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邮件 搜索 新闻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午间一小时》:青少年暴力警示录(上)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5月14日16:58 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

  主持人:敬一丹

  责编:王玲李彤

  嘉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副院长陆士桢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的所长皮艺军

  北京少年犯管教所管教科科长王成江

  敬:听众朋友您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我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陆一丹,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青少年暴力犯罪问题。

  (旁白: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全国公安部门的抽样调查也表明:在整个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

  敬:4月19号上午北京又刮起了大风,我和几位专家一块儿来到地处北京南郊的北京少年犯管教所,在这里我们就有机会听到少年犯的声音。

  (旁白:少年犯佳明,今年20岁,1996年8月伙同他人入室抢劫3000元,并杀害一名女青年,被法院以抢劫、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

  佳明:我是第二次犯罪了,第一次时因为岁数小,只有13岁,公安局就没有追究我的责任。后来让我转学,开始好了一阵儿,可慢慢的一看外面有好多玩的东西,自己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又出去了,没丁远了,没丁远了怎么办?就抢。从小父母一直教育我,没打过也没骂过我,可我死活就是不听话,我老说我妈‘你怎么这么唠叨,烦不烦啊’。跟家里吵完之后就离家出走,有时候上姥姥那儿住,有时候上姨家住,有时候上同学家住,现在想起来太后悔了。学校没有普法教育,我也不懂法。

  陆:你觉得你走上这条路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你又没有经历其他悲惨的事情怎么你就走上这么一条路了呢?自己也应该成熟了,毕竟你都20来岁了。

  佳明:第一就是胆子特别大,什么好玩的事都想试一试,而且侥幸心理特别强,整天想哪有那么容易就被逮着,就跟上学逃学似的,只要班主任不在就逃学,哪有那么容易就被逮着了,逮着了也是说一顿,而且身边有些朋友挺坏的,说‘走,跟我打场架去’,我就去了,也不想后果。就象这次犯罪,明明知道拿刀扎她是犯罪,心里想着反正扎了那就扎吧,其它什么都不想不顾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外界对我的影响。

  陆:最开始你只是想要一点儿丁远,是吧?

  佳明:对。

  陆:那怎么会走上杀人的路?杀人是特别残酷的一件事。

  佳明:我打她,她叫救命,她一喊救命,我心里一害怕就跑到她们家厨房拿了把切菜的刀吓唬她,她就喊‘杀人了’,我就扎了她一刀,就这么扎死了。

  陆:你以前抢劫时打他们吗?

  佳明:我以前不上学的时候就打群架,后来学校不让我上学了。

  敬:开除?

  佳明:也没开除,到现在我的档案还在学校。学校就是不让我去,说我要上学的话要么上工读学校,要么就别来上学。

  敬:你们家跟学校说过吗?

  佳明:当时我们家求学校求了好几次,当着校长面我就跟我妈说你求他干嘛,不上又怎么着,您这么大岁数求他,我说我不上了,后来我就走了。

  敬:假如你那所学校不那样,你还留在学校里吧?

  佳明:当时确实想好好上学,我跟我妈我爸保证得特别好,打算好好上学。如果学校收留我,估计以后我绝对不会有心情做这样的事。

  敬:学校有什么样的事儿刺激你了?

  佳明:老师的处理方法。老师带着我们上各班,一叫去就是好几个人,跟游行似的,站在别的班级前头数落我们,说我们犯了什么错误了,然后让我们听别的班的课,连着几天都这样。还把我们这些表现不好的同学搁在老师讲台桌边上,冲着其他学生上课。那会儿觉得老师挺坏的,受不了,就逃学,谁也不愿意当着40几个学生自己坐前面去,再加上老请家长,让家长老去学校确实也觉得丢脸。

  敬:你们站在讲台上,老师说你们的事情,底下40多个同学看着你们?

  佳明:对。

  敬:那个时候你是什么心情?

  佳明:觉得特别没脸,特别毛躁,心里想要是再跟这些同学见面怎么跟人家说话呀,人家都会指点你,确实有人在背后指点议论我们。

  敬:那对老师呢?

