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回忆:三峡十大人物谱 爱江山更爱美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6日03:05 北京娱乐信报 | ||
王昭君像 梳理有关三峡的深层记忆,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一条七百里的水廊如此牵动一个民族的思绪,什么是三峡不会随物理变迁而消逝的灵魂,答案是“人”。文人骚客、英雄美人……他们在三峡这幕丰厚的大背景下,精彩、投入、悲喜交加地活了一回,最终留给我们的,是挥之不去的关于三峡的民族记忆。 因此,我们选择十位历史中与三峡有关的人物,来纪念三峡,中国这一条燃烧着豪情 诗人 屈原 三峡的灵魂人物 楚地的人格和才气似乎都由屈原一人做了最鲜明的代表。 屈原生于秭归,此地与神女峰所在地巫山,古属荆州、巫郡之域,都是楚国西部边陲。虽为贵族后裔,但他始终坚持“美政”的政治理想,他主张“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这种“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的思想,超越了个人所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心怀天下心怀楚国民众。 而他对于理想浪漫主义的坚持以及对国家的忠贞,成为一种影响后世千秋的精神传承。他屡次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当最后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悲愤难忍,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而这一切不知是否恰是三峡的险山恶水、湍流坚壁的精魂所凝系。 在他著名的《离骚》诗篇中不但有华美至极的文辞,更写出当理想受挫时精神的痛楚反复、甚至转而追问天神、灵巫,最终决定以死完成自己的人格。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而和三峡直接有关联的诗篇当属《山鬼》。据专家考证,屈原的名篇《九歌》中之一章《山鬼》,是学史上咏诵巫山神女的第一部诗篇。 《山鬼》是一首人神相恋而终至失恋的哀歌。诗中描述了女神山鬼盛装打扮,兴冲冲前去与心上人幽会,那个负心的情人却始终未能赴约,这使她悲伤欲绝。 它既洋溢着古老神话的色彩,又表现出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感受。 此次三峡工程,位于屈原故里秭归的老屈原祠将被淹没,而在凤凰山上将修新的屈原祠。 杜甫 三峡过起田园生活 杜甫一向被尊为“诗圣”,其诗以沉郁和忧怀而成为最灿烂的诗歌时代之顶级篇章。 他到三峡之时,年已五十有余。时逢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其“杜工部”职务大约半年便被砍掉了。郁郁不得志中,杜甫踏上了东下长江三峡的旅程。 离成都,乘舟南下,流离途中,病在云安?穴云阳县?雪。在云安一年里赋诗45首。当地人民大众为纪念诗人杜甫,在江南岸凤凰山麓的“张飞庙”内修建一座“杜鹃亭”。杜鹃亭即以杜甫在云安作的《杜鹃》诗而命名。 五十五岁之时,杜甫迁到夔州?穴奉节县?雪。在此地的生活安稳许多,夔州都督对其极为照顾,使杜甫主管屯田100顷及柑橘园40亩,在夔州白帝城附近的草堂村过着较优裕的田园生活,一住三个年头。著名的《秋兴八首》即为此时所作,其中《登高》一首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状物抒情大气浑然,传诵千古?选 而居夔州期间,更有一件轶事不能不提。时年杜甫已五十有六,一天,夔州刺史设宴,杜甫赴宴后,骑马醉归,从白帝城放马飞跑下瞿塘,“低身直下八干尺”。不料,马失前蹄,杜甫被摔下鞍来受了伤。朋友们闻知后,前来看望他。受伤后的杜甫见到友人,宾主相互提携,在草堂浣花溪边,席地而坐,开怀痛饮,朗朗大笑…… 杜甫三峡名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李白 轻舟过峡江 “诗仙”李白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他在三峡写的诗虽不多,但首首皆为精品,句句脍炙人口,有的甚至成为传诵至今之千古绝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诗中所表现出的写景与融情,浪漫与夸张,飘逸与豪放,皆达到至高境界,至今无人超越。公元725年,李白离蜀出峡,曾在夷陵(宜昌古称)小住。他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可说是历史上最先对江水出峡、险夷交替景象的生动描绘。 李白三峡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刘禹锡 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因贬任夔州刺史而与三峡结下深厚情缘,他是在三峡地区任官职最长的一位诗人。他把三峡地区的民间歌曲《竹枝词》推陈出新,使《竹枝词》成为雅俗共赏的诗歌艺术形式。