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八字对付非典:自律 合作 互助 应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7日13:25 环球时报 | ||||
本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李莹 第一阶段:抢购 2003年羊年新春刚过,许多狮城人兴冲冲地度假归来,谁也不曾想到,非典病毒已随着旅行归来的人流悄悄进入了新加坡。3月15日,3名从香港回新的女性和她们的家人、替她 消息一公布,立即在当地引起了恐慌。人们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传染病几乎一无所知,再加上本地媒体广泛的报道和渲染,大家都觉得事态严重。市民的第一反应就是自我保护,各种据说能预防非典的东西,诸如口罩、消毒药水、白醋等很快被抢购一空。原本生意冷淡的中草药行一下子成了全岛生意最火爆的地方,每天药店还没开门,就已经有大批人握着各种不知从何处得来的配方等候抓药。板兰根、金银花、鱼腥草等清热解毒的中药价格直线上涨。此外,社会上紧张空气越来越浓,多数人下班后赶紧回家,新加坡人以往举家晚上外出吃饭、逛街的生活习惯改变了。那个时期,百货商店、餐馆、电影院等场所几乎门可罗雀。 陈笃生医院迅速被新加坡政府指定为接收非典病人的专门医院。在开始阶段,由于没有临床经验可循,该医院不断出现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不少医生、护士、住院病人和家属都受到了病毒感染,成了非典重灾区。3月24日,该院的疫情达到了最高峰,一天发现了14个确诊病例。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害怕上医院,甚至不敢接触医生。 新加坡政府建起三道防线 面对非典,新加坡政府快速做出反应,成立“部长级委员会”,领导全国统一行动。卫生部长每天都亲自主持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当天防治非典的进展,杜绝谣言的产生,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 新加坡在防治非典战役中筑起了三道隔离防线,即关口、医院和社区,这三条战线有效地阻止了非典的蔓延。 非典疫情出现后,新加坡在各个口岸设立红外线测温仪,避免病毒的传入或输出。在医院,新加坡卫生部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做好防范非典的一切准备。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违反者将处以罚款。各医院严格限制人员流动,从4月29日开始,所有公共医院禁止探访病人,为期一个月,只有儿科和产科例外。医院里的防范措施逐渐生效,4月6日起,新加坡再没有出现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的情况。在社区,新加坡卫生部和国家环境局的55名卫生人员分成两班,24小时追查同新出现的非典患者可能接触过的人,一经发现立即进行强制隔离。市政理事会和人民协会等团体则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检查卫生,听取居民意见。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各行业协会向私人企业提出建议,希望它们能及早实行人员分工分流,避免因个别职工感染非典而导致整个企业停产。 非典出现后,新加坡政府也很注重缓解社会矛盾。新加坡政府推出一个总值2.3亿新元的援助方案,帮助受到冲击最大的交通旅游业渡过难关;实施“在家隔离援助津贴”计划,受隔离的人士每天可以获得政府70新元的津贴。 商家、媒体主动出击 除了政府提供帮助之外,新加坡各商家也纷纷展开自救行动。新加坡旅行社、酒店业、零售业、旅游景点、展览业、餐饮业、购物中心协会以及新加坡航空公司联手成立“新加坡旅游业理事会”,集体展开3至6个月的配套促销活动,希望鼓励本地人到景点、餐馆等地方消费,逐渐恢复公众的消费信心。新加坡出租司机公会与出租公司共同设立了“非典援助基金”,援助内容包括降低车租金、津贴柴油、测量体温、提供消毒和分发维他命C丸等等,帮助司机应对非典。全国两大医疗机构发起成立“英勇基金”,号召大家捐款支持战斗在一线的医生和护士、援助非典病人。目前,该基金已累计收到各界捐款617万新元。 新加坡媒体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也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各大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和互联网每天以大量的篇幅通报非典疫情的最新情况,介绍和非典有关的各种知识以及政府推出的各种防范措施,邀请已治愈的非典病人出来现身说法,介绍他们与非典搏斗的经历,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公众非典是可以治愈的,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 5月1日,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在劳动节群众集会上提出8字箴言,教导国人以“自律”、“合作”、“互助”和“应变”来应对这场“SARS之战”。目前,新加坡疫情已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民心安定,市面平静。新加坡百姓已逐渐找回了信心,繁华的乌节路又恢复了往日的人潮,关闭了多时的旅行社也迎来了新的游客,记者在大街上也很难看到戴口罩的人了。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了新加坡的各项防范措施,认为新加坡将会是继越南之后第二个从疫区名单上消失的国家。▲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