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经纬网:“倒萨”将导致北约解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9日19:03 华夏经纬网 | ||
近一段时期以来,北约各成员国对如何解决伊拉克问题分歧严重。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联盟正面临着其53年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 “倒萨”成为“导火索” 2003年1月15日,美国开始极力敦促北约的军事策划者制定“应急计划”,以便在由美 随后,围绕着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这个问题,北约各成员国之间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而这场被人称为“北约内部倒萨战”的转折性事件则在2月10日爆发。当天,在位于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法国、比利时和德国这三个欧洲国家打破沉默,正式否决了北约秘书长乔治·罗伯逊6日启动的“默认程序”。这是自该公约1949年签署以来首次启动“默认程序”。(所谓“默认程序”是属于北约秘书长的特权之一,即如果成员国在设定的最后期限内没有就某个议案提出异议,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将视其为默认。)那天,法国最先在最后期限前一小时正式提出了反对意见。接着,比利时、德国也正式否决了该项军事部署计划。这也是北约成立53年来,首次出现军事议案被成员国否决的情况。 “倒萨”带来的分歧很难消除 据悉,2月10日爆发的这场“标志性战斗”只能算是北约在“倒萨”所引发的内部矛盾中的“冰山一角”。对此,北约秘书长罗伯逊曾毫不掩饰的表示过他的失望和北约遇到的“困难”。他说:“尽管分歧不是针对成员国遭受威胁时是否需要北约表现团结,而是对一次军事行动的预先声明,但我今天不想隐瞒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面对美国执意要发动的“倒萨战争”,北约内大体上分成两大派别。波兰(1999年成为北约正式成员国)、英国和其他6个国家属于“美国阵营”。他们支持美国对伊动武。而以法国、德国、比利时为首的其他国家则坚决反对美国贸然对伊动武。 面对这种争吵,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路易·米歇尔近日对媒体发表的的一番话颇具代表性。他说:“(我们)必须考虑战争是否到了不可避免的程度。美国人今天只要看你不同意他的主张,就把你当成他的敌人。我们是美国的盟友,但不是听主人吆喝的仆人。” 美国在北约的领导地位遭到动摇 随着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局势日益紧张,美国的传统盟友欧洲的反美情绪愈加高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9·11”事件以后,美欧在伊拉克问题和伊斯兰国家政策方面的分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很多欧洲人,尤其是西欧人,对美国政府的傲慢自大,凡事自作主张,奉行单边主义政策,也越来越感到厌恶。去年12月,位于华盛顿的皮尤研究中心在全球44个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西欧竟然紧随伊斯兰世界之后,是全球第二憎恨美国的地区。该中心指出,德国人和法国人比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居民还要讨厌美国人。西欧人还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动机表示怀疑。调查还显示,75%的法国人、54%的德国人和44%的英国人认为,美国发动战争的真正原因是美国希望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调查还显示,2/3的欧洲人反对对伊拉克动武。 而这次事件无疑使美国在北约的地位遭到了怀疑。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主席弗朗索瓦·埃斯堡认为,“布什酝酿的‘倒萨’行动,这是一场将产生严重影响的空前危机。这场危机将在北约内部留下深深的印迹。这场战争尚未爆发,但北约已先受其害。对北约来说,这是一场大地震,是北约迄今为止经历的最严重的危机,其严重程度比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时严重得多。那时,维系北约的纽带———苏联的威胁还存在。现在,这已不存在了。”法、比、德此次敢于对美说“不”,并积极寻求和平方式解决危机,说明美国在北约的领导地位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其内部传统盟友的质疑和挑战。 北约真的会解体吗? 面对北约遇到的这种困难,有分析家指出,北约今后可能会出现三种结局。 第一种,经过内部统一协调,北约暂时在倒萨问题上渡过“难关”,但今后会继续在越来越大的争吵声中继续前进。 第二种,分裂成“美国派”与“欧洲派”。据分析,目前这种格局已日渐明朗,一边是以法、德为首的“欧洲派”,一边则是美、英和东欧国家组成的“美国派”。 第三种,北约象华约那样宣告“彻底解体”,然后由美国亲自组成一个联盟,这种假设是建立在美国自己的言论上的。据悉,美国总统布什对法德等国使用“否决权”大为不满。他说:“我对法国阻止北约帮助土耳其这样的国家准备战争表示失望。我不理解这一决定,它对联盟造成了消极影响。”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说,阻止向土耳其提供防卫帮助的举动是不幸的。他在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支持与反对的比例是16比3。我认为它们错了。美国所能做的是确保这一计划继续进行下去。”他声称,如果北约不能就协防土耳其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准备绕开北约组织,在北约正式协议的框架以外,为协防土耳其另作安排,很可能是由其他16个北约成员国组成一个联盟来向土耳其提供援助。(张鹏) 华夏经纬网专稿2003年2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