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哪里是和平净土? 坐公交车成“死亡之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20日10:01 新华网 | ||
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刘洪)倏忽间,抵以色列工作已有半年。半年中,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冲突依然风云激荡,爆炸声、枪声总是不绝于耳。自杀性爆炸的血肉淋漓场面,让人心悸;生离死别演绎的人间惨剧,让人心恸。无论东奔西走的采访,还是街坊朋友间的闲谈,没有一个人———不管是巴勒斯坦人还是以色列人———不说希望和平,但也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承认:和平,对这块长满橄榄树的土地来说,总是距离太远。一位以色列人曾这样对新华社记者喃喃自语:“和平,已将我们忘记!” “和平之城”最缺乏的就是和平 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但这里最缺乏的,也许就是和平。巴以冲突两年来,以境内发生的上百起自杀性爆炸,半数以上发生在这里。许多人喋血,无数人受煎熬。 闲时的散步,似乎成了在各个爆炸地点的游走。因为在记者住所附近,发生的爆炸不胜枚举。从住所往南步行3分钟,即至以总理沙龙的官邸,而旁边的一个咖啡馆,今年3月曾发生爆炸,11人丧生,近60人受伤。 这种事总是在不断地发生。从记者住所向北步行10分钟,就到了耶路撒冷的中心。因人口的密集,这里也成为自杀性爆炸者最常光顾的场所。散步时,不止一位以色列人指着明亮的商店玻璃对记者说,“当时,这家店的玻璃上,都是溅出的血肉……” 夜晚,黄昏,白昼,清晨,袭击总是如影随形。在加油站,在交通路口,总是枪声迭起、爆炸连连……一位同行感叹,“没有一刻不成为可能,没有一地不存在危险”。 以色列人随身携带两件“宝” 一位中国同行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以色列到处是警察,人人关心安全”。他说得不错。以色列人说,他们感觉好像生活在兵营中,因为一走出家门,前后左右极目之处,都是全副武装的警察和士兵。 一位以色列人开玩笑说,他们出门携带两件“宝”,一个是手机,一个是收音机。手机可以随时回答自己的去向或询问亲友的下落;收音机则可以了解爆炸发生的地点和情况,以便避开。 初到以色列,总是反感各场所繁琐的检查,甚至上个超市,都需搜身询问,有时还逼得你掏空所有口袋,甚至必须解开皮带。但时间长了,如果哪个场所没有检查,或者警察稍微少了点,反而会增添恐惧感。 一位热心的以色列老太太,为记者开列了一大堆“注意事项”:人多处,勿去;咖啡馆,勿去;军警处,勿去……但记者的职业总不能太过回避。曾承一位当地同行的盛情,去一咖啡馆对坐闲聊。他海阔天空,我则心惊胆战,及至聊完走出咖啡馆,方大舒一口气。 坐公共汽车成“死亡之旅” 如果要评选以色列最危险的地方,那么非公共汽车莫属。在其他国家再普通不过的乘坐公共汽车,在这里竟然成为“死亡之旅”。一位出租车司机曾再三叮嘱记者:“在以色列,千万不要坐公共汽车,除非,你对生死已无所谓。” 谁会对生死无所谓呢?一位公共汽车司机告诉我,他也曾恐惧过,但他必须养活家人,在当今经济萧条的状况下,他别无选择。一位叫莱巴纳·马勒卡的以色列人说,她没有自己的车,因此出门、上班必须靠公交车。每次上车,她都会变得有些神经质,每上来一个新乘客,都会使她心跳加剧,她在车里东张西望,引得其他乘客也紧张不已。 饱受爆炸之苦的以公共汽车公司已决定,为所有公交汽车司机配备手枪,同时不断加固汽车——玻璃换成防弹玻璃,车厢换成防护甲板。 航空公司装备优于军队 以航是世界上第一家在民航客机上安装防导弹系统的公司。但百密也有一疏,在肯尼亚被袭击的以色列客机就没装这种设备。因此,袭击事件发生后,以政府立刻下令,军工厂紧急生产防导系统,所有以航空公司客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安装。以色列朋友告诉记者,以航现在的宣传口号就是:我们的设备优于军队。 一位以色列民航主管说,如此装备民航客机,就好像是把“公共汽车改造成坦克”。谁也不知道这种人人自危,处处设防的状况要持续多久。在以巴地区,哪里是和平的净土呢?(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