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隋继国(解放军驻保定66165的病休少校)
张耀臣(北京人民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
隋广仁(隋继国之父,73岁,铁路退休工人)
李淑贞(隋继国之母,79岁)
井坤娟(隋继国之妻,河北职工医学院教师)
隋 烁(隋继国之女,11岁,保定前卫路小学学生)
主持:张斌
责编:王玲
(音板)
主持人张斌:听众朋友中午好,欢迎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午间一小时》星期五为您推出的节目《名人相约星期五》,我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部的记者张斌。我现在并不是在北京的演播室里,而是在河北保定的河北大学,在一个会议室里,在我身边坐的实际上是今天真正的名人,我希望把这个节目的名字改为相约名人而不是名人相约,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名人就是解放军驻保定66165的病休少校,叫隋继国。
隋:听众朋友大家好,能坐在名人主持的节目里面我感到很荣幸,没想到我一下子也成了名人了。
(音板:隋继国,37岁,解放军驻保定66165部队病休干部。1995年隋继国在解放军体育学院任教时,昏倒在讲台上,医院诊断为“脑胶质细胞瘤”,1996年做开颅手术后,留下了癫痫病的后遗症。1998年,解放军301医院又确诊他患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缓解期4年。)
张斌:今天我们除了请来隋大哥以外,还请来他的亲人:他的父母、他的爱人和孩子,另外还有来自北京人民医院的医生张耀臣大夫,也是我国研究血液病方面的专家,他在来的路途中说,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术,可能现在在国内做而且效果比较好的是脐血手术,这方面全国医院加起来也不超过十个人做得非常成功,张大夫就属于其中之一了。下面我就想问问张大夫,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词的时候是83年当时的一个电视剧,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83年也就几岁吧,不知道《血疑》大家看没看过,很多很多人都通过这个电视剧知道白血病的存在,您是不是也给我们解释一下白血病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
张大夫:白血病就是一种血癌。
(音板:白血病又称血癌。我国目前白血病的发病率已达10万分之4,全国平均每年新增4万白血病患者,主要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儿童占50%以上,而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较有效的医疗手段,治愈率达65%~75%。一般来说,兄弟姐妹之间配型相同的机会是四分之一,目前更多的白血病人需要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寻找骨髓配型相同的人,而这种机会只有四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
张斌:我发觉刚才提到白血病的时候每个人的眼睛都睁大了,都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难以治愈的疾病,在我的记忆中,六年前我父亲当时查出来的是淋巴瘤,也是恶性的,当时我是我们家第一个拿到这个诊断报告的,眼前确实一黑,现在想来这六年的经历,在此之前说实话我没有佩服过我父亲,但是当他得了癌症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有尊严的活着,我觉得真是非常非常佩服我的父亲。我拿到隋大哥的资料的时候,我觉得这又是一个面对死亡非常有尊严的人,我是真心地钦佩隋大哥,而且他得了白血病之后,没有简单的只是个人治疗,他在去年,2000年的1月1号自己骑上自行车,走了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向人们宣传白血病是什么病,如何进行治疗?这应该说非常非常不容易。原定的计划是隋大哥在几天后又将徒步从北京到香港再次进行宣传,呼吁大家能够捐献骨髓,为白血病的患者建立骨髓库治疗这种疾病,我想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我特别特别关心的是作为隋大哥的家人是如何看待隋大哥的疾病的,我们今天的节目现场也请来了隋大哥的爱人井大姐,我想井大姐也是这个家里比较早知道隋大哥生病的消息的,可能让您回忆当时的情景有些残酷,但是现在我就想问您,您同意隋大哥这样带着病还全国上下奔走吗?