  佳明:那会儿不理老师,还骂过老师。

  敬: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恨的心情。

  佳明:对。

  陆:你小时候崇拜谁啊?13、14岁的时候。

  佳明:我到现在还是崇拜十大元帅,我家的墙上都贴着十大元帅的画,是我自己买的。从小接受的都是正面教育,除了漫画以外看的书全是《西行漫记》、《地球上的红飘带》、《暴风骤雨》等,好多都是我爸给买的革命的书,到现在我还是有好多这样的书。

  敬:你爸妈来看你吗?他们两个一块儿来吗?

  佳明:一块儿来。这两个月我爸没来,他病了。

  敬:他们来带的最多的是什么?

  佳明:话,教育我的话,可以说从小到大没娇惯过我。

  陆:应该说是你的性格比较冲动,假如在你最冲动的时候有个人劝你一下,拉你一下,你会怎么样?

  佳明:我估计当时拉不住。

  皮:你是不是觉得你的父母对你的管教严厉一些会好一点儿?

  佳明:那只能起反作用,所有的孩子都一样,父母打骂没什么用,越打越骂他越恨你。我觉得即使家里教育得再好,孩子也会受外界影响。孩子每天在学校上课,能跟父母交流多少?我上学那会儿,顶多有一个小时就不错了,回家做作业、睡觉,然后就上学了,一天能和父母见面的时间是挺多的,但是要聊聊天、谈谈心真的没多长时间。可是在外面和同学接触的时间特别长,放学回来路上看到好多好玩的地方,一两天可能没什么感觉,时间长了就想去玩,看看是什么样的,像迪厅,玩一次就上瘾,老想去,慢慢接触的人就多了。好多孩子也是像我这样,在家里不调皮,就是好奇心重,什么都想试一试。

  陆:假如你现在有机会见到过去的朋友,就是跟你原来脾气挺相投的,也不是很会控制自己的,你会劝他点什么吗?

  佳明:会劝。

  陆:你会劝他什么?

  佳明:我会劝他,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先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别去干像我以前那样的事,因为坐牢的滋味不是你们想像中那么好受的。

  陆:你现在学什么?

  佳明:音乐,还有一些法律知识,因为自己这方面懂得太少。我妈也说学法律专业不是为了拿文凭,是为了知法懂法。

  敬:现在我们面对的个案,他曾经因为在学校的时候学习不好,年级组长就把他拉到各班去示众,您觉得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在心理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陆:他走上这条路当然原因很多,比如社会影响,团伙的影响。学校对犯了一点儿错或者有某种劣迹的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观念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孩子以后行为的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有错误或者说有劣迹的孩子,常常是比别的孩子更自尊,如果把他放在公开羞辱的状态当中,就会非常强烈的打击他的自尊心,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破罐子破摔,另一种就是结恨,他会对周围的一切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开始与环境对抗。反社会是怎么形成的?是一点一滴的形成的。我们很难讲说一个人天生就是恶的,但是常常会有很多社会性的因素把他内心深处恶的东西“勾引”出来。人之初性本善,当你给它善的环境它会调动积极的因素,而相反的你要给它一种恶的刺激它会调动内心深处恶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的做法、学校的做法是刺激了他的反社会情绪,强化了他心中恶的花,最后造成他走上犯罪道路。

  敬:把有一点儿毛病的孩子放到众多孩子面前去羞辱他,对这个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陆:这孩子谈的过程中我的心灵很震撼,一方面是这孩子经过这几年的改造我觉得很可爱,整个的形象、状态都非常可爱,可是想到他们罪刑的时候又觉得非常残酷。那种可怕的行为很难和他年轻的面孔联系在一起,我觉得确实需要非常深刻的挖掘社会因素,什么因素使这些原本可以有很好前途的孩子变成这样一种结果,这是全社会都应该深思的。在社会上类似这个学校的做法很多,最近北京在讲教师忌语的问题,因为有些老师羞辱学生,课堂上弥漫着一些非常恶劣甚至恶毒的刺激孩子自尊心的话。心灵这种东西是很脆弱的,当你给他们一种恶性刺激,即使很浅很短,对心灵的伤害也是很深刻的。

  敬:刚才我听陆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想到其实有时候孩子的心,哪怕是男孩子的心也是玻璃做的,非常脆弱。

  陆:对,非常脆弱。

  敬:想想站在同学面前示众这一幕,对这孩子的一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真是希望现在坐在收音机前曾经做过或者有过类似行为的老师应该反省一下,当我们的孩子走进铁窗的时候,我们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旁白:少年犯阿艺,今年19岁,1996年9月,为打击报复,将他人打成植物人,被法院以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

  敬:你父亲去世挺早的对吧?

