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后六大措施护航广州经济发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7日10:25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大洋网讯 广州日报报道,常务副市长沈柏年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指出广州经济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记者:您对广州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如何评价? 沈柏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比预想的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增速快。国内生产总值 记者:广州一季度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有哪些原因? 沈柏年:一方面是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势头;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各项工作抓得早、抓得准、抓得实,充分发挥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投资方面,我们抓好30个重点项目建设以及一批技术项目开发,保证了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消费方面,我们突出抓好现代化服务业,拓展教育、体育、信息、文化等新消费领域,推动居民消费升级,新消费热点正在形成;出口方面,着重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调整外贸出口市场结构。 另外,加快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首季经济增长重要因素。今年一季度,天河、海珠、东山等区经济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0、7.2和6.1个百分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增长37.3%,比全市快20.1个百分点。南沙开发区在建项目14个,投资额31.5亿元。 记者:广州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与全省及国内其它城市比较如何? 沈柏年:广州一季度G DP增幅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在全国十大城市中,高于北京(12.7%)、上海(11.8%)和重庆(11.2%)等6个城市,但低于天津(14.9%)、沈阳(14.5%)和南京(14.4%),也低于十大城市之外的苏州(18.4%)以及珠三角部分城市。一些经济指标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海关出口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比全省低4.5、4.7和2个百分点,在全国大城市中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三项增幅均排在第6位,海关出口总值增幅排在第8位。尽管有些经济指标不能作简单的直观的比较,但在发展速度方面,我们与一些城市比较有差距,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必须抓住机遇,增创新优势,才能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记者:当前经济发展遇到许多新情况,今年广州实现12%的增长目标是否有困难? 沈柏年:当前影响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很多。从国外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伊拉克战争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从国内目前情况看,“非典”疫情对旅游、交通、商贸及工业生产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在今年一季度经济指标中还未显现出来,可能在二季度后有所反映。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把应对措施做得更周全一些,另一方面要坚定信心。此外,经济运行有一定规律,一旦形成新一轮上升势头,即使遇到一些挫折,其发展趋势也是难以改变的。我们已经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抓紧实施,广州今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记者:广州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增长目标? 沈柏年: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一是统筹兼顾,在全力以赴、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打好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一仗的同时,毫不放松地抓好经济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二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壮大支柱产业,重振装备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好东部产业带和南沙开发建设;三是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汽车、住房、旅游等消费热点;四是毫不动摇地抓好民营经济,引导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五是改善城市环境,重点是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六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 记者:受疫情影响,今年出口难免受到冲击,广州有何对策? 沈柏年:本届春交会的确出现客商减少、成交额下降情况,由于我们广泛采用网上、场外交易,春交会第一期交易中,广州交易团成交额达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仅下降一成。下一步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招商引资和交易;尽快研究建立招商引资推荐机制;“科技兴贸”,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鼓励民企跨国经营,还将大力减少审批项目和行政收费。 GDP增长12%可新增14.4万“饭碗” 对于记者提出的G DP增长12%,能增加多少就业岗位这个问题,沈柏年说,我们测算过,G 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致可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左右。换言之,G DP增长12%可新增就业岗位约14.4万个。 他说,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是政府要着力抓好的大事。这几年我们做了不少工作,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我们现在讲的就业人口,是指有广州户口的人,目前此范围失业人口在7~9万人左右,按在职职工人数200多万计算,比例为3.6%左右。如加上外来工约300万人,9万失业人口比500万就业人口,失业率连2%也不到,可达到西方所说的充分就业。 总的来看,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还是要发展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有利于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同时,还将进一步落实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的税费减免、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大力促进社区就业。(记者关雅文、倪明、黄涛) (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