井:刚开始肯定不同意,我也是搞医的,他当时的症状就是癫痫大发作,癫痫大发作有好多诱因,疲劳啊,精神受刺激啊,等等,所以他出去比较担心他的身体,万一在道上出了什么事情没法找他,所以刚开始也不同意他走,后来觉得他做这个事对社会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再一个,人都有追求,每个人追求都不一样,他追求这方面,有一种信仰在支持着他,有一种精神支柱,后来也是去就去吧。
张斌:坐在井大姐旁边的是他们的女儿,你今年是12岁吗?
女:十一岁半。
张斌:她是保定市前卫路小学四年级四班的学生,我手里拿着他父亲给她写的几张斌明信片,我给大家念念,其中有一个给我印象特别深,根据邮戳这是在2000年5月13号寄自贵州省的观岭邮电所,这个明信片是邮政明信片,四毛钱的付资明信片,上面写着这么一段话:“孩子,每当爸爸躺在野外宿营的时候,都久久的看着闪烁发光的一颗颗星星,心里在想我的孩子睡了吗?她现在又进步了吗?她更懂事了吗?我的孩子不会错的,绝对不会错的,下面的落款是矢志不移的爸爸,我想问一下你多长时间能接到爸爸的明信片。
女:半个月。
张斌:你接到这个明信片是高兴还是难过?
女:挺高兴的。
张斌:高兴是知道爸爸在哪儿?
女:是。
张斌:那么爸爸走的时候你去送爸爸了吗?
女:去了。
张斌:你是想要他走还是想他留在家里?
女:我也挺为难的。
张斌:为难在哪儿呢?
女:走吧,也是为社会做贡献,但我也不想要他走,我想爸爸。
张斌:隋大哥,您平时在祖国各地奔走的时候最思念的人是谁?
隋:当然是家人。上有老,下有小,肯定是要想想,其实我这么出来,好多人问我,感觉最累的是什么,我回答:感觉最累的是为情所累,亲情友情,难以割舍,没有办法,所以想的就是家里,花费最大的实际上就是电话费,打电话也打得多,写信也写得多。
张斌:隋大哥的母亲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我也是今天刚刚见到李大妈,我想问问李大妈您舍得您的儿子就这么不治病的情况下四处奔走吗?
李:舍不得有啥办法呢?他身体有病,那就没办法,不让他走也得让他走。
张斌:隋大哥您在祖国各地奔走的时候想没想到过治病。
隋:这个我觉得该治还是要治,一般来说我还是比较积极的,而不是说练个什么法轮功,有什么破功就不必治病了,我每半个月左右查一次血。
张斌:到了哪儿就在哪儿查?
隋:对,根据血象吃化疗药。
张斌:这种化疗药贵吗?
隋:相对贵一点儿吧,一盒儿就一百多。
张斌:您从生病到现在医疗费用大概花了多少钱了?
隋:我们因为都是工薪收入,不敢多花,也有十万多了,白血病的花费都是比较大的。
张斌:据我所知,治疗白血病骨髓移植是最有效的办法,您考虑过进行骨髓移植吗?
隋:当然,就是说有一丝生存希望我也没有放弃,努力也努力过,比如我有四个哥哥,从血源关系来说也容易配上骨髓,给我母亲祝寿的时候我们五个人一起查了一下,也没对上。
张斌:跟您的骨髓没对上?
隋:对,好像我的点儿还不是最背的,听说浙江天台有一个人,兄弟姐妹七个他也没配上。
张斌:张大夫,亲属比例有多高?
张大夫:亲属从机率来说是25%。
张斌:隋大哥,您几个哥哥都不能再指望了,因为配型没有配上嘛,您想没想过用非亲属的骨髓去配吗?做过这方面的努力吗?
隋:肯定嘛,当时我爱人在北京进修,上学的时候在北京方面查过,但是因为供者太少了。
张斌:大概有多少人?
张大夫:大概两万人左右的骨髓库资料。
张斌:那像咱们大概有12亿多人口这样的国家,比例应该是多少?
