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瑰宝没沙底--访三峡水下博物馆方案提出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6日09:11 楚天都市报 | ||
楚天都市报记者宋效忠 通讯员陈继荣 白鹤梁题刻水下保护工程近日开工。白鹤梁题刻原准备就地掩埋,葛修润院士力排众议,决定修建“水下博物馆”。近日,记者就这一方案提出的过程多次采访了葛修润院士。 白鹤梁古水文题刻是我国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但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 对这一享誉国际的文物,1994年以来多家科研院所曾先后提出4种保护方案。经多方比较论证,至2001年,仅剩就地掩埋一个方案:通过自然淤积,让白鹤梁埋于库底泥沙中,留给子孙后代去挖掘、鉴赏和利用。 2001年2月,葛修润首次应邀参加了白鹤梁保护规划评审会并担任专家组组长,他认为,如按此方案实施,实际上等于向全世界宣布:在技术上我国已找不出其它更好的办法去保护白鹤梁,只能将它“土埋”了。 葛院士紧张思索后提出修建世界一流水下博物馆的方案。新方案是在白鹤梁题刻上建造一个椭圆形壳体,壳体内存清水,内外水压一致形成一个“无压容器”。参观者可通过水下参观窗参观白鹤梁题刻。 当年7月,水下博物馆的建议获得国务院领导的批准。 葛修润,男,1934年生,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究员,国内著名岩土力学专家,主要从事岩土力学、岩体工程和数值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