  阿艺:84年,我4岁的时候。

  敬:你对他还有印象吗?

  阿艺:没有。

  敬:那像你没有父亲,在你们邻居中间是不是也怕人家欺负你?

  阿艺:我妈是老实人,我跟我哥不怕这个。

  陆:那你觉得你怎么会走上犯罪道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阿艺:首先是家庭这方面,然后是社会。

  敬:你觉得家庭有哪方面的因素使你这样?

  阿艺:小时候没父亲体会不到这个,反正我妈对我们绝对是百分之百的溺爱。可以这么说。

  敬:你妈妈可能是觉得你们从小没父亲,可怜,疼你们。

  阿艺:后来上了六年级以后,我犯错误了老师就要请家长,我妈一去就哭,后来我才慢慢体会到我妈确实挺苦的。

  敬:你惹了祸你妈一般都会说你吗?

  阿艺:说我。

  敬:打过你吗?

  阿艺:没有。

  敬:说了你不听呢?

  阿艺:听不进去也没办法了。

  敬:跟你妈顶嘴吗?

  阿艺:偶尔会顶嘴。我妈挺苦的,现在我体会到了,但当时老和社会青年混在一块儿,经常不回家。

  敬:那你也不上学,你也不回家,你妈怎么办?

  阿艺:她也没办法。管不了。

  敬:跟你哭吗?

  阿艺:哭,我妈就是眼泪多。

  陆:你出事儿那回是怎么回事?就是很偶然的一次打架吗?

  阿艺:对,那时候小不懂事,觉得谁能打架谁混得好。

  陆:要是打架你会觉得兴奋吗?还是惹火了打起来就什么都不想了。

  阿艺:对,什么都不想了。

  陆:而且可能因为你能打架大家是不是认为你特不错?

  阿艺:帮同学打架是这样的。

  陆:那时候你不认为同学把你当打手啊?

  阿艺:都是互相的,我有事儿也去找他们。

  敬:最后你把这个人打成了植物人?

  阿艺:对。

  敬:现在想想挺残忍的,对吧?

  阿艺:就是后怕。

  敬:你妈妈很善良,把你拉扯大,你怎么这么残忍,你从哪来的这么残忍?

  阿艺:有时候遇到事儿不能调解自己。

  敬:在你出事儿以前曾经挨过别人的打,这件事是不是更刺激你用暴力报复?

  阿艺:对,我的脾气性格就是这样,只能欺负别人,不把别人当回事,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敬:所以社会青年打了你以后,你始终咽不下这口气。

  阿艺:特没面子。

  敬:那个时候你就想一定要报仇?

  阿艺:对。

  敬:这中间相隔了多长时间?

  阿艺:就十多天。

  敬:十多天。你挨打这件事跟别人说过吗?有没有跟你的哥们儿说过被谁打了一定要报仇的想法?

  阿艺:没说过。

  敬:假如这件事你跟人说一说——

  阿艺:我也想过,但你找别人办事必须要意思意思,请些外面的人要买点东西什么的。不是几十块丁远几百块丁远能办成的事。

  敬:如果这时有人劝你呢?如果你挨打挺窝囊的,你跟一个朋友说了,这个朋友当时劝你别想报仇的事儿了。

  阿艺:即使我说了他也只能拱火,不可能劝我。

  敬:假如一个像大哥那样的人劝你别冲动,别去打人,你会放弃吗?

  阿艺:也不会,多半会拱火。我认识的这些人岁数都差不多,根本就没有能劝我的人,都是打打杀杀在社会上混的。

  敬:现在后悔吗?

  阿艺:后悔。

  敬:我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反思一下这种想法,比如‘我在这个社会上要当老大,当老大要靠拳头’。

  阿艺:现在觉得那种想法太愚蠢了。

  敬:这个孩子是父亲去世了,家里是孤儿寡母,这是不是了使他有某种失衡?

