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民进党籍“副总统”吕秀莲日前又玩文字游戏,以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和“中国人”。她说,大陆若把“一个中国”改称为“一个中华”,她可以接受。 “华人”和“中国人”乍听意思都“差不多”;“一个中国”和“一个中华”也几乎一样。不过中国字的奥妙变化在乎一心,有心人心中有中华民族,有中国,嘴巴上怎麽称呼都不要紧,中国人也好,华人也好,炎黄子孙也好,“拢总同款”(闽南语“统统差不多”);反而言之,无心人或“心有二用”者,例如吕秀莲,还有陈水扁,以及他们的执政团队,尽管口口声声照喊“中华民国”不误,然彼辈心坎里,必是“台湾国”或台湾终将“独立建国”。因此,吕秀莲这个“二号汉奸卖国贼”(头号是李登辉),即令有一天她口里说自己是中国人,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也不必相信,更不可当真;因为她这样改口,必是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不得不尔。 “中国”是政治语言,它含有政治学上定义所讲的“国家”构成三要件,亦即:人民、领土和主权,缺一不可。而“中华”乃是文化和历史语言,亦即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海峡两岸,港、澳、美国、日本,以及全世界的中国人民和华侨、美籍华裔、日籍华裔等等。 “文化”的定义有两三百条之多,美国曾有一本专书论到。笔者阅後皆“不以为然”,因为它们大都太简略或太罗苏。我个人二十年前曾将“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或关联性,下一定义或“界说”,它是这样的:“文明是文化的培养基(culture-medium),文化则是文明所培养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演绎言之,“文明蕴涵於文化之中,文化则彰显了文明。”两岸、港、澳、美、日等地的炎黄子孙,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几乎都一样,所犯的“毛病”也都大同小异,这就叫“华人”、“中华”。如果谈到国籍和国际问题,那麽它就不能、不可,也不应称为中华、华人,而应该且必须称为中国、中国人除非你入了外国籍。 时候不多了,时不我予,两岸关系“无解”(闽南语念“莫改”)、“零和”,对大陆十二亿五千万中国人没什麽大不了,可是对台湾二千三百万中国人或“既是中国人又是台湾人”,“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以及“正港台湾人”,麻烦就大了。这麻烦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当然还有军事的。画饼楼主 【关闭窗口】
|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