(音板:由于社会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骨髓库规模相差很大。美国的联邦骨髓库中志愿捐髓者有360万份;德国35万,英国14万。人口只有两千多万的台湾,骨髓库中志愿捐髓者有近2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已经向大陆患者提供骨髓近80例。但是,目前中华骨髓库志愿捐髓者还不到两万人,而一般来说,中华骨髓库的骨髓供者资料最低限度应具备10万人份以上才具有实际意义。配型数据的缺乏,造成我国许多血液病患者无法找到再生的希望。)
张斌:隋大哥,台湾方面您联系过吗?
隋:台湾那边我也想过,但是我就想台湾都能搞起来,咱们大陆也能搞起来是吧?而且应该可以搞得更好,后来我听说这里面有宣传、组织、经费各方面的原因,我就把我定位成一个马前卒,因为人们对骨髓移植,刚才也跟你们谈到了,有认识上的许多误区,比如说有很多人认为捐骨髓像捐血一样,抽出来存在那儿,实际上不是;还比如说抽骨髓伤不伤身体?现在好多医院是动员外周造血干细胞,不用抽骨髓,直接抽血液,差不多相当于献一次血,所以好多是认识上的误区,我去年搞一年宣传,既是科普宣传也是爱心宣传,因为我这样是现身说法,可能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人们的支持。咱们社会进步到现在,再不把骨髓库这样的社会保障机制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太不相称了,所以我想为此再做点事情。
张斌: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下定决心这么做的?
隋:是99年的下半年,配型失败,寻找什么努力都失败了,我就想到义务自费搞宣传,因为我既是军人又是党员,受党培养教育20年了,这方面觉悟还是要有。我定位就是说自费义务搞宣传,因为我们军人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吧,既然受了20年的教育,我想这一点我要是不遵守可能太不协调了。
张斌:在您确诊的时候大夫给过您什么忠告吗?比如您的缓解期是多少年,您的病情是哪种。
隋:我心里明白得很,不光是医生告诉我,有关的书也写得很明白,我查找资料呀,对自己清楚得很,这一点我想在生命倒计时的时候总得把自己的价值实现到最大,其实人活得再长,在历史的长河里也只是一瞬,那么你来到世间走一回,如何把你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有人拿金钱来衡量,有人拿物质去衡量,我想我衡量的是精神。
张斌:我想问问隋大哥的父亲,您今年是73了,当您的儿子在外面奔波,而且带着这么重的疾病的时候,您是怎么获得儿子的消息?
父:我从电话里,大部分时间我会打电话。
张斌:刚开始没有问您,您是什么态度?
父:我一开始不同意,做工作说不通。
张斌:您怎么去劝说他?
父:我说你身体自己知道,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他走那天我没说一句话,给我磕了个头就走了。平常我说身体有病也不怕,精神不能压倒。我说,我一生得的病也不算少,但是精神上一次也没压倒过我,我也没耽误工作。
张斌:隋大哥,走之前您的家人都在劝您,走在路上有人劝您别再走下去了吗?
隋:不是一起两起,多了,亲戚朋友们,太多了,说我精神病,回去回去,我买车票你快回去吧,战友,同学什么的,劝我的相当多了,我这个人可能就是,老师说我一根筋,别人说不到南墙不回头,我是撞到南墙撞塌了我也不回头。
(音板:2000年第一天,隋继国,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年轻军人,随身携带着印有骨髓库标志的小白旗和白血病宣传资料,骑上自行车先后跨越200个大中城市,行程24,000公里。白发苍苍的父老双亲说:(“我不愿意让他走,没有办法”、“他走那天,我没有说话,他给我跪下了”),相亲相爱的妻子、女儿讲(“他出去我比较担心他的身体,又没办法找他”、“我不愿意他走,我想他”)可是,刚强、执着的隋继国有自己的信念:(“我只是想,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把自己生命的价值发挥的最大”)。如今,他将又一次离开家乡,徒步到香港,他要用行动呼唤更多的人加入捐献骨髓志愿者的行列。请您继续关注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记者张斌斌为您主持的《午间一小时》系列广播《叩问心灵》第5集——《点燃生命的希望》)。
张斌:听众朋友,我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部的记者,我叫张斌,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这位名人是解放军驻保定66165部队的病休少校,叫隋继国。隋大哥,像您要走进一个新的城市您最先去的地方会是哪儿?是医院吗?