  陆:这个案例非常典型。这实际是和我们社会发展程度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常常在一些贫穷落后的乡村看到孤儿寡母,周围的人可能会用一种蔑视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在母亲比较软弱时,孩子就不得不做出一副强悍的样子来对抗社会对他们的轻视。其实那种感觉是很难讲是哪句话或者哪件事,只是一种文化氛围或者意识氛围。

  敬:他好像是在人家的眼光里面。

  陆:对,这种氛围刺激孩子就会有两个结果,第一种结果比如正确的引导,孩子就会自强自立;换一种情况下,缺乏正确引导孩子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就会想到通过强悍的形象来告诉大家不准欺负我,某种意义上就是因果的怪圈了。当谈到人性的残忍时,我们常常感叹说你看这孩子的妈妈这么善良,他怎么这么残暴,居然把人家打成植物人,为什么?我觉得除了他本身的原因,这种社会氛围、意识氛围对他无形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当人们用蔑视的眼光去对待弱势群体或是犯过错误的人的时候,我们可能是在无形当中助长恶的花朵。如果说打打杀杀是很直观的恶,那么很多人精神上的歧视也是一种恶,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亚于刀枪、匕首、棍棒。

  (旁白:青少年暴力犯罪!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一个关系到全人类未来的话题。面对血淋淋的、令人不寒而栗的青少年暴力事件,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原因使得稚气未脱的孩子们做出如此泯灭人性的举动?他们的同情心和自尊心哪去了?在他们心中,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请您继续关注大型谈话节目《午间一小时》今天的话题:《青少年暴力警示录》上集——《少年犯的诉说》。本次节目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陆一丹主持,特约嘉宾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所长皮艺军、北京市少年犯管教所教育科科长王成江。)

  (旁白:少年犯小兵,今年18岁,1996开始,先后与他人在高速公路抢劫出租车司机17起,总价值达64,000元,被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敬:你十几了?

  小兵:我18。

  敬:进来多长时间?

  小兵:入所两年多了。

  敬:抢劫?

  小兵:对。

  敬:也不缺丁远是吧?

  小兵:是的,当时不缺丁远。第一次没拿它当回事儿,后来我一看挺容易的,不用家长给自己也能找着丁远了,挺方便,就跟着抢。

  敬:你那时候上学吗?

  小兵:那时候不想上,退学了。

  敬:不上学,天天就晃荡?

  小兵:天天玩儿。

  敬:你那时候多大?

  小兵:14。

  敬:你如果那时候还接着上学还会走到这一步吗?

  小兵:我想不会。

  敬:那你为什么不上学?

  小兵:当时对上学没兴趣。

  敬:什么时候开始厌学的?

  小兵:从小学的时候就不想上学。

  陆:有没有什么原因让你不喜欢上学?

  小兵:我那时候讨厌上学。

  陆:为什么?有没有一个事儿,老师对你怎么样?

  小兵:老师就说我学习不行,不务正业,他一说我我就跑。

  敬:你的体育怎么样?

  小兵:我体育挺好的,是特长生,丰台十中和十二中都是重点学校,他们找我谈过话,想让我去那上学,我没去。我知道我学习不好,去十中谁也不认识,怕挨欺负。

  陆:你怎么会觉得被欺负呢?

  小兵:肯定到哪儿都一样。

  陆:你受过欺负吗?

  小兵:没有,但是我欺负过别人。刚从别的学校转过来的,新来的,好欺负,以后就好了。

  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去了别的学校,可能人生的路就不这样了。

  小兵:当时没想这么多。

  陆: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小兵:没有。没有什么崇拜的人,只是觉得打架的人挺勇敢的。

  陆:这个孩子的案例我觉得也是非常痛心的,他实际上是一种糊里糊涂的犯罪。虽然他那时已经有15、16岁,但是他心智的发展是落后于身体的发展的,谈到第一次抢劫的时候既不缺丁远又没有直接的目的,跟被抢的人又不认识,换句话来说他的行为在最开始的时候几乎是不受思想意志支配的,只是一种情绪化的东西。像这类的孩子为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很严峻的问题,我觉得从家长也好,从学校也好,可能都没有注意到每一个孩子是有特殊需要的,最近我们在谈到国际性的教育改革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教育要满足每一个孩子发展的特殊需要。这个孩子的教育就是有特殊需要的,比如他的体育特长需要挖掘,同时他心智上不成熟,需要有人帮助和指导。家长和学校疏忽了这一点,他走上这条路就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我觉得应该提醒每一个家长,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要关注自己孩子发展的特性。

  (旁白:少年犯丁远今年18岁,1999年4月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口角后,用刀将对方扎伤致死,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

  敬:你要是不出事儿应该是今年高考还是明年高考?

