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上海青年报> 新闻报道
 


上海教育界人士谈减负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2月24日 14:03 上海青年报

  减负能否先减考

  房建森(华师大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博士):

  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评价形式以及评价方法必须转变了。

  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去,我们往往采用终结性评价,一张试卷定终生,因此造成了学生的压力 。要从根本上“减负”不妨多采用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由老师对学生进行每一阶段的跟踪评价,评价学生在学习中还 有哪些缺失,由老师提出补救的措施。老师可以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分解开来,发挥其特长,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坐标。但这种评 价形式对老师的业务能力要求很高。可以说,这样一来,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给老师加压了。

  我们通常会用定量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好坏,而忽略定性的方法,因为,定量比定性要容易得多,百分制就是学生掌 握知识程度量化的表现。现在有个做法是把素质教育科目化,这而我认为,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知识的方 法,知识很快会过时,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学生就可以终生学习。我们必须明确,学生是到学校里来学习的,学校要把学生的 发展作为办学方针,而不是衡量学生的水平。

  我们现在可以做的是:将定量评价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比如说,学生这次考了80分,老师就应该写上评语:这次 比上次多考了10分,进步明显,还需注意哪些方面等,通过定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发展会有好处。

  免考减负已有先例

  上学期末,本市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在三至五年级试行了语文、数学和外语期终考试的免试制,有5%~10%的学 习尖子得到了“免考减负”的实惠。

  此举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赞同,但有的家长却不领情,主动要求让免试的孩子应试,还有的家长则建议学校将期终考 试免考科目试卷拷贝一份给学生自测用。为何一旦校方真的通过取消考试的方式从根本上让学生“减负”反而得不到家长的支 持呢?

  据了解,反对免考的家长主要认为如果不考试,“家长无法知道孩子知识掌握得如何,他们毕竟还未达到自控、自觉 的程度,如果免试,他们可能会毫无约束,更有放任自流之嫌”还有的家长则担心学生会就此失去一次公平竞争和心理考验的 机会,因为“中考、高考还得考,毕竟以后升学、求职等,都必须经过多次考试,现在考试是‘养兵千日’”。

  放宽教育管理模式

  沈玉顺(华师大教科院博士):

  我们现行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目的、功能、手段都侧重于通过考试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判断学生、教师 、学校的教育成就,这就导致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这种评价体系自然会制约学校教学的努力方向。如果考试成绩被 简单地当作是反映学生发展的可靠指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容易因为难以评价而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深的国家或地方课程,近乎标准化的考试体系,统一的各级教育入学标准,以及与之配 套的教育教学研究系统……这些当前评价系统运作的制度基础为所有的中小学提供了一整套关于“高质量教育”的标准,规范 着学校几乎所有的教与学的活动。

  如何“减负”?我认为可以通过教育评价系统的改进来实现。首先,要使评价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 的成长发展情况,将学校的教学活动引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轨道。其次,改善政府管理基础教育的模式,明确政府只承担监 控的职责,中小学校能够“自主教学”。第三,逐步改革各级教育入学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取消全国或地区入学统考 ,改由高校“自主招生”,实现高校招生制度多样化。第四,建立更加灵活的、多样化的、各级各类教育体系,避免大家都往 “独木桥”上挤。

  完善评价体系要时间

  王厥轩(上海教科院普教所所长):

  我们现在的评价体系很注重分数的评价,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同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相去甚远。但 是,我认为,要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科举制度在我国推行了1300年,“学而优则仕”已经成为老百 姓的一种思维定势,我们的社区背景、教育体制都决定了。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会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要有更多的教育工 作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实现。

  事实证明,现在学校要给学生“减负”,所面临的最大阻力,来自家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恐怕是由于现 行的招生、用人制度都表明:分数越高、学历越高越能考上好的学校,越能找到好的工作。两个学生之间差了20分并不能说 明什么,但在家长眼里,就是两所不同档次的学校,而两所不同档次的学校就意味着两条不同好坏的前途。

  但是,我们目前“以分取人”的招生制度恐怕会错失很多人才。一些外企招聘员工首先要面试,考验应聘者的能力, 而传统的方式往往先看对方的学历,一旦录用后,即便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也“推”不出去。

  减负是项社会工程

  郑金洲(华师大教育系总支书记、博士):

  我们现在所实行的评价体系和整个社会的用人制度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减负”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更是 一个社会问题。

  不容回避,目前我们整个社会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而这些层次又是怎么分的?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六个因素是:学历 、职业、收入、财富、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而起根本性作用的恐怕还是学历,因为,高学历决定了职业,职业决定了收入, 收入决定了财富,而财富又决定了社会声望,社会声望决定了社会地位。这就决定了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是一个“文凭社会” 。由于我们的用人机制是以学历为主要依据,而学历是通过考试来实现的,因此,通过考试分数来巩固地位、改变命运、得到 升迁,已经成为老百姓的意愿,而社会导向又是以此推进的。不难发现,不少地方把高考分数、录取名单,整版地刊登在媒体 上,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因此,与其说通过教育来“减负”,还不如动员社会舆论,改变老百姓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减负” 。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原先采用的是5分制,后来效仿前苏联改用百分制。现在也有人提出仍旧以5分制取代百分制, 采取这种相对模糊的分数评定方式虽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归根结底还是“换汤不换药”。有的国家以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 的方式来取代原有的评价方式,这似乎值得我们借鉴。记者郭颖

  分数后面的综合原因

  于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评价系统和社会的分层制度有关。不同的社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制定分层制度,并以此来分配诸如金钱、职权等这些社 会资源,从前是以年纪大小、力气大小来分配的,现在则通过考试来测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国家原先是以干部制度来分级 ,而成为国家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大学毕业,想要上大学就要进行考试。

  没有哪一个评价系统是完美的,因为它是以同一个标准的尺度衡量所有的人,并且只能选取某一个方面,例如统考往 往就是考学生的背功,其实背功只是智力才能中的一种,并不意味着什么,但这种测试方式的确会“删除”一部分人才。我国 的评价体制度侧重书面的东西,给学生的机会又太钢性,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改进。

  教育资源是我国的缺失资源,所以进大学的评价标准就显得十分钢性。为了实现这个高难度的标准,就必须从小学开 始抓起,可以比较得出,我国中小学教育在记忆背功、知识难度方面大大超过欧美。在西方发达国家,每所高校录取人才的标 准是多样化的,他们会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来招收特长不同的学生,例如你要考社会学系,学校就比较强调你数学方面的能力 。记者郭颖




相关报道: 广州各中小学落实减负措施
相关报道: 评论:“减负”何以难又难
相关报道: 哈尔滨教委确定学生减负十项目标
相关报道: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六地看“减负”
相关报道: 广州各中小学落实减负措施
相关报道: 评论:“减负”何以难又难
相关报道: 哈尔滨教委确定学生减负十项目标
相关报道: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六地看“减负”

相关专题:中小学生减负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上海青年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