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战车颠簸苦水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8日19:40 国际先驱导报 | ||
【提要】主动跳上布什战车的布莱尔如今内外交困、声名狼藉,心中苦楚实在一言难尽。当然,他也不会一无所获--早在开战之前他就已经打好了如意算盘 作者 本报记者江亚平 【正文】了解布莱尔的人都知道,这位在43岁就坐上首相宝座的英国人,实非平庸之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20世纪中叶,英国就已“流水落花春去也”,慢慢掏空了日不落帝国的雄厚家底,沦落为二流国家。布莱尔知道自己偏居一隅,凭自身实力很难东山再起,于是决定借力发力,利用美英的特殊关系,来增加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与发言权。用他自己的话说,要充当大西洋两岸的“桥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布莱尔会主动跳到布什开往中东的战车上,尽管前面一路颠簸,坎坷不平。 【小标题】苦楚之一:担上分裂欧洲骂名 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桥梁刚搭建不久,就遭遇到大西洋的一场政治风暴,将桥梁冲得摇摇晃晃。法国和德国等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公然向美国叫板,在有关联合国对伊动武的提案上始终不肯给调解人布莱尔一点面子,让布莱尔暗自叫苦又无可奈何。 布莱尔之所以叫苦不迭,还不仅是因为高卢雄鸡不给约翰公牛的面子,而是美欧关系“失火”,直接殃及布莱尔这条“池鱼”。 布莱尔原先的如意算盘是,借美国的实力给自己在欧洲撑腰,最终目的还是要在欧洲当老大,而不是永远做美国的“小跟班”。但不料伊拉克战事一起,布莱尔因无条件地跟随美国,并积极为孤立的美国在欧洲拼凑一个反伊联盟,结果把德、法等“老欧洲”给得罪了,而且使欧盟遭遇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几乎滑到分裂的边缘。因为德、法乃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在欧盟内部一言九鼎,与它们反目,一是难再发挥桥梁作用,二是难再挤进欧盟的决策圈,更遑论“领导欧洲”了。 【小标题】苦楚之二:造成工党内部混乱 担上分裂欧洲的骂名是布莱尔的苦楚之一,之二则是造成了工党内部的混乱,自己在国内的声望也一路下跌。 3月17日,议会下院工党领袖和前外交大臣库克率先提出辞职,抗议布莱尔的对伊政策。接着,包括内政大臣德纳姆和卫生大臣亨特等在内的4名政府要员也先后提出辞呈,造成布莱尔执政7年来最大的一次政治危机。在此前的2月26日,由部分自由党和保守党议员发起的反对对伊动武的动议,竟获得121名工党议员的支持。 工党内部这次出乎意料的举动,被英国《独立报》认为是布莱尔在议会经历了他执政以来最大的一次后座议员的“反叛”。工党的支持率也因布莱尔的对美政策而直线下降,今年2月份的调查显示,工党的支持率原来一直超过最大的反对党保守党20%多,而2月份的一次调查显示,工党的支持率领先元气大伤的保守党仅一个百分点。有的报纸甚至尖刻地说,即便布莱尔能赢得战争,他也将输掉工党。而布莱尔自己的支持率在近15个月里居然下降了62个百分点。现在战争还在初期,如果随着巴格达攻坚战的打响,英军人员伤亡大幅度上升,布莱尔将如何直面早已愤怒的选民? 【小标题】苦楚之三:财赤亏空谁来填补? 不仅如此,布莱尔还有一个难言之隐,那就是他得为这场昂贵的战争支付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财政部给他的数字是,直接军费和间接费用分别是60亿美元和30亿美元。这造成的后果是,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将比去年增加170亿美元。这一大笔亏空叫他如何填补呢?他知道,增一分税收要减三分民意呢! 【小标题】暗地里打好了算盘 苦则苦矣,要说布莱尔在伊拉克战争中一无所得,那也未免冤枉了他。像他这样精明的政治家,岂能甘心白给别人扛旗,充当马前卒?他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追随美国,自有他的战略考虑。 首先,布莱尔看到,不管这场战争在道义上如何苍白,在舆论上如何遭谴,美国必定是最后的赢家。在美国最需要的时候帮上一把,可谓“患难见真情”,不仅借机巩固了与世界头号强国的特殊关系,还可以在伊拉克战后分得一杯羹,得到部分“战争红利”。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正美国创建的新世界秩序中提升自己的地位。 其次,在欧美裂痕加大和欧洲内部分裂加重的时候,布莱尔极有可能在美国的扶持下成为“新欧洲”的领军人物。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今年1月在指责法、德等国为“老欧洲”的同时,其实就暗含“新欧洲”的诞生与崛起。这个“新欧洲”包括南欧、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他们倾向于自由路线,经济上充满活力,而且得到美国的支持和认可。但“新欧洲”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前途究竟如何,英国能起多大作用,人们还要走着瞧。 但至少现在,布莱尔还必须脚踏实地,面对现实,考虑如何把眼前的难关一一熬过。#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