  丁远:考完了,该上大一了。

  敬:那时候想上什么学校?

  丁远:北航。

  敬:现在高考没有年龄限制了。

  丁远:还想继续上学。

  敬:出去以后还是要上北航吗?

  丁远:不知道。

  敬:我听说你在自修成人高考。

  丁远:是。

  敬:考了几门了?

  丁远:去年开始考,刚过一门,今年这个星期六又考两门。

  敬:考的什么?

  丁远:法律系,去年过的是语文,今年准备考的是刑法和宪法。

  敬:你为什么选择法律系呢?

  丁远:主要因为这件事发生以后,觉得自己还是法律意识淡薄,对当时带着刀上学这种行为的危险性认识不够。

  敬:你出事那天是带着刀吗?

  丁远:是。

  敬:为什么带刀上学?

  丁远:因为我上学路远,路上不安全。

  敬:你遇到过不安全的事吗?

  丁远:遇到过。

  敬:遇到过什么样的不安全?

  丁远:也是跟我们这么大的孩子——

  敬:劫钱是吧?

  丁远:对,我坐地铁上学,回家就特别晚,我们家那一段路挺黑的,在那儿碰到过两次。

  敬:你最初带刀是为了防身是吧?

  丁远:是。

  敬:这次冲动用刀扎死人是很偶然的吗?你以前爱和同学打架吗?

  丁远:很偶然,太偶然了。

  敬: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丁远:先是挨打了,当时有很多同学看到。从小学到高中,我很少很少和人打架,我记得很清楚,从小学到高中总共也就五次,一般都是没吃过亏。我这人无论各个方面都没吃过亏,我觉得这一次太丢人、太伤自尊了。

  陆:当时什么样的因素能让你不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你现在回想一下,老师或者某个冷静的同学能不能制止你做这样的事。

  丁远:我想老师可以。

  敬:当时老师不在场吗?

  丁远:老师以为这么点儿小事,他没想到我心里会这样。当时临下课老师说了我们俩有十分钟,回班里以后——

  敬:就发生了这件事?

  丁远:是。

  敬:这件事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吗?

  丁远:是。

  敬:那么多同学没有伸手拦住你们吗?

  丁远:拦,好多人拦,但是——

  敬:没能拦住?

  丁远:人处在那种情绪下,人家也不敢拦。

  敬:你一下子把他致死了之后,你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脑子里最直接的反映是什么?

  丁远:在我进监狱20天以后。没有人告诉我,他们都怕我接受不了。

  敬:你进了分局20天以后才知道他已经死了?

  丁远:是。

  敬:最初的反应是什么?

  丁远:腿软了,当时就坐在地上,我脑子里一下就蹦出来当时的情形,当时就问自己,怎么就这么死了?特别不敢相信。我和这个被害人平时是同学关系,一块儿玩过,一块儿讨论题,关系还是比较不错的,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可是因为这么一点儿小事我就把他……心里特后悔的。

  敬:后来你有没有机会见到他的家人?

  丁远:法庭上见到过,我给他们家写过好多信。

  敬:你怎么写的?

  丁远:主要是后悔的话,道歉的话,还有写的是今后一定要补偿他们的话。

  敬:那法庭上见到以后他们怎么对待你?

  丁远:他们家也不错,很理智,他爸给我的印象特别深,特别严肃的坐在那儿看着我。

  敬:他妈妈呢?

  丁远:他妈妈从看到我开始就一直在哭。

  陆:那你们之间什么矛盾也没有,你还是个好学生,而且在一所好的学校,你怎么就做出那样最直接的举动,你现在反思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丁远:一个是对带刀的危险性没有认识到,还有一个就是我在上学期间给所有人的印象都是乐观向上、友好和善,可是他们不知道我这种样子是——

  敬:只是一个方面是不是?

