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雷锋形象 永远的雷锋精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6日02:41 辽沈晚报 | ||
雷锋精神是什么?其实它更多的是人们对追求美好社会和更加美好的人际关系的一种渴望,只要人们对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信念不灭,雷锋精神会传承下去。其实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当你将一个空罐从大街上拣起来,扔进垃圾箱,你已是雷锋了;当一个小孩迷失方向,你把他扶起来,你就是雷锋;当你遇见歹徒抢劫,你虽没挺身而出,与之搏斗,但你及时拨打110,你也是雷锋;当然那些为救他人献出生命的人,就更是雷锋。其实,雷锋就在你我不经意的甚至习以为常的举止之间。在新的世纪里如何看待雷锋,如何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 不同的雷锋形象 永远的雷锋精神 老英雄郅顺义说过,“董存瑞是轰轰烈烈的英雄,雷锋是平平静静的英雄。”雷锋身处和平年代,面对的是落后、贫穷和困苦。他所遇到的几乎是所有中国人都要遇到和不可回避的,是普遍的和现实的,具有广泛的和持久的意义。 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集体给雷锋题词,一代代传下去,这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毛泽东题词很抽象,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没有具体的内容。这正是伟大之处。毛泽东对题词的解释是,向雷锋同志学习,不是学习他的哪一件事,也不是学他的哪一方面,而是全面的学,深入的学。他后来还对自己女儿说,向雷锋同志学习,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可见,他就担心人们把学习雷锋的深远意义理解窄了、偏了和短了。可见他的胸怀开阔和目光高远。邓小平的题词用了假设句:“谁愿意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他是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看成是一种信仰和修养。看做是一种高尚的不懈的追求,需要长时间磨练和锲而不舍的努力,而且是自觉自愿的。达到雷锋的觉悟和意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努力。江泽民的“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题词和毛泽东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说具体内容,是号召性的。 那么,向雷锋学习什么呢?就是学习雷锋精神的实质。例如,雷锋当工人时工资较高,有皮夹克、料子裤、手表、皮鞋等。但他依旧是处处节俭,为国家和民族着想。 ———华东方(辽宁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我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根本动机,是想通过长篇小说这种文学创作上的体裁优势,用文学细节征服更多读者,使雷锋精神感染更多的人,为“与时俱进学雷锋”助力。系统地读雷锋书、学雷锋事,也会获得深深的感动,变得更加善良、好学、自强、自律,懂得感恩。 ——张天天(《雷锋之歌》作者) 雷锋的事迹都是在社会主义时期发生的,因此雷锋精神本身就带有社会主义的烙印。所以从基本上说,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始终贯穿在雷锋的思想中。现阶段,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根本的东西没有变,社会仍旧需要这种精神。 党中央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雷锋一直就是这么做的。我们提倡雷锋精神,当然不是要学那些具体实践和历史性的行为,诸如袜子补千层等等,我们不是要人民回到过苦巴巴日子的年代,但那种根本的、实质性的精神要沿递下来,这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总之,我们要学其“神”,而不是其“形”。雷锋精神是不会过时的。 ———佟希文(写雷锋的记者第一人) 我认为雷锋精神不难学,把手边事做到了就是接近雷锋了。我看我身边的不少人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不是学雷锋,而是做雷锋。像我大哥大嫂,不但孝敬父母,还对社会公益事业非常热心。企业做的还行,所以有能力也有意识地经常帮助弱势群体,我就敢对我的女儿说:“你学我就行。”其实我认为,学雷锋的实质不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我认为我做到了。 ——读者李文君 在有些国家,作为一个义工,如果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别人服务了一天,国家就会把这一天记录在案,有了这个记录,你就有权享受有其他特长的义工为你提供的服务。一个人做义工的天数多到一定程度,就可享受到国家规定的某种奖励,如长假等,年轻时多做义工,年老了就可以换回别人的相应服务。而中国的“雷锋”不但是义务的,而且还经常有组织的同时做某一件事,有些对雷锋精神的惟一回报,常常是单一的荣誉感,这种回报只能在少数人那里成为新的动力,不能引发规模效应,使这种现象更难以持久。