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医疗队家属:我们在后方支持你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4日01:58 天府早报 | ||||
“我们在后方支持你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关心。昨(13)日下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为该院赴京医疗队家属举办的座谈会上,家属代表这样说。尽管每个家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没有一个人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女儿天天念爸爸 “粘胶贴完了,爸爸怎么还不回来” “粘胶贴完了,爸爸怎么还不回来?”1岁多的丫丫天天都会缠着妈妈问,一听到大院内的汽车声,丫丫就会飞快跑到窗边,叫着“爸爸回来了,爸爸的车车。”丫丫是赴京医疗队队员程朋的女儿。去北京之前,程朋买了很多女儿喜欢的粘胶,告诉她床头柜上的粘胶贴满了爸爸就回来了。 “她爸爸走后,丫丫一回家就找来粘胶,很认真的开始贴粘胶,一边贴,一边说‘爸爸快回来,丫丫想爸爸’没两天,粘胶就贴完了......”讲到女儿,曾经也是军人的冯燕几度哽咽。平时,丫丫在家和他爸爸最亲,爸爸一走,她天天在家念爸爸,甚至连爸爸的洗发水都不让妈妈碰。每天一次的电话,丫丫说话的时间最长,尽管她还不会说更多的话,她还是会一遍遍对着电话叫“爸爸回来,爸爸回来”,让一家人心酸不已。 每天的幸福时刻 这段时间谁都不愿占用电话,哪怕别人打电话来只说一分钟都不行 12科主任陈章走之前,把刚刚做了手术的妻子托付给了岳父岳母(本报曾作报道)。陈章的妻子贺女士告诉记者,陈章到北京后,两地的联系完全得按照他那边的作息时间来。陈章有空就会打电话回来,一般在晚饭前后,因此在这段时间谁都不愿占用电话,哪怕别人打电话来只说一分钟都不行。贺女士说:“最紧张最幸福的也就是这个时候了,听见他熟悉的声音,我才可以稍微放下心来。” 家里人最关心的就是那边的情况,每每问起,陈章只是说厚厚的隔离服穿起来有些难受,其他一切都好。妻子听着心里酸酸的,“我知道,他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必须近距离接触病人,谁也不敢保证不被传染。我爸我妈还有我总是叫他注意安全,不要疏忽,也不晓得他听进去没。” 他们的孩子住校,周末才回外公外婆家,她只接到过爸爸一次电话,而且通话时,病人刚好转来,爸爸立即挂断电话投入到救治工作中。把家人蒙在鼓里 “我们现在最想的事就是范毅快点回来,我们一家人等着到机场去接她!” “我们都是第二天看报纸才知道家人可以去送行,可我们全被她蒙在鼓里……”说到侄女范毅,她的大姨范丽娟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范毅的父母都是烈士,范丽娟是她的监护人。“3日范毅走之前,搬出了领导的指示,硬是不让我们去送。后来我们看了报纸才知道她是唯一没有亲人送的,让我们十分难过。后来她打电话来说是怕我们伤心难过才撒谎。”“我们现在最想的事就是范毅快点回来,我们一家人等着到机场去接她!” “每天她有空的时候都会给我们打电话报平安,6个亲戚家每家都会打到,好让大家放心。”就在范丽娟说话的时候,电话响了,她一看迅速接了起来,“是小毅打的”。电话那头,范毅告诉姨妈自己很好,病人也很好。她很想家,也很想家乡远离非典。范丽娟还说,医院那边消毒水味道很浓,时常让大家感到恶心,但她们都强制自己吃饭。 粘爸爸的女儿“爸,我以后一定要照张穿隔离衣的照片给你,好像太空人哦。” 熊炬今年22岁,她的爸爸熊小田也是一个军人。“我什么都好,你和妈妈放心。”每天傍晚的一通温情电话,让熊小田十分开心。“女儿都是很粘爸爸的,她很开朗,很怕我们担心,每天电话一接起来就先听到她的笑声。” 熊炬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爸爸打电话报平安,以后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她都会打个电话回来。现在,不爱看电视的爸爸锁定了北京卫视,每天关心小汤山的情况,因为女儿就在那里。熊爸爸现在对隔离病区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进隔离区的穿几层衣服、戴什么防护眼镜,甚至一出病房最外面那层隔离服要立即销毁他都知道。因为女儿每天除了报平安外,给老爸老妈讲的最多的就是隔离区的生活了。“爸,我以后一定要照张穿隔离衣的照片给你,好像太空人哦。”女儿在电话那头说。早报记者代婉莹何筝 图:方炜 72岁老党员写下抗非请战书 早报讯(记者戴玉堂向丹实习生米强)“我是一名72岁的共产党员,近悉省政府要建立“非典”医院,我申请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昨(13)日,省非典办将一份鲜红的聘书颁给了老党员丛金道,正式聘任他为四川省第六人民医院建设指挥部名誉顾问。聘任仪式上,省委组织部号召全省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今年4月下旬,丛老得悉了省政府将建立一所非典防治医院后,就不断想,自己在职时一直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能不能请战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呢? 5月2日,丛老下决心向省委组织部递交请战书,并给女儿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她照自己手写的草稿,用电脑打一份工整的请战书。5月4日下午,丛老的大儿子主动开车将老人送到了省委组织部。 丛金道今年72岁,他17岁入伍,曾经亲历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还击战三次战争,在军营中他干了整整34年。 “在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取得了胜利,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深信我们仍然能够取得胜利!”丛老说。 成都军医:非典不可怕 成都军区总医院赴京医疗小分队在5日飞抵北京后,很快投入工作。截止12日,以成都军区总医院医疗分队为主体,加配属的成都军区324医院、478医院医院的3名医生、8名护士和成都军区驻蓉某分部的两名战士共同组建的临床12科,共展开床位24张,现已收治17名病人。练习穿脱隔离服 尽管到小汤山之前,队员们都恶补了非典防治的相关知识,但按规定他们还得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了为期一天半的防治非典专题培训,不管是对病情的诊断还是对病毒的防治,一点都马虎不得。 5月6日晚,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首次试穿了隔离服,每穿一次隔离服要完成13个程序,每脱一次则需要14个程序。为了能熟练穿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每个队员都反复试穿了2至3次。瓷砖被踩出裂缝 5月7日下午,医疗队正式进驻小汤山医院。8日下午2时,医疗队开始进行病房收治病人前期的各项准备。据12科的护士长黄欣介绍,至9日下午6时,28个小时里,队员们有20个小时处于高强体力劳动之中,就连病区走廊的瓷砖都被来来往往搬运物品的队员踩出了裂缝。大家抢着上一线 9日晚9时,12科顺利收治了第一批12名病人。每个医护人员都争着参加第一次临床值班,很多人都对领导说:“换下谁,都别换下我。”因此,在接收第一批病人时,20名医护人员全都上了第一线。 考虑到患者需要增加营养,张渝华等医生把自己准备的加餐食品让给患者做夜宵。这看似简单,但在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值班的医护人员穿脱一次隔离服就需完成27个程序。医护人员的关爱,让患者们时常感动得泪流满面。 11日晚9时,第二批5名病人也顺利接收。最辛苦的是护士 “在病房呆得最久的是护士,她们比谁都辛苦。”陈章这样告诉记者。据了解,为防止交叉感染,护士每到病房都要绕外走廊走一圈,值6个小时的班,差不多要走10多公里。彭泰宗早报记者代婉莹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