的潜水装置。美国海军在上世纪70年代初首先研制。目前已有9个国家的海军装备这种救生艇。典型的救生艇有美国DSRV-2,每艘耗资2.2亿美元,可以用C-141和C-5A飞机空运和拖车在地面运输,然后由母船和母潜艇携带、布放和回收。工作深度可达1500米,有3名工作人员,一次可营救24名艇员。英国LR-5,最深可达475米,每次可营救10名艇员。意大利的MSM-1工作深度可达300米,每次可营救8名艇员。 潜艇救生舱另外还有一种潜艇救生舱装置,内部备有生命支援系统。潜艇救生舱平时安装于潜艇上,通过机械连锁装置与潜艇相连。一旦潜艇失事,艇员可以进入该舱,打开连锁装置,该舱即慢速浮上水面。该救生舱已经在1985年首次安装在德国霍瓦兹造船厂为印度海军建造的209型潜艇上,成功地试验了从80米深处载人上浮。这种装置费用较高,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