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袁铁成 杨得志
卡塔尔当地时间11月14日晚上,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第4届部长级会议在几经周折后,终于落下了帷幕。多哈《部长宣言》经过无数次讨价还价,经过4次重大修改后被正式公布。该宣言号召,发起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
现在看来,多哈会议开始前后的日子颇值得玩味。最大限度让别人妥协,最小程度使自己让步。如果不成,各退一步,并使出无数谈判花招。美国、欧盟、日本都有共同的做法:先留住机会,别堵住退路,只要能谈起来,一切好商量。“破坏世贸组织大家庭”的帽子谁也不敢戴,谁也不想戴。即使印度的立场非常强硬,并高调作出反对发起新一轮谈判的姿态,但最终还是作出选择———支持新一轮全球多边谈判,自发声明不满多哈谈判内容。
多哈这几天,各国部长们非正式磋商的就是一份于11月14日晚上发表的文件———《部长宣言》,共有10页,52条,主要涉及6大内容:农业议题、执行议题、规则议题、环境议题、“新加坡议题”(主要是指WTO新加坡部长级会议上讨论的议题)、知识产权与药品准入议题。尽管每一议题看上去都是抽象的,但都涉及各个国家的切身利益。
多哈:不眠夜一波三折
11月12日晚,在中国台北入世签字后举行的记者会上,WTO总干事穆尔只呆了一会儿,匆匆说完几句话后就紧急赶往谈判室。12日整个晚上以及13日凌晨,秘密磋商一直在继续。
当晚,本报记者深夜赶回住地时发现,仍有大批发展中国家代表匆匆赶往会场。13日,原本是大会结束的日子。前一天夜里,记者还获悉,美国代表团预定13日下午6时离开多哈。从当时谈判后各方对媒体吹风的情况看,13日,形势应该比较乐观。
然而,记者13日一大早来到会场并得到通知说,美国代表团记者会将于当晚7时45分开始。1个小时后,记者会时间就改在下午4时45分;两个小时后,又改回当晚7时45分;3个小时后,新闻中心贴出通知:“原定7时45分的记者会推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13日一整天,记者看到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在大批保安保护下,多次出入会场。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众多记者一整夜都是在新闻中心度过的,但截至14日记者发稿时,也没见到美国代表团的记者会。
整个13日,新闻中心里的各国“老记”对会议前景还非常乐观。美国高级代表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表示,对会议前景的看法是积极的,“我们不想要消极的”。比利时贸易部长告诉记者:“事情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14日开会前,记者溜进会场获悉“有戏”。因为,一方面,权威人士在现场告诉记者,基本没有问题了,印度已经妥协了;另一方面,记者看到印度贸易部长正在与属下磋商自己即将发表的声明。
喜来登:“四巨头”苦斗
来多哈谈判之前,美国、欧盟、日本和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在相互指责谈判对手。10月底,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强烈抨击日本在农业问题上的“不妥协”立场,并对日本的立场表示“极度失望”。在多哈,几轮谈下来,美国不仅与日本达成谅解,还与日本联手孤立欧盟。这可能与小泉致函布什有关。日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致信美国总统布什时就明确表示,要在多哈谈判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展开十分有效的合作。日本人的惯常做法就是,单独与美国打交道时,会设法与美国较量一番,但当美国需要日本在国际上出场时,日本一般都是言听计从的。这次多哈谈判也不例外。
欧盟来多哈前也立场强硬,还强烈呼吁其他国家采取“灵活性”,到了多哈也仍在一遍又一遍地大谈“灵活性”。可是,在多哈谈了两天后,欧盟就与美国、日本和发展中国家有了巨大分歧。在环境、农产品补贴、反倾销、纺织品、贸易投资等议题上,欧盟总是主要谈判的一方。
截至11月14日开大会之前,印度的立场仍然非常强硬,甚至可以说,是整个WTO成员里立场最强硬的一个。来多哈前,印度就已摊牌:“不满足我旧的,就不跟你谈新的”,强烈要求WTO成员切实执行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揽子协议。就在人们担心,如果印度拒绝,会否成为其他141个成员批评和指责的对象时,从磋商室传出好消息:发达国家已就药品专利问题与发展中国家达成妥协,发达国家对专利的保护不阻止印度等处理大规模传染病或艾滋病的爆发。这是对印度的巨大让步,也是巨大的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发达国家在这一“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协议”(英文简称TRIPS)上对印度作出很大让步,以换取印度在某些方面的妥协。
12日晚上,印度驻日内瓦资深记者与本报记者聊天时透露:“对印度来说,今天晚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14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官员说,对多哈会议的结果,印度可能会作出非常强硬的姿态,但最终会与对手妥协。其预料的与会议结果没有出入。