隋:不是,我走到哪儿是先跟当地的红十字会联系,请他们联系新闻媒体,再通过看望病友,到地方高校跟师生沟通,这样来达到宣传的目的,因为在高校里同学们有激情有热情,而且理解比较容易。
张斌:您接触的病友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在哪儿?我看您有厚厚的两大本签名册。
隋:不止,这是两大本,另外几大本都在别的新闻媒体手里,我在山东济南的时候,他本人也是一个医生,叫梁如海,他跟我病是一样的,我在山东第一附二院的时候看他,他已经到急变期了。
张斌:您稍等一下,我得请张大夫把这个名词解释一下,什么叫急变期?
张大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上分了三个期: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所谓慢性期就是病人的一般情况比较好,白细胞比较高,正常白细胞4000—10000,在座的可以想像白细胞最高的有一百多万。
张斌:正常指标的100倍。
张大夫:细胞很高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病程3年到4年,所以今天我们面对的隋大哥确实很坚强。虽然身患癌症,来宣传推动中国骨髓库的建立,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我觉得这确实是值得做的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第二个是进入加速期,加速期一般来说是半年,六个月。再进一步就是急变期,就是变成急性白血病,进入急变期,六个礼拜病人就不好了。
张斌:您再接着说济南的病友。
隋:那位病友说我已经到了急变了,没有几天了,在签名本上给我签名的时候说祝隋同志在千年之际,早日把它宣传成功,为病人们造福,后来打电话的时候他已不在人世了。
张斌:他当时有过要做骨髓移植治疗的想法吗?
隋:说过,他也是没法找,因为他本人就是医生,他对大陆现状比较了解,台湾那边他又不知道怎么联系。
张斌:刚才隋大哥又再次提到了大陆的数量还是太少,可能不足。
隋:很不尽人意。
张斌:骨髓库是在北京有,还是在全国其它地方都有?
隋:1992年3月份由卫生部批准由中国红十字会在组建,当时定名叫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这个库只有资料,把每个健康者的白细胞的相关资料HLA的配型资料输到计算机里头,这样来检索,当时在92年成立了三个,北京,上海,广州,一共加起来不到2万。
张斌:那就是说把骨髓资料存在那里,并不是真正的骨髓,只是一份材料。
隋:对,只是一份材料。
张斌:谁跟你配型配上了再来找你。
隋:那时候才是你献骨髓的时候。
张斌:将近十年时间,我们中国骨髓库成功的不过是一两例。
隋:对,一两例。
张斌:台湾的情况怎么样?
隋:台湾从1998年开始为大陆提供骨髓,到目前为止已经将近80例了。
张斌:刚才隋大哥也谈到了济南的病友说,即使有钱也不知道怎么和台湾联系,不知道怎么去查寻一些骨髓资料的线索,我想今天收音机前有很多很多的听众,可能他们本身不是病人,但是他们的亲戚朋友或者相识的人可能是这方面的病人,您现在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可靠的线索或者是一个电话,打这个电话就能了解到。我看隋大哥在掏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在隋大哥的名片夹里大概夹了一百多张斌名片,这一百多张斌名片都跟您在全国上下奔波有关系的吗?
隋:是。
张斌:您能不能借着这个机会跟您的病友也介绍一下在我们国内想进行这方面的手术和咨询找谁是最权威最直接的?
