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钱江晚报> 新闻报道 |
本报讯:在“减负”的浪潮里,杭州市的各个双休日学科培训班悄悄地退场了。原本被家长硬赶到这里来的孩子感到 “解脱”了,然而,面对双休日的空白,他们到哪里找自己的“家”呢? 3月12日,本报记者就此作了一次小小的调查。 上午,我们先是在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下城区青少年宫转了一圈,留意了有关培训班春季班的招生简章和日程安 排,发现基本上是艺术类的天下:书法、舞蹈、电子琴、儿童画、小记者班,等等。只有3-6年级的阅读欣赏课和几个英语 班还多少与学科沾点边。 赶到西湖区青少年宫时,正赶上阅读欣赏班下课。一听说记者采访,孩子、家长、老师把我们团团围住。言谈中我们 发现,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对这个兴趣班评价颇高。许多孩子说,老师上课很有趣,自己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像上次 老师让大家去杭州的各大公园找对联,学写对联,大家热情都高极了。一位姓张的妈妈说,这里的老师上课常结合社会生活实 际、当代科技等,注重开阔学生思维。她孩子以前不喜欢写作文,经过这里的文学班培训后,对写作极感兴趣,目前已创作了 许多童话故事。 据了解,这个培训班原名文学班,减负后,文学班原来是和数学班一起被禁掉的,后来虽得以“死而复生”,名字却 改掉了。九莲小学的蔡之丰原来就是冲着数学班报的名,但现在数学班停了,而他对写作也有兴趣,就到这里来了。据介绍, 数学班停办以后,许多家长都不肯接受退款,执意要等有朝一日培训班复班。古荡小学的一个学生,从小对数学很感兴趣,数 学班停掉后,双休日总感到若有所失。他妈妈不断地打电话到少年宫来问,什么时候复班。 教阅读课的缪老师坦率地说,她如今教这个班压力也很大,不敢布置作业,总说你们感兴趣就写,不强求。一位家长 很尖锐地说:现在的各种培训中,是艺术类唱主角,而事实上是,这里面,也有相当部分的孩子是硬让家长哄着、逼着去学的 。如果只是为了父母、为了考级去学艺术,这样的培训难道不是负担吗?现在一道行政命令,学科培训就取消了,那真正对此 感兴趣的孩子,到哪里去给自己的兴趣安个家呢?如果是真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只要真正是孩子喜欢,尊重他们的天性,不管 是艺术还是学科培训,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报记者杨丽本报实习生沈俏静 相关报道: 合肥一小学开设“悄悄话”信箱 相关报道: 中学生自杀震惊成都教育界 相关报道: 观点:我看中小学减负 相关报道: 杭州学军小学多渠道减负
相关专题:中小学生减负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钱江晚报> 新闻报道 |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