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一论断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9.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说:“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1992年1月,邓小平再一次重申这个思想观点:“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富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这一思想,坚持了平衡与不平衡相统一的原则,符合辩证法的发展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是指导中国人民走上富裕之路的法宝。
30.发展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十年内乱结束之后,邓小平研究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认为这是党和国家的民主集中制遭到彻底破坏的结果,进而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做了总结。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民主对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作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科学论断,是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丰富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
3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当全党集中精力在纠正“左”的错误、拨乱反正的时候,邓小平就以高度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高瞻远瞩,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32.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在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证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33.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邓小平反复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内容包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经济犯罪和其他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
这一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4.“三步走”战略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后来这一思想逐步演化成“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是从1980年至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从1990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实现小康;第三步是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已从以往一度急于求成的发展战略转变到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战略上来。
35.经济特区理论
早在1979年4月,广东提出要多一点自主权,邓小平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搞一个特区怎么样?过去陕甘宁不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3月24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提出要试办出口特区,后改为经济特区。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批准了这一决策。8月26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建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标志着中国经济特区正式诞生。为了回答对于建立经济特区的种种疑问,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特区,并分别作了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更好些”。
邓小平的这次考察,充分肯定了特区建设的成就和方向,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打开了思路。
36.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980年8月,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敏锐眼光,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党的组织、党的领导体制、领导方法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某些不适应的状况,提出了在新时期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创造性地提出和阐述了以改革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思路。他指出:“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兴利除弊,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很多。我们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深入调查研究,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改革。”
这一思想对保证党解决在前进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搞好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7.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981年3月,邓小平说:“要批判左的错误思想,也要批判右的错误思想。”他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这一思想是邓小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具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
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最早作出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十三大文件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一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出发点。
39.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1981年9月19日,邓小平在检阅部队军事演习时明确提出:“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这一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物,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方针。
40.干部“四化”标准
1982年1月13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曾严肃地强调:“所有老干部都要认识到,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四化”中革命化是前提,专业化是基础。
这一思想对保证干部的新老交替,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
4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强调指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这一思想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在此思想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功的。
42.一国两制
1978年12月15日,邓小平指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统一。台湾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外国投资不变,军队变成地方武装。这实际上已勾勒出“一国两制”的基本轮廓。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解决香港问题采用“一国两制”。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是把以往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一系列原则、方针作了理论抽象和概括。“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的创造性构想,它在推动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此思想指导下,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4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新时期基本路线、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以来,对外开放作为一项政策开始实施。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要富,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之路。
4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邓小平这一高瞻远瞩的科学分析,是对当今时代本质特征的科学概括。
45.培育“四有”新人
邓小平在80年代初就已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具体提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四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觉悟、精神状态、道德风貌和文化素质的要求。
4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把革命、改革、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赋予了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更为严整、更加丰富、更为深刻的内容。
这一思想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过程中,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性质、意义作出的新的分析和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47.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外宾时指出:“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这里说的胆子要大,也就是立足于敢闯敢试,开拓创新。他的这一思想直到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时更加清晰了:“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所说的“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并不是要人们盲目地试,盲目地闯。这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看得准,二是要试验。只有在这种敢于闯、善于闯的精神支配下,才能走出新路子,干出新事业。
48.政治体制改革要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
邓小平在1986年6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深有感触地说:“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为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49.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978年3月8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时期,邓小平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986年,邓小平对中国科技“863计划”亲自批示,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时又一次重申了这个观点,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拨乱反正事业的需要;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针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作出的论断,邓小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
5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四大把它简明地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部内容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目标的统一,集中反映了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邓小平理论根本问题的认识。
51.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1989年2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他关于稳定问题的论述所涉及的内容也相当广泛,包括坚持既有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优势,保持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定;加快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保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加强党的建设和团结,保持党的领导层的稳定;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保持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等等。
这些论述构成独特的社会政治稳定观,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52.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把长期对社会主义思索的结果进行了概括、总结、提炼和升华,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念:“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个新概括科学地、精辟地、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清除了长期笼罩在社会主义认识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观念,而且坚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把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提高到新水平。
53.三个有利于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时提出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源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概括,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核心,因此也是衡量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各个领域建设功过成败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准则。
