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4日08:02 千华网-鞍山日报 | ||||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农业战线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我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全面地看,我市“三农”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在农产品供过于求、乡镇企业转制破产、加入WTO等大背景影响下,农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产品流通渠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3月21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现在城乡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很不协调,主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建议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在大力发展城乡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给予“三农”更多的关注,努力筹集人力、物力、财力全面支持“三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应再多拿一些精力解决“三农”问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定期系统研究解决“三农”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强化做实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考虑恢复或者在农发局基础上完善实质性的“三农”工作的综合部门,强化政府农业部门的功能和职责。有农村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农村,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3、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在研究部署工作时,把“三农”问题摆上重要议程。做到城乡并重、统筹兼顾。在发展经济、公共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教卫生等方面加强对农村的领导和帮助。(二)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4、继续突出以项目为核心,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跳出“三农”看“三农”,把“三农”问题纳入实现现代化、城市化的战略全局来统筹考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转移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人口数量两个方面解决“三农”问题。目前,我市常住人口34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74万,人口城市化水平为51%,距70%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从国内一般规律看,城市人口超过200万后,对农村的拉动效应将会更加明显。建议大力推进城市南扩规划和“鞍海经济带”的论证和实施,同时放开城乡户口管制,通过实施“二三一”产业战略和“一开三促”,在城乡多上如台湾纺织工业园那样的劳动密集型大项目,吸纳城乡劳动力,以产业发展推动城市扩张,力争在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70%。到那时,总人口在350万左右,市区人口200万左右,非农人口达到245万左右。5、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大力发展县城、卫星城、中心镇、中心村,就地就近转移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议市委、政府组织城镇建设的专题调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实施意见,确保规划先行。特别是千山区各乡镇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做出详细规划,以便按规划进行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6、总结南台、西柳、宁远等城镇建设经验,设立城镇建设办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使城镇建设有机构、有专人抓,形成市场开发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涉及规划、土地改变用途、乡镇成立开发公司等问题,建议规划、土地、城建和工商等部门调整限制性政策,给予相应支持和帮助。7、重视解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问题。取消限制农民自由流动就业的过时政策,吸收有能力的农民进城就业,给农民以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待遇”,健全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允许农民工组建工会组织,代表并保护他们的利益,规范他们的社会行为,提高社会治安的组织程度,防止犯罪,真正从城市化的高度解决农民工问题。(三)实施“二三一”产业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8、进一步细化我市农村战略性调整主攻方向。一是大力实施“二三一”产业发展战略,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发展提升以民营经济为主力军的乡、村企业,推进农村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合理调整大农业内部比例,侧重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其中畜牧业在发展养猪、养禽的同时,重点发展养牛、养羊,特别是发挥完达山乳业和天天乳业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奶牛产业。尽快使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大头。当前要十分珍惜我市海、岫、千山区被确定为“无规定疫病”示范区的成果,搞好畜禽疾病防治,以利畜禽产品销售和出口。林业重点发展南果梨、栽桑养蚕及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三是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比例,鼓励加大经济作物比重,适当减少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粮食作物,尽量减少小规模的单一种粮户。做到品种调新,品质调优,向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生产努力。9、提倡逆向思维,创新发展思路。目前,妨碍我市农村发展的关键是龙头企业少,深加工的产业链短,销售渠道不畅。建议先从市场销售和农林牧产品深加工这个龙头抓起。我市目前尚没有像双汇火腿肠那样的大型肉品加工厂,限制了养猪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千山区回民村养牛多,因没有清真肉牛屠宰加工厂,也影响其发展壮大,建议市政府尽快帮助回民村兴办肉牛加工厂。只有龙头企业多了,才能带动结构调整,才有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10、调整相关政策,支持结构调整。一是从实际出发执行农田保护地不准建畜禽养殖场、舍的规定,鼓励农民在村屯外实施人畜分离,在农田或山地建简易畜禽圈舍,土地部门予以大力支持,不要对建畜舍按工业用地收费;二是从实际出发执行林木采伐限制的有关规定。调查中农民反映,政府鼓励造经济林,但在林木成材后,农民要采伐出售时却很难获准,有伤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11、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流通工作。一是在全市大力发展流通类的经济中介企业,使之成为销售的龙头,带动发展。