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夜与非典零距离 白衣战士讲述“战地”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4日19:44 每日新报 | ||||
从4月20日本市发现第一例非典型肺炎患者到今天,已经过去十几天了。在这两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非典定点医院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一直处于高负荷的工作强度之下。为了让这些医护人员得到休整,缓解疲劳,近一段时间,定点医院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已经陆续撤出,进行集中调整。昨日,从隔离区中撤出的市传染病医院乙三病房和乙五病房的医护人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他们那段不平凡的经历。 备战如临大敌 市传染病医院乙五病房的护士长轧春妹介绍说:“4月16日下午,我们科接到院领导的指示:‘准备随时收治非典患者。’作为马上就要收治非典患者的医生,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谈,我们也有顾虑,我们也怕危险。可是,我们每一个人更加明白,我们是抗击传染病战线上的战士,在疫情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用我们的奉献,保卫社会的安宁和人民的健康。所以,大家平静地接受了任务,没有埋怨,没有不满。于是,全科在岗人员马上行动起来,将原有的40多名肝病患者转到别的科室,对整个病房进行了彻底的消毒。病房里的每一张床,每一面墙,都仔细地擦拭,又将地面和卫生间进行了认真清扫,然后还熏蒸过氧乙酸进行了空气消毒,让新收的病人能有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了,大家才想起还没有吃饭,家人更是不知道我们要晚归。” “17日早上,全科医护人员全部到位,在科主任做了简单的交代之后,没有一位同志提出困难,开始按部就班地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大家穿上三层的隔离衣,戴上厚厚的口罩、眼罩、手套,走进了病房,进行‘实战演练’。从这一刻开始,我们远离了我们幸福的家庭,远离了我们年迈的双亲,远离了我们活泼可爱的孩子,过起了集体生活。此时,我们科室只有6名医生,11名护士。” 谈起救治的首位非典患者,乙五病房的护士常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紧张:“当时,市卫生局领导、医院领导和专家组都在病房外坐镇指挥,科主任宓余强、护士长轧春妹、护理部主任贾洪立即换上隔离衣,投入了紧张的抢救,给病人做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做血液透析,还不停地为他做心脏按摩。随后,我和医师贾涛、护士吴玉萍、李新华、张采君、董晓茜、边卓也先后进入病房,投入了紧张的抢救。那一刻,我们已经忘了非典会传染,我们只有一个信念,争取让病人保住生命。” “但此时患者病情加重,已经出现严重的肾衰,我们随时有感染的危险,但我们仍然不肯放弃,想尽一切办法,希望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但病人还是在转天上午10点左右离开了人世。” 隔离诸多不便 “从20号开始,我们所有医生、护士分成两班,每6小时换一班,每次进入病区,都要穿上3层隔离衣、鞋套,戴上厚厚的口罩、护目镜、帽子、手套,连一根头发丝都不能露在外面。虽然不是炎炎夏日,但是由于穿着隔离衣,身上密不透风,再加上工作紧张,医护人员都是进去不到10分钟就已经大汗淋漓了。一个班下来,我们浑身上下全都湿透了,汗水从头一直流到脚底,就连袜子也是湿淋淋的。” “这还不算什么,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戴上防护镜后,镜片上马上就会有一层水雾,什么也看不清了,给我们的治疗和查房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直没有办法解决。因此,给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护士长都是派出技术最好的护士。而且,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我们有时索性将防护镜拿开,输完液再戴上。虽然我们知道这样做非常危险,可是为了病人,我们别无选择。” “由于需要长时间穿着隔离衣,我们的日常生活真是太不方便了。比如说喝水、上厕所,这两样是最为难我们的。我们要是想喝水、上厕所,就必须回生活区,可我们进生活区的时候,必须把最外面的一层防护服以及里面紧贴着的一条裤子和一件短衣脱掉,丢在外面的桶里,脱完以后才能进生活区。进了生活区后,还要继续洗手,虽然在病房就洗过手了,但因为脱了衣服,手又脏了。所以,还得去生活区的另外一个功能区洗手、洗眼睛、洗鼻子、洗耳朵,还要漱口、洗脸,全部清洁。要做完这些工序,得花去半个小时。谁也不愿意为了喝水、上厕所而浪费这半小时。所以,我们只有忍,尽量不喝水,不去厕所,很多人都因为这样而引发了咽炎,还有其它一些病。” 战友无怨无悔 轧护士长说:“我们科年龄最大的护士是王秀芝,患腰间盘突出多年,但在工作中,她从来没提过自己的腰病。病人需要氧气,她马上冲到前面,将几十公斤重的氧气瓶挪到病房。她每天都要上16个小时的班,对她来说,不仅要克服腰疼的折磨,更要像我们一样不吃不喝、不休息地忙活一天。可她从来没有怨言,因为,她和我们所有人一样,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战胜非典。” “40多岁的李新华,20日收治第一个病人时就在班上,21日她和龚风英一起上夜班,那一夜,有一位患者由于精神失控,大小便失禁,她们就一次一次地为这个病人更换被褥,还得不停安慰她,一夜下来,她们已经是累得眼冒金星,没有一丝气力了。” 常新告诉记者:“24日早上,我下夜班,由于过度疲劳突发心脏病,在场的同事们立即跑过来,帮我脱去一身厚重的、湿透的衣服,把我送出了病房。休息了一天以后,我感觉好了许多,于是我又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第一线。” 其实,这样的事在隔离病房里还有许多。比如护士王丽萍上夜班时,发现一位患者没有晚饭,她就主动将自己的晚饭送给了他,自己饿着肚子忙活了一宿。护士赵旭负责全科的后勤工作,每天大量的物品需要搬来搬去,有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她从来不说什么,把各种物品都准备得充足无误,保证了病房正常工作。年龄最小的韩玉香大夫,今年刚刚从学校毕业上班就走进了非典病房,踏上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藏隽作为支援科室的医生,积极为科室出谋划策,提供治疗方案。韩桂兰和周耀勇两位大夫的家都在外地,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们一直没有把在非典病房工作的事儿告诉家里人。 休整心系前线 两位白衣天使在采访的最后说道:“我们乙五病房的医护人员在全院第一批进入非典病房,在同非典战斗的十几个日日夜夜中,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一个多星期紧张、忙碌的‘战斗’过去了,我们科室进入了休整阶段,大家每一个人都明显消瘦了许多。虽然身边的一些同事因为感染、过度劳累等原因病倒了,但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们知道,只有我们坚持到底,才能彻底打败非典,才能让自己的战友得到安慰。休整中的我们,每天都在默默地祈祷,让我们的战友早些好起来。如果医院需要我们,病人需要我们,我们肯定还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因为,我们是一个光荣的集体,是一个团结奋战的集体。” 随后,记者还电话采访了传染病医院乙三病房的王怡主任,这间病房的医护人员也是刚刚从第一线撤下来。王主任说:“4月22日,我们病房接到院领导指示,要求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将住院病人转出,收治非典病人。我们马上转出了在床的40名患者,白班的同志留下来继续上夜班,没顾得上吃一口饭,在条件并不完善的情况下,收治第一批非典病人。我们科这些同事,有的家中有老人,有的有孩子,有的身体不好,但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困难,全都默默地上了‘前线’,直到30日撤出,一共9天。面对危险和超负荷的工作及心理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身心俱疲,但我们又深知身上担子的分量,大家就是这样互相激励着,靠着必胜的信念,在病魔肆虐中经受住了考验,证明我们是勇敢的战士。” 新报记者徐杨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