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考》记者直击:逛遍巴格达不见战争迹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8日06:52 青年参考 | ||
本报驻巴格达特约记者金戈 本报特约记者齐宇 本报记者邱永峥 美军已完成部署,随时准备对伊开战;伊共和国卫队已开进巴格达,准备与美军打巷战;萨达姆号召全民在自家院子里挖战壕,准备与美军争夺寸土……世界各地的报道凸显“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然而,与伊拉克危机爆发后急急忙忙飞往巴格达的临时特派记者不同,《青年参考》报驻巴格达特约记者在这个“风暴眼”中心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所以对 俄罗斯驻巴格达大使一本正经地说:“战争?一定不会有战争的!” 3月2日晚,《青年参考》报驻巴格达特约记者金戈发回了巴格达面临大战的第一手新闻。 2月28日,俄罗斯驻巴格达大使急忙忙来我们驻地。因为有消息说俄罗斯驻巴格达使馆几天前已经让外交官家属和其它不重要的人员撤离巴格达,所以大家的话题自然就回到了战争上。没想到这位老兄一脸认真地说:“战争?一定不会有战争的!”在场的人们听了都一愣。虽说是私下场合,可俄罗斯大使先生还是认真强调说:“不会有战争的。” 他的表情不容人们把他的话当开玩笑。尽管俄罗斯大使没有解释理由,更没有解释为什么既然他认为战争不会来临,可却撤走使馆的事,但随后大家都分析说,俄罗斯大使说这话其实是对战争表态,因为俄罗斯政府坚决反对对伊战争,身为国家代表的大使先生当然不能在任何场合都说“对,战争快来了,战争快打起来”之类的话,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保持与国家政策高度一致。 由于战争实实在在地迫近,所以巴格达城里的外国人已经不多了。连年的战争和制裁,巴格达的外国人本来就不多,随着大战的临近,现在巴格达城里的外国人只剩下“三种人”:执行不同任务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坚守外交阵地的各国外交官和敬业的记者。其中最多的就是媒体中人了。不过,尽管许多记者都想留在巴格达见证历史,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们也纷纷做好了紧急撤离巴格达的准备,外交官们也不例外。 晚上上街转悠没能撞见进城的共和国卫队,总统府不但未见增加兵力反显更加冷清 工作之余上网浏览新闻,三条消息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第一条消息说“伊拉克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已经撤至巴格达城郊,部分官兵已经分散进驻巴格达居民家中,时刻准备着跟美国大兵打巷战”;第二条消息说“萨达姆总统接见伊拉克各省省长,号召伊拉克人民在各家庭院里挖战壕,打算跟美军血拼”;第三条消息说“美军在海湾部署已经接近尾声,战争第一阶段已经开始”! 这三条消息可能会让外界产生这样的错觉:身处战争焦点的巴格达此时肯定已是草木皆兵、防空火炮林立、武装士兵遍地了。 要想核实这些情况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多看各种渠道的消息;第二种是眼见为实。或许是记者工作性质的原因,在这里上网和看电视的条件比驻巴格达的其它媒体条件要好得多,浏览国内的“搜狐”或者“新浪”等新闻网站,看美国广播公司或者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都不成问题,也没有遇到过其它媒体记者抱怨的巴格达上网老掉线的现象,国内给我打长途,声音清楚得就跟打市话一样,发个邮件什么的,远在祖国的朋友很快就能收到,而且记者用了一年多的固定电子邮箱也没有被人“黑”过。另外,记者这里还能看到美国的CNN和英国的BBC,想看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新闻更不成问题,可问题是记者不会阿拉伯语,所以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看得不多。 这么一来,记者只能眼见为实喽!好在有自己的便利,那就是工作时可以驱车在巴格达城内外四处转悠,业余时间也能在所住公寓附近转转。这几天,记者颇为留意巴格达城里的变化,特别是驻防部队是否变化。记者多次驱车经海法大街-亚赛大街-波特赛义德大街,这条路线上的战略目标颇多,比如说与中国大使馆同处海法大街的伊拉克外交部,横跨底格里斯河的共和国大桥,亚赛大街底格里斯河东岸的自由纪念碑,波特赛义德大街上的波特赛义德广场,军队运河边的军营等等。 对于刚到巴格达的人来说,这些战略目标确实戒备森严:在广场上走不到三五步就有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大桥或者政府机构门前往往能看到四角亭似的哨所,哨所里的士兵也全副武装,有的还架着机枪,黑洞洞的枪口冲着过往的车辆行人,看样子是挺吓人的。不过,这情景跟记者一年多前抵达巴格达时并没有什么两样,或许是连年战争的原因,巴格达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度战备的状态,所以武装军人、森严的守卫都没有什么稀奇的。 就以军队运河边的一些军营为例,记者没有看到明显增兵的迹象,也没有看到如临大敌的样子。如果非要说现在跟平常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在一些广场,或者路口发现了少量的沙袋,这些沙袋显然是防御工事,这或许是巴格达军民准备跟美军打巷战的惟一迹象了,不过,由于记者没有看到大规模的沙袋准备,所以也只能说这些沙袋垒起来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更有意思的是,2月28日,记者偶然经过去年12月曾遭联合国核查人员突袭检查的“al-Sojoud”总统府。