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霖独家分析:通向战争之路(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0日19:26 国际先驱导报 | ||
【小题】多极对抗一极多边掣肘单边 2002年9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金表示对伊动武不仅违反国际法,而且将给海湾和中东地区带来严重后果,不利于维护反恐联盟的团结。次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和法国总统希拉克一致表示,反对美国对伊单独采取军事行动。美国的“倒萨”战争企图第一次遭受了大国的质疑。 显然,美国“倒萨”的最终用意整合中东,控制石油,以求独霸天下。当这一“雄谋大略”昭然若揭后,美国的“倒萨”战争自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受到广泛质疑和阻击。对主权国家使用武力本来就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更何况一旦美国以自己的好恶推翻萨达姆政权,必将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使国际政治秩序面临更大的混乱,使国际和平与安全遭受更大的挑战。因此,除一贯仇视萨达姆政权的以色列外,除一贯依附于美国的英国外,除自封为美国副警长的澳大利亚外,国际社会普遍强烈反对美国出无名之师攻打伊拉克,呼吁在联合国的框架内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 当然,反对武力“倒萨”并不意味着“护萨”。俄罗斯既有不希望美国独霸中东的长远打算,也有维护本国在伊拉克重大石油利益的现实考虑。法国历来不盲从美国的外交指挥棒,反感其推行的单边主义和霸权政策,坚持“倒萨”必须有确凿证据。已经成为欧盟骨干力量的德国之所以反对美国武力“倒萨”,其与法国的一个共同点是要为欧洲争取在对国际事务的更大发言权,也不愿意看到欧洲的后院中东更加动荡,不希望目前和将来能源供应的开关被美国人掌控。中国历来主张“和为贵”,深深体恤多灾多难的伊拉克人民,担心战争在中东引发新的混乱和无序,如此,反复呼吁政治解决,避免战争。 深感“曲高和寡”的布什面对强大的外部阻力,不得不采取迂回战术,把攻略方向转向联合国,以期借安理会之名,对伊拉克兴师问罪。2002年9月12日,白宫公布了一份文件,列举了萨达姆“藐视联合国”的16条罪状。当天,布什在第57届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称,美国愿意同安理会合作迫使伊拉克履行安理会有关决议。明明是推行单边主义,但却在必要是借助多边的框架,这是美国外交的圆滑之处。 美国固然力量非常强大,但它并不想贸然进兵,一则准备战争需要时间,二则考虑维护反恐联盟不致因“倒萨”战争而破裂,三则希望获得安理会授权以便名正言顺地出兵海湾,并分解倒萨战争所带来的政治、道义后果。倒萨问题重心开始由白宫转向联合国大厦。 明显嗅到战争气息的萨达姆自然不会充耳不闻,更不会坐以待毙。他像一直蜗居洞穴已久的老狐狸,适时出击,以化解正在迫近的致命威胁,继续维持他长达25年的政治生命。2002年9月16日,在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被赶走近4年之后,伊拉克政府突然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恢复武器核查,以证明萨达姆绝不是布什所说的“骗子”和“恶棍”。 但是,布什等人对此不以为然,指责这只是萨达姆为求脱身而使出的“权宜之计”,要求安理会通过一项新的伊拉克问题决议。为此,布什软硬兼施,相继在10月3日表示,军事手段不是美国对付伊拉克的首要选择,军事行动并非迫在眉睫也并非不可避免,但伊拉克必须解除自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联合国不能迫使萨达姆就范,美国可能会自己动手去摆平。 为了给布什打气撑腰,为了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安理会宣示美国的决心和意志,美国参、众两院于10月10日和11日相继通过决议,授权布什在必要时对伊动武。在国家宣传机器的宣传和粉饰下,被恐怖袭击搞得草木皆兵的美国民众总体上也接受了布什的“倒萨”战争,尽管他们预设了一定的条件。 不知是纯属巧合还是任何一方的刻意安排,当10月16日萨达姆在全民公决中获得100%的支持率而再次连任总统时,布什在地球的另一头正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动武授权法案。这两个事件成为“倒萨”战争前奏曲中最富有戏剧色彩的片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