名句有:“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江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春来新雨晴,襄西春水觳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白居易 探幽三游洞 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诗人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升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与弟白行简一同赴任。恰巧另一位诗人、白居易的好友元稹,也出峡东下。三人相逢于夷陵(宜昌古称),不忍很快分离,便乘舟同游江上。 他们在上牢溪上岸寻幽时,发现岩壁间有一奇洞,便入洞饮酒叙怀,通宵不寐。言未尽意,又各赋古调诗20韵。为记其事,白居易特作《三游洞序》,诗与文均抄写在洞壁上。今诗已失传,洞中尚存有明代重刻的《三游洞序》碑。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并成为后世的游览胜地。 苏轼 “三苏”同游三游洞 宋嘉祐年间,著名文学家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从故乡眉州(今四川眉山县)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受任。途经三峡,对峡中风物多有吟诵。到夷陵(宜昌古称)后,“三苏”同游了三游洞,在洞中各赋诗一首写在洞壁上,因而被称作“后三游”。苏轼过三峡,还留存《入峡》、《出峡》、《至喜堂》、《黄陵庙》、《峡州甘泉》等诗篇。 陆游 在宜昌煎茶 南宋诗人陆游,中年曾至川陕一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军旅生活。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入蜀时道经三峡,写了不少诗文。他撰写的《入蜀记》,对于峡中风物记述颇详。在三游洞游览时,取山下清冽的泉水煎茶,觉得很甜美,便写了一首七律诗记述这件事,在诗中赞道:“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于是便留下了“陆游泉”这个名胜。 英雄 刘备 兵败夷陵 刘备平定四川后在成都称帝,是为蜀汉先主。吴军偷袭荆州,他二弟关羽在临沮(宜昌境内)为吴军所杀,他誓为关羽复仇,遂于章武元年举兵顺江而下,首先占领了秭归(宜昌境内)。相传秭归即为刘备征东吴时所筑。蜀军乘胜东进,分兵围夷陵(古宜昌城),主力直抵夷道亭与吴兵相拒。到第二年夏,蜀军疲困,终为陆逊所破,败逃四川。章武三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这段历史,演变产生了火烧连营、烧铠、断道、白帝托孤等一系列关于刘备的故事与战争遗迹。 张飞 三游洞擂鼓督战 张飞是蜀汉猛将,也是刘备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20多万人攻占荆襄。刘备率残部逃奔当阳(宜昌境内),曹军穷追不舍直逼长坂。张飞将20骑拒后,他据水断桥,横矛立马,环眼圆睁,吼声如雷,使曹军丧胆,不敢逼近,刘备等得以安全脱险。后来刘备以张飞为宜都太守、征掳将军,封新亭侯。据地方志记载:“张飞擂鼓台在三游洞顶,士人张飞守郡日督兵于此,今故垒犹存。”而今日新立有张飞擂鼓塑像,颇壮观。当年张飞在当阳吓退曹军的地方,立有“张翼德横矛处”石碑,民间还广泛传述着张飞喝断霸陵桥的故事。 美人 王昭君 到底有多美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王昭君是汉代秭归县人,自幼长在长江边上,她貌美却因未贿赂画师而被在其画像上点上痣,而不被皇帝所知,直至被选中远嫁和亲。 至于其如何之美,现在我们只能通过古人诗章来一起想象。而其远嫁的命运,给她的美貌更涂上了一层哀怨的情愫。在最早的四言诗《昭君怨》中,诗人写道:“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巍峨,河水湍湍,父兮母兮,道里悠长。鸣呼唤哉。忧心恻伤。”诗圣杜甫也吟道:“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年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穴画图省识是指汉元帝只凭看画像来分辨美丑?雪。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就在《王昭君》的七绝诗中吟道:“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隔生春指春天年复一年过去,汉宫里像昭君那样被冷落的宫女,年年都有。 只有宋代改革派人物王安石一反历代诗人对王昭君哀怨的评价,他在《明妃曲》吟道:“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鲜明地支持昭君勇于追求妇女解放、谋求自身幸福的行为。 而董必武,为王昭君题写了一首七绝,诗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从此,王昭君一抹满脸的泪水和愁云,以一个愉悦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至于流传在本地有关昭君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昭君入后宫和出塞外都是无可非议的,比如,人们把香溪的桃花鱼?穴一种桃花形的水中软体动物?雪,说成是昭君离家时,与家乡亲人难舍难分,泪水抛入河中变成的。长江三峡上下数百里,独香溪河口在每年桃花盛开时,水中的桃花鱼也相应而生,桃花凋零时它也消失。 信报记者鲁莹王健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