隋:我想这个问题我没有发言权,张医生最有发言权。
张大夫:目前台湾主要是北京大学成立一个细胞中心,细胞中心有一个HLA的配型中心,电话是68314422转4730,找李丹教授,他是搞配型的,他主要和台湾联系。第一步配型,拿到HLA的配型以后他通过办公室的电脑来检索,检索以后在台湾的骨髓库就能检索到。第二步是初步检索完之后还可以抽部分血样,现在是定期的台湾的骨髓也送给我们了,捐献给我们的病人,他们来了要坐的航班固定的是每周五,周五我们一般都是很辛苦的,他们早上八点健康供者上手术台抽骨髓,大概在十点过来,台湾慈济会一般在华联,乘飞机到台北,再飞赴香港,再从香港飞往北京。
张斌:就从这点来讲尽快“三通”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直飞过来三四个小时就到了。
张大夫:这样早上十点拿到骨髓,我们要输到别人体内是晚上十点,就差了十二个小时,干细胞一旦离开人体,在体外呆的时间越长损失得越多。台湾的人晚上到的,第二天就回去,第二天要配型的或者血样带回去,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反馈回来,知道HLA合不合。
张斌:那台湾的慈济骨髓库来大陆的所有费用都是他们自己负担吗?
隋:都是他们自己负担。
张斌:确实让人感动,海峡两岸血浓于水,如果没有台湾建立的22万的资料库的话,不知道大陆有多少病人只能无助的等待生命的终结。
(音板:我们的生活平常却温暖,因为在我们周围总有细微的关切,无论我们是得到者还是给予者,请珍视我们内心的善,您正在收听的是系列广播谈话《叩问心灵》。)
张斌:我想我们的节目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我想给现场的同学们一个机会向隋大哥和张大夫医生提一些问题,因为据我所知在捐献骨髓的数据当中学生占了很大一个比例,像我上学的时候我们一个老师得了白血病很多同学自发捐了自己的骨髓,我想可能在座的全都是河北大学的学生,年龄都应该在20岁左右,不知道你们听了今天的节目有什么问题要问隋大哥和在座的张大夫医生,我们把机会留给同学们。
现场听众1:我想问一下隋先生,您在全国进行宣传的时候去各大院校或者遇到一些病友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到和你一同进行宣传?
隋:有,而且不是一例两例,太多了,我想像我这样的方法,我能承受,要是病友跟着走我所承受的他未必就能承受,因为我是军人嘛,调回母校当教官也是教通信战术,生存训练,这方面是我的长处,他们跟着我走把身体拖垮了那我担当不起。而正常人还有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各方面的东西,凭着一时感情冲动跟着我走的话,我觉得意义就不十分大了,未必我这点星星之火你跟着我走就能达到效果,你身边的人或者你本人共同参与进来,就比跟着我走那种声势或者那种效果又是不一样了,所以说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都是婉言谢绝的。
张斌:爱心绝对不是空泛的概念和随便说出口的口号,我就特别想问问在座的同学们大家愿意捐献自己的骨髓吗?这可能对大家来讲并不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在这之前我也看过一些资料,像中国红十字会的捐献骨髓的热线电话是010-65126600,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就应该是这个电话,在做节目之前我自己是下定决心了,我一定要去把我的数据备在这个库里,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能符合这个要求,我肯定要进行一次全面万之间的差距的身体检查,我觉得我个人的感觉不希望是由海峡对岸的亲人来告诉我们20万和2,这个差距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弥补的,所以有这个机会我一定要把我个人的,我也会动员我的亲人,包括我的妻子,我也会动员她,我是特别想了解同学们的态度和评判到底是什么,我看有好多同学都说做好准备了。
现场听众2:我先说一下,我愿意捐献我的骨髓,就像献血一样,我想说一下我的观点,在听这次座谈会之前,我好像不知道血癌可以通过骨髓来治疗,我的意见是咱们国家对血癌能够治疗这方面的宣传是不是力度不够,导致了我们国家资料库数目很少,是不是一个原因?您在走这一年中也做了一些调查对吧?我想听听您对我的看法有什么意见,咱们国家目前的资料库为什么这么少?原因有没有做过调查,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隋:我觉得是这样,负责资料库筹建工作的红十字总会马上就要大规模搞起来宣传组织工作,而且决心和力度都是比较大的,这是我所了解的,过去由于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变化,各方面都有一个过程,咱们单纯的拿数字来比较,我觉得不太现实,先不说以前,就说将来怎么着,如何快点、早点把这个资料、这个生命保障机制给完善起来,通过大家的努力把它搞起来,咱们不要说以前怎么样,咱们要说以后怎么样,我觉得这样更好一点。
现场听众2:我想问一下如果现在我们想捐骨髓的话要怎么做?比如报名,我们先要做些什么?
