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的眼球被中国入世的见证地多哈吸引的时候,在瑞士的莱蒙湖(日内瓦湖)畔,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馆舍终于“名正言顺”。
这是一组现代而东方的建筑,它幸运地端坐在湖畔视野最好的位置上,面前是宝石般的蓝色湖水,再远处是阿尔卑斯山脉白雪覆盖的顶点:勃朗峰。入世成功,世界贸易组织总部所在地的这组建筑更加受到广泛关注。它的主要设计人之一、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 经济贸易处建筑师虞河岳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当地媒体评论:“是现代化的,也是东方的。”
当一张张的幻灯片展现出来时,我发觉,位于遥远国度的这组建筑一点没有陌生的感觉,幸福地包容在周边令人向往的美景之中。建筑师虞河岳解释说,觉得亲切不奇怪,这个建筑追求的就是“中国的”和“现代的”。当地媒体非常关注这个建筑,并一致认为,建筑以很恰当的姿态融入湖畔风景中,既有现代的风格,又有东方的韵味。
-中国拿到的是湖边最后一块宝地
日内瓦是个国际城市,包括世界贸易组织总部的许多国际组织驻扎在这里。中国馆所在地是块众多国家垂涎的宝地。它是湖边最后一块可用于建设的土地,正对阿尔卑斯最高最美的勃朗峰,曾一度被沙特一石油大亨看中,也曾要建设立交或隧道,终被全民公决否决。
经过努力,这块地最终被中国政府得到,最初按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经贸处馆舍设计,同时做着作为入世成功之后WTO中国馆舍的准备。
建筑师虞河岳说,设计的压力很大,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它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是中国对外的窗口;在如此完美的自然景观中盖房子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从1998年正式开始设计、1999年2月开工到2000年8月启用的3年中,经历了无数的斟酌和修改。
-规划条件相当严格
任何一个国家的馆舍都要经过严格的规划建设条件的制约,也正是因为严格并且合理,日内瓦湖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才呈现得友好和谐。
退湖30米、退高速路中心15米、退邻居土耳其大使官邸12米,由于这些规划条件的限制,中国馆的占地控制在7871平方米。虞河岳介绍说,建筑组成包括地面以上500平方米的办公楼、1000平方米的14套宿舍以及围合而成的中国花园,包含地下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
-将中国建筑文化传达给瑞士建筑师
实际上,最初建筑的主要设计者是瑞士本土的建筑师沙米尔本达汗(S.J.Bendahan),因为他本人没有到过中国,于是建筑师虞河岳肩负起了双重身份,一是作为甲方,二是作为建筑设计师。他将中国的建筑文化用书本、光盘和讲解的办法灌输给沙米尔,共同推敲建筑布局、造型、功能等诸多细节,所以,虞河岳认为,这座建筑是中外建筑师全力合作的结晶。
每个设计都会留有遗憾,但让建筑师们欣慰的是,当地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都很喜欢这个来到“国际城市”的新朋友,若不是作为驻外机构有保密因素的话,就采用当地人友善的建议——售票参观了。
现代材料演绎中国味道
反宇向阳的檐口
建筑的顶部总是最难处理的。虞河岳指着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的建筑顶部说:“反宇向阳的檐口带有浓浓的中国味儿,我们选择了最有现代感不锈钢材料来造型,这本身是对传统和现代的诠释,这也是国内的建筑师们追求和探索的道路。”这个思路实际上贯穿在建筑内外的每一处细节上。
金属和玻璃织成“扇面”
正面突出的弧形部分是二层的办公区,它将建筑外观的焦点引向中心入口处,显而易见,这个部分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建筑师虞河岳提示我:“它是金属和不同角度的磨砂玻璃组成的‘扇面’。”
“弧形不是刻意突出,是为了争取一些面积。”虞河岳说,“基址实在是湖畔的绝佳所在,为了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良性化,遵循当地苛刻的规划条件,这组以办公和住宿为主的建筑占地和高度都要尽量适宜。”
难以割舍的正圆窗洞
严格对称的立面上,一左一右两个正圆窗洞让建筑与观者有了交流,这是一种有趣的感受,人在看建筑、建筑也在注视着人,美妙的湖光山色和悠远的花格窗影浮现在这个中国情结的造型中。这两翼是建筑的灰色空间,完全由构架支撑,它将建筑形体扩展,使其更加舒展并添情趣。
WTO总部所在地
号称“国际城市”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是致力于监督世界贸易和使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的美丽城市日内瓦。
瑞士是欧洲的花园,是欧洲多语言国家之冠,大多数的瑞士人皆通晓多种语言,英语使用非常普遍,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罗曼语皆是瑞士的官方语言。
日内瓦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城市,由于日内瓦驰名世界,有时被误认为是瑞士的首都。瑞士是中立国,而日内瓦却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内瓦”已经成为“和平会议”的同义词。许多著名的国际组织设在此地,如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联合国欧洲分部、国际红十字会等,这些组织和机构每年要在日内瓦举行数以千计的会议和谈判。
当地人开玩笑说,希望门前的高速公路塞车,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欣赏建筑。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