美日联袂孤立欧共体
在农产品补贴议题上,欧盟本来就有些孤立。美国和凯恩斯集团———以农业出口为主的国家———极力反对欧盟的农产品补贴政策。在整个欧盟内,法国的农民问题最多。因此,既想与美国等成员妥协,又要顾及法国利益,欧盟的处境其实很尴尬。实事求是地说,欧盟在谈判中的妥协与灵活性还是很有信誉的,就在两天前,欧洲委员会(欧盟的权力执行机构)呼吁欧盟在多哈作出一定的妥协。然而,法国的农民问题是欧盟所搞不掂的。因此,欧盟即使想妥协,那也得先看看法国农民的脸色。
日本担心农业问题有两点:第一,担心自己农产品市场开放过大,引起国内农民的不满,因此,日本总是以反倾销的理由来处理农产品进口问题。中国就是日本农业政策的最大受害者;第二,担心WTO在谈判中把自己的渔业问题置于环境议题下进行讨论,这会使日本在农业问题上显得很被动,因为日本的捕鱼政策,特别是捕鲸等一直遭到国际社会的猛烈抨击。
不过,日本人心里很清楚,在与美国较劲时总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据透露,11月7日,小泉给布什写信说,希望日本与美国在多哈就农业问题能够展开合作,并认为日本一直在扮演建设性的角色。11月11日,日本官员在多哈放风说,日本可以最低限度地支持农业谈判,也支持《多哈宣言》草案中的就这一问题的立场。11月14日,在记者获得的《部长宣言》最新版本中,其第31条已经正式表明,渔业补贴问题与环境问题分开讨论。就在13日的版本中,这一条还是需要讨论的重要内容。这显然是日本在多哈会议中取得的重大成功之一,且是获得美国支持的。
13日,本报记者在多哈向日本外务省经济局局长北岛信一询问,《部长宣言》第31条款中的这种说法是否就是专门为日本准备的?北岛没有予以正面回应,而只是说,这是WTO成员所作的承诺。北岛的这句话可以解读为,这是WTO成员专门为日本所作的承诺。
美国质疑欧盟“红线”不明
就整个谈判规模和影响力来看,在本次谈判中,只有美国和欧盟两大对手在左右局势,因此,它们之间的较量就格外引人注目。仅在农业谈判中,双方较劲就可见一斑。这次农业谈判主要有两个内容:农产品补贴和反倾销。美国农产品出口成为很多国家用反倾销等手段反击的对象,美国为此十分恼火。凯恩斯集团中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拉美国家(比如阿根廷)都表示,他们可以接受进行农业谈判的《部长宣言》文本草案。很显然,在农业问题上,他们与美国站在一起,这个阵营中还有一些是发展中国家。欧盟代表一再强调,通过减少农业出口补贴来呼吁谈判是不可接受的,农业协议应更多地考虑非贸易方面的关注,比如,农村发展补贴的保护等。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实际上就是欧盟在为其农业补贴政策狡辩。对此,美国高官则反唇相讥:“对欧盟来说,主要问题似乎不是出口补贴问题,而是出口补贴语言问题。”美国代表凯茜·诺威丽12日更是在记者会上说,美国在农业和TRIPS上已经走得很远了。现在对美国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欧盟在农业和环境问题上的“红线”在哪里。她还说,尽管日本和韩国对《多哈宣言》是有条件地支持,但她证实,欧盟现在在3个最大问题上都已经被孤立起来。
11月13日下午,欧盟代表在吹风时口气已经好转,在农产品补贴上,欧盟已有所让步。为了对欧盟内部有所交代,欧盟发言人表示,他们尽量在《多哈宣言》中找到平衡,以便不给欧洲农民带来伤害。言外之意,欧盟在农产品补贴上除了妥协,就是谈判失败,没有第三条道路。13日晚上,欧盟代表再次吹风说,我们达成了一个“满意但不完美”的协议。这也间接地解释了13日法国代表为何愤然离开谈判桌的原因。
美国威逼利诱发展中国家
早在今年9月26日,WTO总理事会推出《多哈宣言》草案,而其中注明需要讨论的只有两个问题———投资与竞争政策。此草案一出,立即遭到很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猛烈抨击,并认为该草案简直就是在为发达国家背书,是在给发达国家签支票,而对乌拉圭回合协议的执行问题,该草案并没有给予“强有力的声明”。因此,直到11月13日,多哈会议新闻中心外仍有很多人抗议WTO的这份草案。
在多哈,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已明确告诉印度人,美国在纺织品上“不能也不会”有什么动作,纺织品的市场准入问题是不容讨论的。美国代表团来多哈前,美国国会已通过决议,要求美国政府代表在谈判中不许触及纺织品问题。不过,美国已对讨论倾销问题作出回应,表示有必要予以审议。
11月1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欧洲版)披露,美国为了让巴基斯坦支持美国的贸易政策,曾表示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但被巴基斯坦断然拒绝。此前,还有报道说,美国为寻求非洲国家的支持,曾威胁缩减对非洲的援助。“911事件”后,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已成国际热点。在最需要非洲和其他一些穷朋友支持的节骨眼上去得罪他们,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美国代表态度大变。美国对印度有一些许诺,但印度的立场很强硬,“只要美国在纺织品上不让步,印度就什么也不让”。更何况,巴基斯坦已与印度联手,美国政府的压力会打一些折扣。
就是在如此错综复杂的较量中,各成员就发起新一轮贸易谈判终于达成协议。(本报多哈11月14日电)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