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钱江晚报 > 新闻报道 |
编者按:在2000年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那些站在时代前沿的有关行业和人士,展示他们迈向新千年的最新 成就,为读者勾勒未来世界的轮廓。20世纪即将翻过她最后一页的时候,我们有许多足以告慰先祖、荫及子孙的辉煌成就。 航天事业,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领域。 载人航天器是航天领域的最高境界。人类藉此突破万有引力的束缚和大气层的屏障,把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 层扩展到太空。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从荒凉的哈萨克大草原起步,扶摇上天成为“太空第一人”;1 969年7月21日,美国人阿姆斯特朗又在月球上印下他的“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从那时起,我们就有一个梦想, 要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宇宙飞船在浩渺太空遨游,让发明了最早的火箭,有着“嫦娥奔月”诸多美丽传说的中国人足迹踏上宇 宙。1999年11月20日凌晨6时30分,当“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上天后,这一切变得不再遥远。 深秋的北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前松柏苍苍。已退休的老院长戚发轫是“神舟”号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对于大家 都很关心载人航天飞船何时上天的问题,戚总指挥只说了一句话:“没有把握我不会送人上天。”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一旦载 人航天飞船上天,意味着我们有了足够的把握。 航天科技专家一五一十分析了我们的“底气”。要想进入太空,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基本设备,包括运载工具、 载人航天飞行器、地面辅助设备和测控系统几方面。在这些技术领域,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技术探索,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科技 实力。这次送“神舟”号飞船上天的“长征”新型捆绑式火箭,其设计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还没给这一新生儿命名,外 电已经为其想好了大名---长征二号F型捆绑火箭。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成功飞行。我们的运载火箭完全 有能力将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载人航天飞行器是往返地空运送宇航员的工具。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国已掌握宇宙飞船的 关键技术之一的回收技术,能够保证宇宙飞船像卫星一样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号的成功返回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国在地面 辅助设备和测控系统方面,其可靠性通过多次商业卫星发射的考验,成绩优异。 要进入太空,第二个基本问题就是人,也就是宇航员的培训和对宇航员生命安全的绝对保障。据了解,我国太空人已 经蓄势待飞。1997年底,有两名“中国太空人”在俄罗斯加加林太空人训练中心受训,并以最优秀的成绩结业回国。这两 名“中国太空人”完全熟悉俄国太空船“联合号”的驾驶技术和方法。目前,北京西郊已建成中国的太空人培训基地,这是世 界第三大航天城。从空军飞行员精选出的100多名未来的宇航员,正在这里接受全面的培训。“航天城”的设施非常全面, 装备着一整套地面模拟实验设备,如低压密封仓、低压变温仓、载人离心机、转椅室、降落冲击塔、天象仪室等。另外,我国 的航天医学达到了相当水平,开发出了一整套适合太空飞行、生活的综合系统,包括宇航服、头盔、生活供应及回收设备等, 完全可以保证宇航员安然无恙回家。 对于“神舟”号上天,美国就预言中国最快可以在几个月内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 出席政协会议的国家“863”计划空间首席科学家张和淇说,我国在载人航天飞行器技术上已成竹在胸。国际宇航科学院院 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庄逢甘也表示,中国在载人飞船的研究方面,技术已趋成熟,预计第一次发射不会晚于 下世纪头一年。这两名政协委员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从他们的话中可以读出这一信号,我国载人飞船首航指日可 待。 相关报道: 美航空局调查波音公司飞机的零部件问题 相关报道: 埃航空难风波为何难以平息 相关报道: 埃航班机坠毁原因新说:稳定器失灵 相关报道: 焦点故事:埃航“疯狂”机师的完美人生 相关专题:埃航飞机失事专题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钱江晚报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