市直商业部门要像粮食局那样大办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把鞍山的农产品销往国际国内市场;二是在市、县、乡三级政府农业部门内增设流通处室,农业部门也要逆向思维,把销售作为本职的第一要务;三是在办好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同时,注意发展网上销售、中介销售、定点销售。海城市政府为销售大户补贴配备电脑进行网上洽谈、网上销售的作法值得推广;四是鼓励民办销售企业到国内外开设产品销售网点,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销售网;五是优化环境,消除流通领域的关卡和乱收费,使商品进出通畅。12、制定政策,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国家尚未立法之前,建议市政府结合我市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地方性的规章,明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主管部门、登记部门、注册登记条件、承担责任的形式以及权益保障等等。同时,借鉴外地的先进做法,鼓励农民在生产、科技、运输、加工、服务等环节开展专项合作,鼓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技术服务单位以及各类农村经济能人牵头,创办专业协会、合作社组织。尽快办成市级南果梨协会等专业、行业协会,逐步健全市、县、乡三级中介、合作组织,促进生产和流通。(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合法权益13、切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温家宝总理3月21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一定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增加投入和调整政策,切实加大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增加农民收入。”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不平等、农民负担重。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了提高“效率”,第一次分配可不加限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兼顾公平”要通过财政的再分配来体现。各级财政在第二次分配时,要加大对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农民的帮助,尽快改变各级财政对农村确良投入明显偏少的状况。14、在实施农村费改税改革之前,实行乡、村两级机构改革,精简人员、撤乡并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我国历史上财政供养人员与普通百姓的比例,两汉是1∶7945;唐朝是1∶4500;新中国成立初是1∶600;改革开放前(1976年)是1∶50;现在则是1∶28。目前镇村两级干部开支已成为镇村财政难以支付的刚性支出。城市的管理干部、教师、民兵、兵役、公共建设、计划生育等项开支大都由财政负担,少量由企业负担。而在农村大都由农民负担,显然不够合理。建议政府在进一步实施镇村两级改革,撤并小的镇村,合理并校,合理压缩教师和七站八所人员。同时严格各级编制管理,不准县占乡镇编制和随意增加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吃皇粮人数。15、调查解决镇、村两级负债问题。一是争取国家银行减免农村贷款债务;二是通过资产运作、土地流转等合法措施等资还债;三是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分级逐年化解。16、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负担。一是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目前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没有像城市那样建立起来,仅属定期定额救济性质。据统计,全市农村170万农业人口,享受低保仅17389人,保障面仅1%,与城市的4.5%相距甚远,且每月每人仅20元。市、县(市)区财政负担比例为4∶6,而城市是8∶2。省内有的市财政负担是5或6,标准是30元。建议市政府把市财政负担比例调到5,标准调到30元,并要求县(市)区保证配套,逐步实现应保尽保。据测算,去年我市农村低保两级财政共负担417.3万元,今年预计低保人数可达20389人,如果每人每月30元,共需743万元,市县各半,市财政需支出371.5万元,是可以承受的;二是建立农村医保制度。目前要积极推行全国一致的新的合作医疗制度;三是积极探索农民养老保险。17、进一步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加大东部山区开发扶贫力度,并对对口扶贫做适当调整。海城东部山区的接文、孤山、岔沟三镇人均收入在1200元以下,是海城市自己负责帮扶的贫困镇。由于海城的力量有限,建议市政府把上述三镇纳入鞍山市扶贫定点对口帮扶。18、逐步落实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民权利。政府在教育、医疗、兵役、民兵训练、计划生育、公共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渐缩小工农差别,逐步减轻农民负担,形成政策性条文,从法规上保护农民利益及其公民权利,形成依法解决“三农”问题的保障体系。(五)加强农村科教工作,大力提高农民素质19、积极推进农民培训教育工程。以农业院校、农函大和文化技校为阵地,抓好村镇干部、农技人员以及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形式,突出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通过科技特派员的“高位嫁接”模式,带动农民提高素质。同时,推广海城市接文镇王家村与大专院所专业人才合作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20、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改革现有的农业科技体制,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扶持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开发,通过市场机制,大力扶持和构建民间技术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基地、专业技术协会,明确其法律地位,界定其经营和服务规则,以提高农民素质。21、进一步搞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下力量解决中学生辍学问题。加大市财政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重点帮扶贫困乡村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主要是各级政府的义务,体现义务教育的城乡平等。政府的扶贫资金也应重点投向九年义务教育,直接帮困到户,落实到辍学孩子身上。像防“非典”那样,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22、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增加职业技能教育,搞好初中分流。支持县区办好中等技术学校,在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业高校毕业生、退休科技工作者到农村创办职业技术或农技进修学校,扩大高中和职业教育入口,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往、用得上的本地人才。23、加大农村科普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多媒体技术,开展农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建议鞍山广播电台、电视台增加农村专题节目,鞍山日报每两周有一个农村专页,免费发往农村,大力宣传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政府网站开设农村专页,免费吸纳农民会员。推广海城市政府农业信息平台建设的经验,为农技示范户补贴配备电脑,让农民、农业上网。24、继续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或大中专生)计划,确保三年完成,尽快改变村干部构成成份,培养农民致富带头人。市政协“三农”问题调研组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