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纵横谈:记者招待会的质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13日09:29 金羊网-新快报 | ||
新快报特派记者马东瑾 昨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和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联合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 会后,彭博社(BLOOMBERG)一名一直在举手要求提问的记者,在无缘发问后,用走调的 我不确切地知道这个外国人指的是什么。但作为中国人,我很在意这种牵涉到两会的评价。 关于这个“假”的问题,发言人的答问质量应该是相关的。 毋庸置疑,介绍性的回答在这个会上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但至少在表面上,这在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记者的问题过于笼统,或者不客气地说“大而无当”。比如提问“政府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解决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恐怕查查资料就可以了,完全不必占用珍贵的两会提问时间。 当然,其中是否另有隐情就不得而知了———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是,每场记者招待会,被随机点中发言的记者肯定都有来自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的,地方记者极少有幸得中。 其实,现场也有例子说明,我们的发言人是有实力拿出高质量的回答来面对突袭式的问题的。 当时一名外国记者提到,今天上午,一名黑龙江“下岗工人”因为对生活失望,携带“炸弹”闯入路透社驻京办事处,请问张部长怎么看? 籍贯黑龙江的张左己首先说:刚知道这个事件,尚不清楚确切原因,此人身份及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 然后说:中国经济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时间之短,调整力度之大,下岗人员之多在世界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接着说: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一些“个人过激行动或群体上访事件并不奇怪”。 最后说:中国政府正在并将继续采取恰当措施,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把损失降到最低”。 这样的回答几乎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更关键的是,里头的诚意和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大国自豪感足让听者动容。毕竟,我们这个近代以来多灾多难的国家改革开放才20来年,代价虽然巨大,但无可避免。 窃以为,张左己正是相信中国人民能够理解这一点,才勇于从容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 总结前述,中外记者招待会的质量有待记者如我辈的努力,也有赖有关部门的开明。我们有责任开好一个不至于让外国人不尊重的记者招待会。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