54.发展才是硬道理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邓小平将这一深刻的认识,高度凝炼为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问题提到了能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能否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能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高度。
这一思想,抓住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最卓越的理论创新,成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实理论基础。
55.不搞争论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
“不搞争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运用,是敢闯敢试的前提,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不搞争论也是为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挑战未来走向新世纪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开拓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和“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等重要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以什么来治理国家和怎样治理国家的时代课题,成功地持续、发展、扩大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辉煌。两代领导集体路线的连续性坚持得如此之好,在我党的历史上和共产国际共运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范例。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在探索新道路过程中,党走向兴旺,国家走向强盛。
56.邓小平理论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他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从此,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正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7.十二大关系
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作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精辟地分析论述了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十二种关系。
这些关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处理好以上十二种关系,对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指导意义。
58.新时期三大纲领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完整地概括了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9.全面认识公有制含义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他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这种对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与以前相比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对统一认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
60.科教兴国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的讲话。在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他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
61.二十字方针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在1994年1月24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首次提出这二十字方针。3月,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鹏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一方针又加以详细论述。
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保持社会稳定则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62.从严治党
1997年9月12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郑重提出了“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2000年1月14日,江泽民在中纪委会议上对“从严治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江泽民指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坚决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从制度上确保从严治党方针的贯彻实施。
63.八项主张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八项主张。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进程的基础和前提;(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一贯的主张;(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五)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六)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七)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做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
这一讲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体现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64.国有企业改革
1995年5月22日、6月26日,在上海、长春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江泽民提出了“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1999年8月12日,江泽民针对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一,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经济;第二,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第三,大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第四,切实解决国有企业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第五,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第六,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
65.三讲
1995年11月6日至8日,江泽民在北京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对于干部进行教育时,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999年6月28日,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三讲”是紧密相连和互相统一的,核心是讲政治。在党中央的部署下,“三讲”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
通过“三讲”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提高了领导干部正确把握形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66.农村政策的基石
1998年9月,江泽民在安徽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谈到,“深化农村改革,首先必须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10月12日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为了完成我国跨世纪的发展宏图,就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67.两个文明的关系
1996年10月10日,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闭幕时,江泽民着重阐述了两个文明的关系。江泽民指出,一方面,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经济建设搞好了,生产力发达了,就会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充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精神文明有它的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而物质条件差,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
两个文明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它们互为条件、互为目的,我们必须全面地把握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只有两个文明都高度发达起来,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的巨大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68.树立一个好的学风很重要
“加强学习,树立一个好的学风很重要。”这是1999年1月11日,江泽民在省级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讲话的开端。
他说,树立好学风,一是要坚持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四是要坚持学习一般知识与学习专门知识的统一;五是要坚持在研究中国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的有益知识和经验。通过全党的学习,带动广大青少年刻苦学习,是关系到我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和后继有人的一件大事。
69.西部大开发
1998年5月14日,江泽民提出了“逐步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时候了”的观点。2000年6月,江泽民在宁夏、甘肃考察工作时强调:进行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在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
江泽民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将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70.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泽民在报告中提到了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71.伟大的抗洪精神
1998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会上江泽民指出,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现出了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江泽民说,抗洪精神同我们党的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一样,都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继承和宏扬这些精神。
72.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1996年6月21日,在纪念建党七十五周年的座谈会上,江泽民正式指出:七十五年来,我们有一条基本的经验,这就是: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江泽民说,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保证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保证跨世纪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73.三个“想一想”
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发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作风问题,就是党的形象问题,我们要完成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好的作风。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为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
74.三个代表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正式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他说,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75.四个如何认识
2000年6月28日,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就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指出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影响的四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76.五种精神
2001年1月10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提出了要弘扬“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指出,我们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利用这些不懈奋斗的精神武装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使之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成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77.军队建设五句话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这五句话是江泽民在1990年12月1日召开的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向部队提出的总要求。
78.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谈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问题。
江泽民说:“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79.宗教问题三原则
1993年11月7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宗教问题的三原则。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江泽民说,我们共产党人有办法、有能力,引导爱国宗教团体和广大宗教信徒把爱教与爱国结合起来,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做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80.国际新秩序
1997年4月23日,江泽民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发表了题为《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的演讲。
江泽民说,这种国际新秩序,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主张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别国无权干涉;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一切分歧和争端;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