隋:我说大规模搞组织宣传活动就包括这个内容,一般是你想捐骨髓就到红十字总会或者当地的红十字会,由他们负责组织,他要把你身体健康资料全面检查,检查费用都由他们负责,检查完了合格了再录进去,是这样的。
现场听众3:我想问一下张大夫医生,我们捐献骨髓以后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张大夫:刚才说了骨髓是再生的,一般是没有什么影响的,我们的手术日定在礼拜四,礼拜四抽骨髓,礼拜四上午做完手术,大概在手术室里抽骨髓要两个小时,好多病人当天下午,麻醉药一过去就可以出院了,所以对人没有什么伤害。第二个是从数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有五万多人接受了骨髓移植,这是十年前的资料,换一句话说有五万多捐献骨髓的没有一例发生问题的。
(音板:捐献骨髓(也就是抽取人体造血干细胞)目前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有效地动员骨髓和其他部位的造血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液中去,从捐献者的手臂静脉中采集再通过机器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剩余的血液回输到捐献者体内。抽取的骨髓仅占人体骨髓的极少部分,几周以后捐献者便可以造出新的骨髓,所以,捐献骨髓并不会影响捐献人的身体健康。)
现场听众4:我想问一下我的骨髓能够换回这个人的生命,还能给这个人家庭带来快乐幸福我愿意捐献我的骨髓,另外几位嘉宾说了现在除了人们的意识在转变,还有一个是资金问题,可能需要一亿多人民币,我觉得确实政府是无力承担,我觉得应该通过社会上的宣传,让一些企业来负责出这方面的费用,我觉得那样的话由广大青年学生来动员捐献骨髓,体检这方面的费用由社会来承担这个可能是个好办法。不知道您怎么看?
隋:没错,红十字总会的思路也是这样,一部分靠政府拨款,更多的是靠社会民间的募集,这个筹款工作也是要随之加强一步一步来,今年这方面工作是重中之重。
现场听众5:我是河北大学中文系九九级的学生,我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奉献爱心捐献骨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这一点是不容质疑,也不用讨论的,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双癌少校,您首先是一名军人,那么您是怎么处理双癌与军人之间的关系呢?我想问您今天最牵挂的是什么,您对明天的希望又是什么呢?
