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召开防治非典研讨会 气温低可能易发非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2日01:58 信息时报 | |
本报讯(记者游曼妮严艳 通讯员林东玲) 通过对广州、香港两地一系列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有专家发现,气压和气温与非典的流行有着密切关系,非典病毒竟会随着气压的降低、气温的升高而消减;此外一直被外界认为是高危人群的医务人员,其非典家庭聚集性却远远低于一般家庭;对于非典患者们的心理,专家们研究发现,中青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在性别方面,男病人的心理素质则明显强于女病人。 昨天,这些成果在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防治非典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研讨。据了解,此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市科协主席钟南山倡导,会议昨天上午在广东省政府礼堂隆重开幕。来自广州、北京、香港、澳门等地的著名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大气论:高气压低气温助非典横行 来自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杨智聪副主任医师通过对广州和香港两地SARS流行变化的研究,初步得出了SARS流行与气压和气温变化可能存在的关系。 杨智聪副主任医师将SARS的流行过程分成了三个时期:每天小于10新发病例的散发期、发病不断增多至高峰的爆发期和新发病例逐渐减少至20例以下直至结束流行的消退期。研究发现,广州平均气温从首发SARS病例日的13.6℃波浪式攀升至末例的26.4℃,平均气温19.4℃,其中最高气温28.6℃居于首发病例的第5天,最低气温7.1℃位于末例子发病的前4天。平均气压则相反,它在SARS首发期较高,而在末例发病时较低。香港气温、气压和SARS变化趋势与广州基本一致,只不过推迟了一个半月发病,也推迟了22天结束。对此,杨智聪副主任医师认为,广州和香港两地SARS散发和爆发期与消退期相比均是气压居高,平均气温居低,并且SARS发病随着平均气压的下降和平均气温的升高而消减,说明这两种气象有可能影响SARS的发病流行趋势。 杨智聪建议:既然大气环境变化与非典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为预防非典,在采取积极诊疗对策的同时,卫生防疫和气象部门还应对大气环境变化和“高危”天气向公众作出预警。 环境论:山水树木有助预防非典 广州医学院天河学院的刘东俊医师则研究认为,非典有“城市分布性”(几乎不在广大农村蔓延),并且有喜好湿度小的特性。他调查多例患者发现,这些患者均有少饮水习惯,或出于职业影响不能及时保持皮肤黏膜水分,而广大农村的山水树木保持大气湿度,可有效阻止冠状病毒对人体支气管的亲和力,尤其是树木的挥发油在城市中较少,而农村树木花草散发的挥发油如桉油、樟叶油气等,可使人体气管黏膜获得天然的保护膜,抗冠状病毒的能力加强。 刘东俊建议:避免到城市拥挤地方,多到树木山水多的农村乡野,保持室内湿度,并保证大量的水分补给,有助预防非典。 传播论:家庭聚集病例明显下降 就非典家庭聚集性情况,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刘维斯医生发现,截至4月17日,共有42个家庭发生家庭聚集病例(指一个家庭中发生两例或两例以上传染性非典病例),共累及153人,死亡21人。研究显示,家庭聚集病例感染主要来自医院,占总家庭聚集病例77.78%,而医务人员家庭则极少发生家庭聚集病例,其发生率仅为9.25%,且家庭聚集病例以成年人为主。 刘维斯认为:之所以非典家庭聚集病例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这可能与这一人群社会活动活跃,暴露机会明显增加有关,而在今年3月下旬以后,医院对非典病人隔离收治,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也相应提高,从而家庭聚集病例开始明显下降。 心理论:男性心理素质高于女性 广州市胸科医院分别对《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中青年SARS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等课题进行研究。陈文胜等医生调查发现,由于性别、年龄、知识层次、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同,病人的心理也不同。男患者表现特有的坚强、独立,女患者是过多的倚赖、优柔寡断;年轻的患者缺乏忍耐力、责任感,过度关注自己的病况,因治疗时间长而变得烦躁不安。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感染内科的医护人员就《78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焦虑特点分析》,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差别考量非典患者焦虑水平差异。结果发现,女性患者的焦虑水平要高于男性患者。而5种年龄段焦虑分值由高至低依次为:21~30岁,31~40岁,41~50岁,20岁以下者焦虑水平最低。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焦虑程度不同,初中以下患者焦虑水平最低,文化程度较低的非典患者没有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焦虑水平低,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患者对病因不明、无特效药物,对死亡可能有一定了解,焦虑水平反而较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