  丁远:觉得特别压抑。

  敬:你觉得压抑压抑在什么地方?压抑你有些真实的东西无法表露,是不是?

  丁远:所有人对我的期望太高。我就觉得不能辜负他们,一定要做好。

  陆:你可能也看到一些表现不是那么好的学生,他们可以随自己的心意去乐去玩去疯,你觉得你不可以,因为你是个好孩子,因为别人对你寄予了特别高的期望,内心深处有这样的压抑感是不是?

  丁远:是,我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或者不满的地方不能直接释放,我都把它们埋起来,不告诉别人,在我生活当中我从不愿意把这些事和别人说。

  敬:你平时跟谁交流多些?父母还是同学?

  丁远:没有。

  敬:和同学之间深层次的讨论没有?就是很深层次的交谈,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丁远:我觉得他们很幼稚。

  敬:你试过找比你年龄大或者比你成熟的人谈谈吗?

  丁远:他们觉得我很幼稚。

  敬:那你觉得人海当中很难找到理解你心态的吗?你有没有这个愿望去找人倾诉?

  丁远:有啊。

  敬:你们现在上的叫心理疏导课,你感觉怎么样?

  丁远:在这里挺管用,可是要放在外面的生活当中,像这种疏导不会有人参加的。

  敬:这里是有针对性的,你在上中学的时候听过心理课吗?

  丁远:上中学时听过心理课。

  敬:有用吗?

  丁远:没有。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在下面听,听完就下课。

  敬:现在有些心理辅导课,就是采取老师和同学各别交流的方式。

  丁远:我觉得这一定非常有用。

  敬:为什么?

  丁远:如果学生能把这个老师当作倾诉对象的话,他能减轻很多压力。我一直希望学校有可以个别交流的老师出现。

  敬:听说你父母每个月都来看你?

  丁远:嗯,明天又来。他们对我太好了,我现在才特别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以前在外头总是不愿意和他们接触,自从发生这件事以后,他们为我做出的许多事很让我感动。

  敬:他们哪句话最让你动心?

  丁远:出事儿的当天我还没去分局,在公安局的时候,我爸跟我妈看了我一眼,就看了一眼,我爸摸我的头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他摸着我头的一瞬间就感觉到身上一激灵。

  陆:这孩子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孩子,他其实提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说有很多好孩子也可能做出常人难以想像的事情来,归根结底在于我们没有给像这样一个孩子表现真实自我的机会和条件。父母常常对子女寄予很大的希望,有时特别善解人意的孩子自己也会表现出一种让父母喜欢和放心的状态,但是他内心深处和任何一个孩子都一样,希望他能够放松自己,能够有一个发泄自己某种情绪的渠道,但是做为父母或是老师,常常会不由自主或是不自觉的通过各种方式压抑孩子的这种心理,所以这个悲剧虽然是很偶然的,但是如果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讲,这种偶然实际就有必然性。这种情况值得每一个家长,特别是好孩子的家长警惕。

  (编辑手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生活中总有歌声。那天,那个叫佳明的孩子抱着心爱的吉它,很认真地为我们演唱了一首“灰姑娘”。“也许你不曾想到我的心会疼,如果这是梦,我愿长醉不愿醒。我曾经忍耐,我如此等待,也许在等你到来。”听着这发自内心的歌声,望着他还有些稚气的脸庞,我的心一直在流泪。我反反复复地想,童话中的灰姑娘找到了自己的王子,现实中的孩子们能不能找回属于自己的世界呢??)


发表评论】【时事论坛】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午间一小时》:青少年暴力警示录(下集)(2001/05/14/ 06:56)
4月28日《午间一小时》:结婚进行曲(2001/05/12/ 06:40)
名家谈名校之复旦篇:学校第一,专业第二(2001/05/11/ 16:23)
《午间一小时》5月14日节目预告(2001/05/09/ 07:33)
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专题
 新浪推荐
新浪网隆重推出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服务
幽默、美图、FLASH…动漫频道正式推出!
聚首新浪放飞爱情梦想-新婚专题五月登场!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