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地理 择业观偏见造成高考冷门专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6日14:31 新民晚报 | ||
据新华社南宁6月25日专电(记者王勉郭奔胜)“二中今年高考报考地理的学生仅6人,三中只有3人。我真担心,长此以往地理课没办法上了。”南宁市第二中学教师李盼月说。 这是一组让人吃惊的数字:今年广西参加高考考生共18.5万多人,文科考生在选考X科目组中,报考最多的是政治、历史,报考地理、综合的考生仅152人。就南宁市而言,全市共设24个考点、634个考场(机动考场除外)。有的科目一个考点就有25个考场,但地理科目 大学招生中的“轻地理”现象是造成中学生偏废地理的诱因之一。一些大学基于对学生就业考虑,热门的、好就业的专业拼命扩招,但像地理专业限招,有的大学甚至将原有的地理系改名“资源与环境系”或“旅游系”等。 据新华社南宁6月25日专电(记者王勉郭奔胜)农业缺乏科技人才,而报考农学专业者却少之又少。高考学生填报志愿的“背农”现象值得深思。 南宁市教科所不久前对全市近2万高考生“第一志愿”(草表)情况作了统计,发现愿意上“农”字头大学的学生非常少。华东某农业大学今年计划从广西文科考生中招22人,结果南宁市考生无一人填报。华中某农业大学计划从广西招生68人,南宁市考生也是无一人填报,就连全国著名的西北某农林科技大学填报情况也不乐观。 记者了解到,不仅报考农学专业的考生少,报考与农学相关的林业、地矿等专业的也很少。 学生为何不愿入“农门”?一是很多农村考生持有“跳农门”心理,认为家里人祖祖辈辈务农,好不容易出个“人才”,再去学农学专业,甚至毕业后回到农村就业,不值得;二是认为学农学专业将来不好就业;三是即便就业也担心待遇不好。这些原因造成许多学生在择校时就“背农”,甚至即便学农却不爱农。 江苏省农林厅厅长刘立仁说,“冷门”专业不一定一直都“冷”,更何况待4年甚至5年大学毕业后,农业也许变得很“热”,现在是知识储备的过程,如果不用长远眼光看待,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到时候即便机会来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溜走。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