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新闻报道 |
加入WTO给了中国IT产业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那么采取何种方略才能最大程度地作到以我为主、实现产业升级 、加快与国际接轨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笔者以为目前稳妥与现实的操作就是审时度势加强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IT产 业与香港的合作,充分利用两岸三地的微妙关系,充分利用香港雄厚的金融财政实力,把香港建成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信息 中心”,从而带动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开创中国21世纪数字经济新特区。 ChinaByte 特稿:笔者判断一旦真正加入WTO,对外开放电讯媒体市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1998 年9月以来,香港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对电讯和电视广播政策展开全面检讨。检讨的结果是,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从19 99年元旦开始,全面对外开放电讯市场和电视广播市场。为此AT&T、英国电讯、Worldcom、新加坡电讯、默多 克等各国电讯媒体大鳄云集香港。 香港电讯54%的股权是英国大东(C&W)的,1998年4月通过电话线开办互动电视,到99年9月发展到1 7万户,覆盖范围达200万户;台湾和信集团的传讯电视是第一家全球播24小时新闻的华语电视台,香港一直不让播,苦 苦挣扎了几年,如今趁开放收费电视之春风,希望在香港起死回生。这些企业看中的,不仅是香港电讯媒体市场的开放环境, 而且是进军大陆市场的广阔前景。90年代初的卫星和中期的互联网发展已经生动地说明了靠一般行政命令是很难挡住的。据 国家统计局美兰德公司调查,以1997年底,大陆收看凤凰卫视已经超过3600万户近1.4亿人!估计到99年底接近 3个亿。1999年香港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在电视方面有两项重要任务:第一,引进数字电视地面服务,进行测试;并且已经 向大陆提出,今后的数字电视尽量采用与香港一样的制式。第二,设立香港自己的卫星通讯站,开播四条大功率卫星转发器, 覆盖香港和广东。业界已经要求当局和广东省政府洽谈卫星电视广播的“落地”问题。 IDC预测到2000年,中国大陆互联网用户940万、台湾330万、香港243万,显然这个潜力深厚、商机 无限的巨大市场将成为21世纪新经济的舞台。香港之所以全力推动普及互联网,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互联网枢纽”一 节详尽阐述:“香港拥有精良的电讯基础设施,与内地关系独特,再加上港人通晓中英两种语文,因此香港作为中国通向资讯 世界的门户,可谓极具优势。我们会与内地的对口部门携手合作,加强两地的互联网上的联系,方便香港公司把他们在内地的 生产和供应程序互相结合。香港作为内地与世界各地之间的桥梁,可以在传达数码信息方面担当中介角色,刺激本地经济增长 ”。在全力推动普及互联网的同时,港府斥资1.7亿港币推动公共服务电子化,包括报税和纳税、差饷、煤气、水电、各种 罚单等等。香港电讯推出“互动电视”以后,又在99年中推出网上购物和网上炒股,承担结算业务的是香港中国银行“中银 卡”。“从2000年起,人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其他电子传讯方式,全日24小时得到各种公共服务和资讯”。推动互联网 和公共服务电子化,目的是为了推动电子商业和电子金融,支持和强化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整个80/90年代广东通过从香港转移加工工业获得了经济快速发展,毫无疑问21世纪广东势必成为香港“信息 中心”发展战略向大陆进军的前沿阵地。广东的电讯媒体产业面临的挑战,是全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典型缩影。基本设施初具规 模──广东省城市电话、有线电视的普及程度已经超过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全省平均普及水平接近中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 平,计算机普及进展也很快。1998年广东省电信服务的增加值300多亿,媒体和广告收入的增加值250亿,金融服务 业350亿,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广东有线电视用户700多万,约占全国的10%,是全国唯一准许看香港电视的 省份,广大居民每天看电视的大部分时间是香港电视节目。但是,基础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专业业务网没有互通互联,正常 的网络接驳被行政垄断分散切割;民营信息企业不能在公共网络平台上平等竞争,大规模发展新业务受资源与政策限制而困难 重重;大量重复建设的传输能力闲置。 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未来2-3年内倘若港粤互联网合计达到400~500万网民,广东就能成为信息时代中国改 革开放的“试验区”,大量与网相关的人才、公司以此为基地,发展网上媒体、商务、金融等信息服务。