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说话:听证会 能否将消费者声音调得再大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8日09:43 人民网 | ||
民航运价听证会终于尘埃落定,但由各方获得的讯息看,其中消费者的声音还理应调得再大些。据《经济日报》7月16日报道,参加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尽管在发言中也涉猎到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如飞机折旧通常是20年而航空公司却按15年提取折旧,使得运价成本陡然提高了25%,而且15年机龄的飞机并未停飞等,但总的来说,消费者代表的声音在整个听证会上还是显得弱了一些。 其一,在民航价格改革方案中涉及到的法律依据有《价格法》、《民航法》,而惟独没有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就使其改革方案存在先天不足或致命缺陷。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缺位,消费者在其改革方案中的位置就难免受到影响,消费者的利益也就没有了法律保障。这个缺陷明显反映出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同时也使消费者代表在整个听证过程中显得可有可无。正如这次听证会上一个消费者代表指出的:民航机票价格改革应该把国家的利益、行业的效益、消费者的权益放在同一水平上,缺一不可。 其二,消费者代表的遴选制度,有敷衍之嫌。这次举办的民航运价听证会上的消费者代表的产生过程,也明显折射出组织者对消费者一方的敷衍心态。其办法是政府委托消费者协会,然后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客流量和消费水平分配代表名额,而后通过摇号产生候选人。如此摇号选取消费者代表的办法,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故而很难将那些有能力为消费者代言的合适人选选到听证会上来。如此惟独对消费者代表采取摇号遴选产生,使得组织者敷衍的态度昭然若揭,故而建立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代表遴选机制,也已显得刻不容缓。 其三,让听证方案仓促与消费者代表见面,又有“欺生”之嫌。这次听证会从方案材料向社会公布到听证会召开之间只有短短7天时间。而让与会代表在7天里消化200多页的专业材料,还要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也许会有人说,消化时间对每一个与会代表都是一样的,但如此对消费者代表而言依然显得不公。原因就是“隔行如隔山”,作为“外行”的消费者代表与那些航空界业内人士相比,存在明显占有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假如再不给其足够的消化时间,那诸多消费者代表就只能到听证会上当牌位、做摆设。幸亏今年有SARS疫情“帮忙”,听证会不得不推迟进行,消费者代表才不至于因为没有来得及消化听证方案而尴尬。 总之,所有上述不利因素的存在,都从不同程度上防碍了消费者代表在听证会上大放其声,假若这些人为障碍不撤除,消费者在听证会上就难以有振聋发聩的声音,而如此听证会的公正性也就不得不打上太多的折扣!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郭亚飞)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