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取全方位措施积极应对三峡工程泥沙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7日10:41 新华网 | ||
新华网宜昌6月7日电(记者杨希伟 田建军)正在进行蓄水的三峡工程已开始面临泥沙问题的严峻考验。尽管研究表明这一难题可被成功解决,但中国仍保持科学审慎态度,采取全方位措施积极应对。 中国三峡开发总公司总工程师张超然介绍说,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技术问题之一,已成为中国多年来在三峡工程中投入力量和资金最大的科学研究项目。业已取得的一系 “蓄清排浑”就是利用三峡水库巨大的入库水量,通过大坝设有的23个低高程(90米)、大尺寸(7X9米)的泄洪深孔,在来水量占全年61%、输沙量占全年84%的汛期6至9月,水库水位维持在145米时,将大量泥沙由深孔泄洪排出库外,实现“排浑”;汛末10月,来水中含沙量降低,水库蓄水至175米的正常蓄水位,实现“蓄清”。 负责三峡工程设计总成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说,采用这一水库调度运用方式,入库来水中的绝大部分泥沙可排出库外,保证水库的长期有效运行;再在三峡工程建筑物布置上采取的一系列排沙、防淤工程措施,配合恰当的调度和辅助清淤,可以确保航道畅通和水电站正常运行。 郑守仁说,三峡水库蓄水后,泥沙淤积对库尾重庆等地的航道和港口作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可通过优化水库调度、航道整治和港口改造加以防范。清水下泄冲刷中下游河道的问题,将采取河道整治等措施予以解决。两位专家强调,尽管水利界普遍认为这一设计可基本解决三峡水库的泥沙问题,三峡大坝下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在运行多年后也早已达到泥沙冲淤平衡。但科学研究成果需要接受大自然的检验,泥沙问题又十分复杂,不少问题在实际运行以前难以得出准确定量的分析。 中国政府正建立健全监测科研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兴建上游干支流水库予以标本兼治,以确保长治久安。张超然介绍说,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在1993年即成立泥沙专家组,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加强原型观测、模型实验,以验证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设计。三峡总公司已投资2亿元委托长江水文局进行三峡水库至2009年的泥沙冲淤状况的监测。 与此同时,中国已斥巨资在长江上游与三峡库区加强生态建设,治理上游水土流失,从根本上减少泥沙入江入库。已持续实施10多年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已逾20亿元人民币。最近,国家再次对规模庞大的长江天然林保护工程增加投资。最新监测表明,长江泥沙含量已呈全线下降之势,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正以年均1%的速度递减。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在今后数十年内,长江上游干流及支流将建成一大批大型水库,除干流上的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外,还有支流岷江紫平铺、瀑布沟水库、嘉陵江上亭子口、合川水库、乌江构皮滩、彭水水库等。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将有效减少三峡水库的入库泥沙量。 虽然采取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治理措施,出现了种种利于减轻三峡泥沙问题不利影响的迹象,但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表示,还将遵循泥沙运动规律,密切关注泥沙冲淤监测情况。(完)(来源:新华网)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