隋:对于我的病痛,也就是所谓的面对死神吧,我从小到大,从当兵以来掰掰指头算算,真的是九死一生,我开玩笑说阎王爷的鼻子都被我摸得不耐烦了,都不喜欢我了,所以面对死神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我只是想怎么从容冷静的把我的时间安排好了,能把我的生命价值发挥得更大。那么牵挂的呢,这位同学这样问,你恰恰就是又在某些地方加了点胡椒面,我也不多说了,想必你也知道。我想我有信心在我瞑目之前看到我们骨髓库能达到理想的水平,达到一个满意的保障机制。
(音板:中华骨髓库接受骨髓捐赠志愿者报名的条件和程序是:凡年龄在18岁至55岁之间、身体健康、无任何遗传病或传染病史的公民,不论性别,均可通过热线电话报名捐献骨髓。中国红十字会将尽快联系权威的医疗机构为其进行相关检测,检测费用由中国红十字会支付。体检合格的志愿者的骨髓检测结果将被存入中华骨髓库,供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对照查询。而捐献骨髓的时间,是在某一个患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并在“骨髓基因信息库”中查到捐献者正好与患者骨髓配型相符时,才会通知志愿者去捐献骨髓。中华骨髓库的捐赠热线电话是010—65126600。)
张斌:除了骨髓移植之外,张大夫说有一种脐血治疗,这可能比骨髓移植的难度要小一些,请您介绍一下。
张大夫:脐血移植最早是从医生来讲是1989年英国的一位教授成功的帮助一个贫血病人获得了生命。所谓脐血就是产妇生完孩子胎盘连在胎儿脐带这部分的血,大概有50—60毫升,过去就扔掉了,扔掉是一个浪费,现在医学证明脐带这50—60毫升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做骨髓移植或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都是用这种造血干细胞,包括发达国家,咱们国家也不落后,在治疗血液病方面来说咱们中国确实不落后。在某种情况下,我感觉包括我的老师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再回到脐血移植,我们从去年开始做了12例,我本人做了三例,都非常成功的。其中有一例病人是北京警察,98公斤,一米九零的个头,得了恶性急性淋巴血液病,通过两份脐带血,在我们陆道培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取得了干细胞移植成功,去年也在美国做年终报告,这是全世界第一例。
张斌:这对于隋大哥和收音机前所有这方面的病人都是一个好消息。像脐血获得起来容易到什么程度?
隋:就是每个产妇到医院生孩子的时候,就在助产师的帮助下,脐带和胎盘断离的时候就把血液收起来,建这个库也需要一部分资金。脐血说起来有两重作用,第一对自己是一个保护,建立一个保障,脐血可以在深低温196度下保存,保存20年,50年都可以。
张斌:那如果行的话,以后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脐血保存下来。
张大夫:对,万一自己的小孩儿得了白血病,需要做干细胞移植就可以提供了,第二个就可以帮助别人,刚才说的建立骨髓库的概念也是这两点。
张斌:其实我做这个节目之前一直担心做这个节目给隋大哥及他的家人留下更深的沉重,但是在节目最后我真感觉是又多了一份希望,我们也希望新的治疗方法给隋大哥带来更强的生命的活力。今天的节目时间快结束了,在座的几位亲属是不是能够向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再说几句。因为在整个过程当中李大妈一直是在看着自己的儿子,我想您的儿子过几天又要上路了,又要去香港了,您对儿子有什么嘱托?
李:家里都不同意让他走,他走是有困难,去年下大雪,骑车一串串人往地下倒,孩子他妈接孩子特别担心,我一出去就看有我孙女没有,他在外面我也担心,又怕出血,又怕感冒,家里一直不同意让他走,让他呆在家里想法治病。他说在家我不也是死吗?出去我就是倒在哪儿,国家也不能不管我,我给他留钱,写了信,他也能给你家通信。他一来电话我就说自费花钱你少说话,你省点钱在外面多吃点,你说一句话我知道你在哪儿就行了,你就不必说话了,怕他费钱,钱要留在路上用。刮风下雪家里就惦记着,骑自行车不好走。这回要步行,总要背一些衣服,一些日用品,多沉呀,家里说什么也不同意,我就说不管了,管不了,你就得这样想,不这样想你劝不住自己,就钻死牛角尖啊!
张斌: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请记住隋纪国这个名字,也记住他这种特殊的方式,大家如果在北京到香港这个由北至南的路上能遇到隋大哥大家多为这个白血病患者多一些帮助,我们也真心希望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能够真心关心每一个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非常脆弱的。在这里我也不想再留下中华骨髓库的热线电话,我只想留下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的八个字:慈悲为怀,尊重生命。谢谢听众朋友们的收听,我们也祝愿隋大哥能够早日康复,他的家人能够早日得到快乐。谢谢大家!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