新时期学雷锋应该避免片面的理解,给“雷锋精神”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马晓迪(赴德国留学生) 我认为学雷锋在现在这个社会条件下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然后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真诚地为他人服务,而不是进行一种带有形式主义色彩的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把“服务”看成是一种利益,让“利益交换”原则所产生的动力,使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具备多向的、互动的和持久的属性。这样说来,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犯了只顾动机不顾结果的错误。 ——张海霞(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 每年三月,不少新闻媒体都要竞相报道青年志愿者在大街上学习雷锋的事迹,不少单位每年都要发布“学习雷锋做好人好事”的统计报表,有多少人次做了好人好事,并对学雷锋的先进人物进行表彰。我一直在不停地思考,做做“好人好事”就算是学习雷锋了吗?或者说仅仅做到这样就够了吗?雷锋精神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土特产”,为什么外国和外国人也愿意学呢?而且雷锋做好事从来不留名,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单位要求做了好事的人主动地登记呢?这样做符合雷锋精神的原意吗? 会场上等到这些记者一走,热闹的场面就草草收场,然后“雷锋”就不见了踪影。到了总结时,领导往往还将这次活动当做一项“政绩”。雷锋若在天有灵,会不会脸红、发笑,或是生气? 其实,我们谁都知道雷锋精神是永不消逝的,我希望学习雷锋不是一时一事的,应在思想意识的潜移默化中。 ——李小蕙(辽宁电视台编采人员) 有人讲,雷锋是一个精神上的东西,不能把他化为商品,我认为,雷锋精神一定要学,但不是每个做法我们都学。过去我们把雷锋精神看作是精神上的一个样板,那就把雷锋偶像化了,学雷锋既要注重社会效益也要注重经济效益。 ——林木西(辽宁大学教授) 让学雷锋远离形式主义。学雷锋不应只停留做好事,而是升华到不断提高公民道德意识方面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学雷锋精神,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一部分人已富裕起来,要扶贫帮带使更多的人共同富裕。 冯有为提倡以日常的雷锋式行为,以富有时代特点的工作为主来具体学雷锋。作为人民代表,冯有为时刻牢记人民重托,忠实履行代表职责,参政议政多干实事,反映民意不遗余力。 ——冯有为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 我记得古人曾说过“人皆可为尧舜”,把这句话用在学雷锋上最恰当不过了,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能够自觉地做到尽职尽责,就是与雷锋同行,处处留心皆雷锋了。不过从点滴小事做起,并不是说抛离自己本职工作,小学生不上课,工人不做工地去擦玻璃、扫大街等等,认为做了件好事就是学雷锋了。雷锋到处助人为乐做好事,只是他高贵思想中最日常的体现,如果我们那样做,就是把雷锋精神简单化了,那样太肤浅了!我要说的是要基于本职岗位,尽最大可能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才不负于中央的号召。 ——董轶(沈阳出版社编辑) 雷锋生于上世纪40年代,成长于60年代,今年应该是62周岁了。雷锋精神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无论社会怎样进步,经济如何发展,世事如何变迁,雷锋精神都是永恒的,是永远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 现在全国上下正在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三个代表”思想,追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雷锋精神就是“三个代表”思想和先进文化的体现,就是人类文明和崇高思想品质的标志。我作为与雷锋关系比较特殊的人,首要任务、责任和义务就是宣传雷锋。我常对孩子们说,雷锋是世界上最好的叔叔,是人世间最有人格的人。 ———乔安山(雷锋生前战友) 长久以来我们树立了很多典型模范,可是都没有经住时间的冲刷而倒下了,雷锋作为一个年仅22岁的青年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可为什么一影响就能影响40年的几代人?为什么中外的学者、理论界的人士都在研究雷锋精神?我记得有句话,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生命长度,却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加强它的宽度和深度。这也许是雷锋精神的一个注解。 雷锋精神经过时间的过滤已滋生繁衍成一种文化,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中,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之根,对每一代人都有生生不息的教育意义。代代人都在学习雷锋,这说明了人们对价值追求、对美好道德的向往是不变的。雷锋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的化身,已成为高悬在人们心目中的明灯。 ———郭林(沈阳铁路机械学校党委书记) 本版撰文:首席记者赵艳新 主任记者潘述一 记者张晓杰 实习生高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