广东先行一步的信息 服务标准、信息技术标准、信息制造标准就能应运而生,并且,以“软”的信息服务业为龙头,带动广东“硬”的信息制造业 的大发展。香港的经济发展,靠的是大陆和外资;广东经济的崛起,靠的是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和香港;历史延续的逻辑是: 继续作好香港这篇具有全局意义的大文章,把广东放在全国信息产业改革开放的大棋盘上,与香港信息产业合作,积极稳妥逐 步开放,在实现香港持续繁荣的同时,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从世界范围看,网络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美国从60年代的阿帕网到90年代末完成彻底的商业化, 用了30多年的时间。在今天看来网络、网络服务与网络经济的形成发展大约经历以下阶梯式的演进: 第一阶段是从普通大众转变为网民,包括的因素有网络接入的便利化、网络接入设备(主要是PC)的廉价化、上网 软件的易用性、网络服务的吸引力、消费习惯的改变; 第二阶段是网民增长迅速、但总体数量依然较少,网络服务主要集中在网络门户、内容和电子邮件的交互式交往方面 ,广告商和交易商开始加入,此阶段网络服务的特点是高度的免费性; 第三阶段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快,网络传输层逐渐高速宽带化、接入设备的进一步廉价化和易用性(信息家电 崛起) 、网民数量与消费初具规模、专项电子商务(网络股票交易、网络直销、网络拍卖)开始发展; 第四阶段网民已经成为了网络社会的主人,电子服务普遍化,传统产业的价值迅速向网络服务集中,网络服务从专项 服务走向了全面性的服务,开始取代传统的管理、销售和制造等模式,网络经济高速成长; 第五阶段逐步实现了统一网络,并迅速进行全球化服务拓展,著名的网络公司将全球资源通过全球化的网络吸收到自 己的手里,而在网络通路方面基本上是按需分配了。网络经济将成为社会产业结构中的主流。 中国内地总体网络服务水平,笔者认为正处在第一阶段末尾正加速向第二阶段过度──努力建立简便的上网通路,积 极吸引人们上网。 中国大陆网上用户从1995年的10万人上升到了 1999年中的400万人,增长速度非常快,3年平均增长 超过了300%,这一速度继续保持,到1999 年底,上网的人数会超过800万人,2000年达到1500~200 0万户左右,上网与非上网人(如家庭成员)的共用性为1:3,与网相关的民众将达到5000万人左右,大陆中文网就具 备了网上规模与购买力。 2000年时中国网络经济将转入到第二层,大量广告商和交易商回纷纷加入,网络行业将出现赢利局面。在今天这 样一个网络服务快速增长时代,产业型态已明显朝着大者恒大、中小企业面临淘汰的趋势发展,未来无论ISP还是ICP, 单一业务的提供将不足以面对新的竞争局势,在香港“网上行”中的惠康超市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在台湾中华电信Hi Net主持开张中华网络商场,SeedNet与宏基戏谷的结合,显示ISP在单靠过去专线、接入业务的服务范畴也成为 历史。走向电子商务应用、数据通讯服务、综合传媒的多元化经营将是互联网应用的未来。 美国已经走到了第三阶段正在向第四阶段过渡,专项网络服务公司开始吸收传统产业价值,如网上书店、网上股票交 易、网上拍卖、网上传媒等,网络服务的盈利又导致了大量的传统接入设备已经或将会成为免费,反过来进一步刺激网络用户 的发展。展望未来几年的大陆网络服务市场,随着网络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家电的进一步拓展,加入WTO后日益开放的投 融资环境,笔者预计在未来2-3年内入网人数会突破5000~8000万人,相关上网人口超过1亿5千万,中国网络经 济将进入快速增长的第三阶段,直接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如果我们的某一个地区、某几项产业率先与国际接轨,就会我们的产 业跃迁带来宝贵的机遇,就有可能在与国际产业巨人的直接对话前创造以我为主的有利条件。 21世纪是信息产业的世纪,背靠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香港全面开放电讯媒体市场──以服务型信息产业吸引外 资,支持“金融中心”,一举根治香港经济缺乏产业根基的弱点,为香港21世纪的持续繁荣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可以说, 继80年代“贸易中心”、90年代“金融中心”之后,香港重新定位为“信息中心”,是香港精英符合实际的战略选择。另 一个角度香港又可以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开放的战略缓冲和天然屏障:虽然是一国两制,香港特区政府毕竟是在中央政府的领导 和授权下运作;与直接对外开放相比较,上下两级政府之间,可以有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配合、默契;香港信息企业、特别 是大陆参股的企业会乐意在很多方面和大陆企业和政府合作,与西方跨国公司在香港和广东珠三角进行前哨战。同样也反过来 ,这样的开放合作会大大加快电信业的改革和市场化经营,加快电子报税、远程教育、网上金融/娱乐/商务的服务等信息服 务的拓展步伐。对香港逐步开放,使整个信息产业的改革开放过程处于可控状态,积累经验、摸索标准,开创“数字经济新特 区”是值得尝试的理性选择。 【本文撰稿】陆群 相关报道: 人才市场迎来“入世”第一波 相关报道: 中国“入世”后的权利义务及开放领域 相关报道: 参与谈判的专家预言中国5月“入世” 相关报道: WTO基本知识专题培训班将举办
相关专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