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大搞“内部整风” 挑落普利策奖得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1日17:07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记者 魏立军 《纽约时报》近来可谓“逆水行舟”,十分不顺。继不久前其麾下“名记”杰森·布莱尔因杜撰、抄袭他人报道而引咎辞职后,5月28日又有一名大牌记者、曾获普利策奖的里克·布拉格因卷入丑闻而递交了辞呈。《纽约时报》内部的“整风运动”目前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最终会让几个“名记”落马,引人瞩目。 “冒领”他人功劳 “名记”被放长假 现年43岁的布拉格自1994年开始为《纽约时报》效力。他先是负责城市报道工作,一年后因业绩不凡被提升为负责全美报道的记者。1996年,布拉格因一系列有关美国当代社会现象的报道而名噪一时,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前途一片光明的布拉格没想到自己在墨西哥湾“翻了船”。不久前,报社接到读者举报,对其在2002年6月15日所写的一篇有关墨西哥湾捕牡蛎人的报道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篇报道并不是布拉格独立完成的,而他却将功劳“据为己有”。 经过一番调查,报社得出如下结论:布拉格所写文章使用的大部分材料均由一位名叫约德的独立记者提供。约德通过大量采访,为布拉格提供了有关阿巴拉契科拉捕牡蛎人的详实资料。布拉格本人也曾前往阿巴拉契科拉,但仅做了2个小时的简短采访。布拉格执笔完成这篇报道后,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约德却“榜上无名”。 据此,《纽约时报》23日发表声明说,“里克·布拉格将开始为期2周的带薪休假”,实际上就是给这位大牌记者停了职。 报社忙于“整风” “名记”大喊“冤枉” 《纽约时报》在自揭“家丑”,披露麾下记者布莱尔杜撰、剽窃他人作品的丑闻后,成立了由20名内部员工及2名独立评论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查报社记者所写文章的真实性。《纽约时报》还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开征集读者意见,希望他们举报不实报道,报社将“深挖到底”。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在《纽约时报》内部开展起来,大有“发现一个,揪出一帮”的架势。 在如火如荼的“整风运动”中,第一个“撞在枪口上的”就是布拉格。在评审委员会成立仅两天后,他就被停了职。对此,布拉格大喊“冤枉”。他辩解说,雇佣独立记者替自己采访在报社内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他们的名字从未见诸报端也是人们默认的事实。例如,一些审判时间很长的案子或者是技术性较强的报道,都需要雇佣独立记者去长期追踪。约德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他自愿作为实习生跟自己“长长见识”的。布拉格承认约德做了大量的采访工作,并称两人的合作“十分成功”。 约德目前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报纸《安尼斯顿日报》的记者,他承认是布拉格“提携”了自己,并表示从没想过在布拉格的报道中署名,他只想跟着大牌记者多学点东西。 大牌记者黯然离去 《纽约时报》何去何从 作为一名老牌“记者”,离开自己的新闻岗位,无异于士兵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布拉格黯然神伤。他说,他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这件事弄得一团糟,也不希望报社的声誉因此受连累。他真心希望《纽约时报》能办好,但愿自己的离去能为报社丑闻“划上一个句号”。布拉格表示,自己此前就曾有辞职的打算。赋闲在家的日子里,他准备写两本书。 布拉格的顶头上司雷恩斯为失去这名“爱将”扼腕叹息。他表示,“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段困难时期。我相信我们的记者,我们将尽快查清此事。” 《纽约时报》接连有两名记者引咎辞职,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反响。有评论尖锐地指出,《纽约时报》何去何从值得报社高层深思,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对无名记者的“压制”以及一些不合情理的惯例,都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对此,《纽约时报》发言人马蒂斯认为,该报社的原则一直是:记者的报道应以自己的大量采访为基础,对于与其合作的独立记者或实习记者,在报道付梓时也应署上他们的名字。他同时认为,这两次自揭“家丑”的动作足以说明报社整顿记者队伍的决心。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