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官方语言是达里语(阿富汗的波斯语)和普什图语,在阿富汗之外,能说这些语言的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和伊朗。而要为西方人做翻译,那就必须同时会英语,这样的翻译就不容易找了。
外国记者要进入阿富汗,最头疼的就是找一个好翻译。阿富汗的翻译可分为“高级”和“普通”两种。“高级翻译”主要是一些与塔利班高层和地方军阀能搭上线的人,他们有 的是居住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部落长老和地方军阀的落魄子孙,有的是巴基斯坦普什图族的职业记者。在塔利班时代,这些翻译十分吃香,他们不仅能协助外国记者轻易获得签证,而且还能带他们到一些难以进入的地区采访,一路上的安全也可保证。当然,他们的要价也相当高,每天需要几百美元。“普通翻译”塔利班和北方联盟的外交部可以提供,在当地人中也可物色。这些翻译虽没有通天本事,但优势是熟悉当地环境,可以兼做向导,他们的要价至少每天二三百美元。
塔利班丢失半壁江山后,阿富汗的安全没有保障,迄今已有8名外国记者命丧阿富汗。据了解,外国记者如何化险为夷,很大程度上仰赖翻译的唇舌之功。遇上劫匪,翻译通常先为自己开脱,称为了生活所迫,才出来挣点辛苦钱,同时赶紧将身上的钱财掏出来,这样顶多遭到一些打骂。而后,翻译还会苦口婆心地为雇主求情。他们会说:“你们无非是求财,他们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可以给你们,你们就省点子弹,不要伤害他们了。”回头还要劝外国记者:大难临头,破财免灾吧。如果外国记者主动交出卫星电话、便携式电脑、数码相机和现金,劫匪或可念于财物,放他们一条生路。死里逃生的外国记者,对救命的翻译自然少不了额外的酬谢。但一些劫匪对西方记者颇怀嫉恨,非要痛下杀手,翻译若看清了这一点,便会三缄其口而自顾逃命。
塔利班原驻巴基斯坦大使扎义夫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身旁总坐着一个“独眼”翻译。此人名叫拉特布,除右眼瞎了外,他的左手装的是假肢,右手只剩两个手指,模样甚为恐怖。起先人们对他的身份并不清楚,因为他虽常伴扎义夫身边,却只是细心聆听而少有言语,并不担当口译的角色。有人一度怀疑他是塔利班情报部门派驻使馆的官员。后来,人们才知道他也是翻译,为塔利班从事英语资料的搜集和研究。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时,拉特布曾投身抗苏,满身的伤痕便是当年留下的印迹。苏联撤军后,他到了美国,在纽约皇后区做了6年生意。1998年,拉特布回到阿富汗加入了塔利班。他说,他的英语和对美国社会文化的了解,全是在美国时看电视积累起来的,他还是一个棒球迷。塔利班也“礼贤下士”,给了他一个用武之地。
而美国在对付塔利班时,却发现从国会到国防部乃至情报部门,都鲜有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特别是普什图语的人才。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不得不打出广告,四处求才。
美国缺乏语言人才的窘境与政府政策和高校教育有关。据“美国现代语言联合会”1998年做的一次调查,全美国的高校只有4347名学生学习阿拉伯语。即便是美国参议院的外事委员会,也只有一个懂乌尔都语的人。
目前,在政府特别是情报部门的推动下,美国对有关语言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正在形成,数所高校已开设乌尔都语和普什图语等课程,一些学生因为看到潜在的工作机遇,也对学习这些语言有了兴趣。但有专家指出,由于美国欠账太多,要弥补所需的语言人才的缺口,至少要等上10年的时间。本报驻巴基斯坦特约记者钟雨
   订头条新闻送千元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