萨达姆总统府防备之森严举世皆知,可记者这一天路过这里时放慢车速观察,结果除了看见几名并不那么精神的士兵和紧闭的铁门外,看不到任何增加防卫、部署地空导弹的迹象,甚至可以这么说,现在的总统府看起来比以前显得冷清! 或许有人会说,巴格达调兵怎么可能会光天化日之下进行呢?记者也这样认为,所以这几天晚上特别出去转转,真希望能撞上正在部署的共和国卫队。不过,几天下来,记者确确实实什么也没有遇着,什么也没有看见,记者所看到的情景跟一年前刚刚抵达巴格达时没有什么两样。记者还想探探伊拉克雇员的口风,问他诸如“你家住没住共和国卫队”之类的话,不过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实在可笑:一则因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部署行动要么在郊区进行,要么是通过巴格达的地下掩体进行,所以伊拉克雇员和我一样看不到;二则就算他家住了兵,他肯定也不敢告诉我的,所以记者就打消了“套磁”的念头。 巴格达夜市照开肉店生意依旧红火,风平浪静是因为我们处在风眼中 当然了,记者在巴格达的转悠还是颇有收获的。一是感受到了巴格达民众的热情;二是感受到了巴格达市面上一些相当让人感兴趣的现象。 2月28日晚,记者吃过晚饭后到附近散步,跟一年前一样,天刚黑,小商小贩们纷纷出动。引起记者注意的是一个小伙子,他推着由两个汽油桶改装成的看起来像炉子的东西。小伙子正在那里烤类似咱们国内花生或者豆子类的东西。因为叫不出他卖的东西的名字,所以记者凑上前套话,没想到那小伙子抄起一只大碗,装了满满一碗热情地说:“尝尝,尝尝看!”虽说那只碗脏得可以,但小伙子的热情还是打动了记者,所以就不客气地大吃起来。当然,吃完后捎回公寓的是要掏钱的,但当场吃的那碗小伙子坚持一文不收。 这不禁让记者想起了巴格达人的热情好客之道:记得记者刚到伊拉克不久,因为对当地人在一片一片地吃椰树芯感到非常惊奇,立即引起了主人的注意,他马上就递给记者一片说:“这是吃的,你吃吃看!”还有,记者为解决吃饭问题往往要到公寓附近的小商店里买面包。不过,记者只会说英语,而小店店主往往不懂英文,所以只能靠比比划划说要买什么面包,这时候,店主往往会拿出几块最新鲜的面包,让记者免费尝了之后再决定是不是要买,就算不买,吃他几个面包也没有关系。 巴格达的市场并不萧条。这一点让我一年多前刚抵巴格达时大感意外,因为我原以为经过十多年全面制裁的巴格达市场上一无所有。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两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种什么长什么,自给自足没有问题。对我本人来说,感到不方便的是,附近的市场不多,但到了市场上,北京有的菜这里大部分都有,尤其是现在这个季节,西葫芦、柿子椒新鲜且便宜,所以我自己每天做的菜里西葫芦和柿子椒这两样是少不了的。水果也不少,特别是伊拉克当地产的水果,价格便宜,一买就是一大堆。伊拉克本地不产的水果这里也能买到,质量不怎么样,价格却高得惊人。比如说苹果和香焦,满大街都是,可价格高不说,质量也不好。特别是苹果干巴巴的,看上去像老人的脸,让人没有食欲,所以记者也就打消了解馋念头,多省几个钱。 记者还注意到两个现象:一是巴格达的夜市非常繁荣,二是牛肉店特别多。 一到天黑,街上尽是摆小摊的。记者特意挨个问服装摊子,结果发现这里的普通西装和鞋子都比北京的贵,而且价格高出许多。看来,既然敢定这样的高价,就说明巴格达市民还是有相当购买力的。为此,我专门向我们的伊拉克雇员讨教:“都说伊拉克被制裁得很贫穷,可依我看巴格达的东西也不便宜,大家也都有购买力,是不是伊拉克总体状况还可以呀?”因为相处时间长,所以我们的伊拉克雇员还是愿意跟我讲真话,他悄声告诉我说:“这是巴格达,它不能代表整个伊拉克,出了巴格达,许多地方还是挺困难的!”记者注意到的第二个现象是巴格达的牛肉店非常多,起码是我们租住的公寓附近的牛肉店多,这些店全都有货,而且还特别新鲜。当然,肉都不便宜,相当于2美元一公斤。我觉得纳闷:“伊拉克人平均月收入不到20美元,这些牛肉对于这种收入来说无异于天价。既然是天价,那么这些牛肉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格达的普通人多长时间能吃一次肉?”我又向伊拉克雇员请教这个问题。 他告诉我说:“对于绝大多数的巴格达人来说,天天吃肉简直就是梦想。这些牛肉店其实是为少数有钱人开的!”这话让记者听得心里有些酸酸的。后来我仔细观察,还真是,这些牛肉店真不见什么人来买,颇有点冷清,因为有钱人买东西往往要求送货上门,所以尽管能见牛肉卖出,但却不见顾客上门。 还有,多年的战争和制裁使得巴格达市内的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其中饮用水设施损坏也相当严重。记者本人不敢喝自来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只喝矿泉水。有一次在聊天的时候,我很冒昧地问我们的伊拉克雇员:“听说巴格达的水不太符合饮用标准呀?”那位伊拉克雇员不以为然地拍着自己的胸脯说:“可我们大家天天喝的就是这水,用这水做饭、喝茶、煮咖啡,也不见有什么不妥,相反,你看我的身体不也是挺捧的吗?” 说实话,我还真是无法洞悉巴格达军民此时复杂的心态。我实实在在看到的既没有媒体所渲染的那种大战来临的紧张气氛,也没有看到伊拉克民心大乱的情形,我所看到的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巴格达和巴格达的军民。除了互联网上的新闻外,我在巴格达还真感受不到战争的气氛,或许就因为我是在风眼中心的原因吧!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