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龚雯
在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有件事让我非常惊喜:11月9日16时40分左右,我随中国代表团进入开幕式场地。一名卡塔尔安保人员见我拿着相机,立刻走过来让我把相机放到存包处,说不能随意在会场内拍照。我说我是来自中国的记者,想为中国代表团成员拍些珍贵镜头。安保人员问:是哪家媒体的记者?我回答:“人民日报。”没想到他冲我友好 地一笑,用双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个大方块,“那是一张很大的报纸”,并允许我带相机入场。
快到会场门口时,组委会又设了一道关卡———验证。按规定,佩戴记者证的人只能到会场二楼,且必须在开幕10分钟后退场。验证官看了我的证件,说了句:“请上楼。”我想起刚才安保人员对人民日报的友好态度,就试着解释说我是中国代表团随团记者,希望能在会场内采访,又补充说我是人民日报的。他听了一扬眉:“人民日报?中国最大的报纸。请进吧,不过不要影响会议秩序。”我高兴极了。这样,我成了唯一进入会议大厅的文字记者(少数摄像、摄影记者经组委会批准可在会场拍摄)。
能与代表团成员一起体验中国代表团最后一次以观察员身份参加WTO会议的特殊感觉,这个难得的机会正是人民日报的国际影响所带来的。
(本报多哈11月10日电)
《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1日第五版)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