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南方日报> 新闻报道 |
学校“减负”,家长“加负”,少数学校置有关部门的“减负”令于不顾,如此这般与当前“减负”大背景相悖的现 象,说明“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问题的产生不仅在于学校,还有教育制度、传统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无怪乎教育 界人士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称为教育的“顽症”了。 书包太沉太重“最早出门的人是我,最晚回家的人是我,最辛苦最可怜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首在中小学生当 中流行的歌曲,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 据悉,一个小学生的书包有二三公斤重;一个初中生一般早上6点多钟起床,直到下午五六点钟才放学,不少学校还 规定学生要回校晚自修。学生们基本上都没有星期六、星期天,人们感叹: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 今年初,一位母亲来信,反映她的孩子功课太重。她的孩子就读于一所市一级学校,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从没有上过 一节文体课。今年初某一天语文作业就有:1·词语练习(做卷,2页,共112个生字要写出组词);2·铅笔写字簿(从 第16页-29页,家长代做90%,家长所需时间为65分钟);3·复习册(从第18页-21页);4·读书、听写第 9、10、11课(共计生字33个,必须写上拼音);5·复习册更正,前一天孩子做错了4个句子填空,他必须把这4句 正确的句子完整地抄10遍,共计630字。 广州市教委副主任姚继业深有感触地说,我国学生的课业负担是东方国家最重的之一,结果可能是:学生在做人、求 知、健体方面失衡了。 三代领导人关注“顽症” 据了解,建国50年来,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就“减负”问题下发过29个文件。三代国家领导人都关心过这个问题 ,“文革”前,毛泽东曾针对当时的学生负担过重,考试把学生当成敌人的问题提出严肃批语;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召开 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学生负担过重是不好的,今后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今年2月,针对浙江省发 生的“中学生杀母”等恶性事件,江泽民总书记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深刻论述了抓好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党和政府十分关注,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某中心城市近年的一项调查显 示:约有37·6%的小学生对完成现行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感到吃力;约有39·5%的初中生对眼前的学习生活感到 “太累”、“太苦”;62·4%的小学生和50%的初中生除完成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外,还额外增加了学习任务。 多因一果的负面反映教育界人士认为,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综合矛盾的负面反映,是很多原因综 合作用造成的。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升学竞争以及背后的就业竞争。文革前能上大学的只占同龄人的3%,改革开放后,尽管高校 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适龄青年也只有9%的人才能上大学。巨大的升学压力引发学校、教师、家长的种种对策。其中普 遍认为行之有效的就是所谓加大运动量---题海战术。 其次是传统观念作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仍在深深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 。在许多人看来,读书才有出息。单位在用人时过分注重学历更加剧了升学的竞争,并把这种竞争推至幼儿园阶段。孩子打从 进学校的那一天起,他稚嫩的肩上就扛起父母沉甸甸的希望。 各校反映,现行中小学课程设置过多,教材偏深,要求偏高也是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如小学生以前只 要学习语文、数学、自然等,而现在还要学习英语、计算机等课程。执信中学的教导主任还谈到,目前中学生课程多达八九门 ,时间安排已经够紧张了,但还要应付上面布置的多达13项的专题教育,学生怎能负担不重?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这就严重制约和阻碍着“减负”工作的落实。很多教育界人士都认为,如果不改革现 行的考试制度,学生的负担就降不下来。此外,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评价指标“一手硬,一手软”,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 好教师,教师的奖金、职称评定与升学率挂钩,助长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还有功利主义的趋向,为了赚钱,搞有偿补课 ,推销教辅资料等等。 上述种种原因,使得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成“顽症”。但专家认为,“顽症”并非“绝症”,只要对症下药,仍然 康复有望。本报记者方棣华郑君 相关报道: 关于“减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相关报道: 江西南昌:学生作业未完成老师竟罚6000遍 相关报道: 分析:“减负”后学生到哪里去 相关报道: 安徽省政府治乱减负拿自己“开刀”
相关专题:中小学生减负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南方日报> 新闻报道 |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