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被“基地”钻了空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8日14:30 世界新闻报 | ||
郭晓兵 恐怖分子进行的是典型的不对称战争,尤其擅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虚虚实实之间突下杀手。以军事行动反恐,犹如用大炮打蚊子,不仅浪费炮弹,而且也不容易把蚊子打死。美国情报机构对基地组织的袭击图谋并非毫无察觉,但正如美国情报人员事后所说,“谁知道他们要攻击大使馆还是哪家公司呢?” “9·11事件”以来的反恐战争已经打了1年有余,“基地”组织被打得七零八散,大大小小头目2700余人业已落网。沙特外交大臣曾说,“基地”组织在沙特无力发动恐怖攻击。言犹在耳,“基地”就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制造了针对美国人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在利雅得这一事件,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基地”组织通过此次攻击告诉美国人的第一个信息是,恐怖攻击防不胜防,“先发制人”战略对恐怖主义不能奏效。恐怖分子进行的是典型的不对称战争,尤其擅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虚虚实实之间突下杀手,这样有利于以最小伤亡实现最大的恐怖效果。美国在对伊拉克战争中轻松取胜后,雄心勃勃地想彻底改造伊斯兰文明,铲除恐怖主义孳生的根源。但是,以军事行动反恐,犹如用大炮打蚊子,不仅浪费炮弹,而且也不容易把蚊子打死。在美军对自己的高科技战争杰作洋洋自得之际,利雅得恐怖袭击事件这当头一盆冷水颇有反讽意味。 此次恐怖袭击透露的第二个信息是,“基地”组织的重组已经完成,新一波袭击浪潮即将开始。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在世界90个国家共有1.8万成员。阿富汗战争的确让“基地”组织大伤元气,参与策划“9·11事件”的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和阿布·祖贝达等高级领导人先后落网。 但是,“基地”组织的一些骨干分子已经化整为零,逃出阿富汗,潜回自己的国家,与当地恐怖组织相结合,自行策划并执行恐怖行动。“基地”组织一方面补充新的领导人,征召、培训新成员,另一方面指导一些极端宗教武装组织策划袭击行动,同时还广开财路,寻找新的经济后盾。5月初,“基地”组织公开宣称,已经完成重组,旧的领导集体已全部退出。此次行动可能仅是重整旗鼓的“基地”组织的“头炮”而已。 此外,驱逐在沙特的美国驻军是本·拉登创建“基地”组织的最初动机。沙特是拉登的出生地,也是麦加、麦地那等伊斯兰圣地的所在地。在“9·11事件”中,有15名恐怖分子来自沙特。美国驻军沙特,激化了当地民间的反美以至反政府情绪。对伊战争开打之前,美国已经决定战后逐步从沙特撤军,转而把伊拉克作为自己在中东的安全据点;但“基地”组织却有意利用这一形势,通过在沙特发动恐怖袭击事件来表明,是在它的努力下,美军才从伊斯兰圣地所在的国家撤走的。 恐怖攻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心理战。为了尽量加强心理震撼效果,“9·11”袭击及“基地”组织进行的其他恐怖攻击都具有软目标、重杀伤、同时引爆的特点。此次攻击行动的指挥者热阿南曾在阿富汗受训,所以攻击也具有鲜明的“基地”特色。 “利雅得事件”中被攻击的4处地点,都是典型的“软目标”:其中3处是有美国人居住的住宅区,1处是美国合资公司所在地。受创最严重的哈姆拉住宅区里的美国住户,据说有神秘的公司背景,有可能是中情局“门面公司”的雇员,这就更加强化了攻击的象征意义。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恐怖攻击追求“杀一儆百”的效果,不求多杀伤,但是“基地”组织则擅长使用大威力炸药制造特别血腥的场面。例如,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爆炸案中,恐怖分子使用了240公斤TNT炸药。巴厘岛爆炸案则使用了杀伤力巨大的军用C4炸药,并掺入具有助爆作用的氯酸盐。这次自杀袭击者使用的是RDX炸药,这种炸药爆炸时声音并不大,但是能造成巨大的冲击波。为了杀伤更多人,恐怖分子还在引爆汽车炸弹之前鸣枪,把睡梦中的人们惊醒,把他们吸引到窗边。这与美国大使馆爆炸案也如出一辙。 协调作案,同时引爆则是“基地”组织恐怖活动的另外一大特色。1998年美国驻东非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爆炸案中,两个使馆就是几乎同时遭到威力巨大的汽车炸弹攻击。“9·11事件”中,世贸中心双塔被撞前后只差18分钟,而五角大楼被撞和匹兹堡坠机相隔也不过20分钟。去年10月在印尼发生的巴厘岛连环爆炸案里,萨里俱乐部和美国驻巴厘岛总领馆附近的汽车炸弹几乎同时引爆。 此次利雅得爆炸案则是发生于大约午夜11点半,3次爆炸几乎同时发生,而且袭击手法完全相同。没有事先的精心策划,很难做到这样高度协调一致。 美国情报机构对“基地”组织的袭击图谋并非毫无察觉。美国4月底公布的年度恐怖主义报告认定,“基地”组织下一步的重点活动地区是海湾、美国本土和东南亚;美国驻沙特的大使也说,恐怖分子“可能处在准备攻击美国的最后阶段”;美国政府还曾警告美国公民不要到沙特旅行。 但美国百密一疏,就被恐怖分子钻了空子,这一方面说明了反恐“斗争”(而非“战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美国人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军事上胜利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情愿“与子偕亡”呢?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进行“聪明的援助”,而少投掷一些“聪明炸弹”呢?(作者就职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反恐研究中心)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