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采访美国大兵 没有人喜欢战争(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4日04:55 北京青年报 | ||
■饭前,士兵排队洗手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联合国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将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第二份对伊武器核查报告,美伊战争是战是和引发世人关注。美军已在海湾地区大批集结,中东上空战云密布。 2月11日,《参考消息》报记者走进了美军阿里夫坚基地,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切切实实地在那里过了一天。 2月11日一大早,记者接到美军驻科威特新闻联络处的临时通知,说可以安排记者到科南部某处进行采访。电话中对方说得十分模糊,但由于时局紧张,任何线索都不敢怠慢,天刚蒙蒙亮,记者便揉着惺忪的睡眼驱车上路。 检查站记者与哨兵 -“这是什么?”“相机。”“相机做什么?”“拍照,对我们记者来说,照相机就是武器。” 汽车沿着40号公路直奔南方,晨曦中的城市渐渐远去。路边的景致由楼房、街道渐渐变成了帐篷和牛羊,那是北部迁来的牧民,他们世代生息劳作的地方就将弥漫战争的烽烟,为了远离威胁,他们许多人不得不举家南迁。52.5英里的路标处,按照联系人的指示,记者拐进了一条人工铺就的碎石路,无法确定延伸的方向,是浩瀚大漠的深处。 汽车在颠簸,记者的心也跟着上下晃动,远处传来轰鸣声,由小及大,越来越近。是运送物资的车队,超大规模的绿色黄色军用卡车咆哮着从记者身边驶过,卷起浓重的尘土,砂石打在车窗上发出啪啪的响声。眼前的能见度几乎为零,记者这才意识到,那些笨重的家伙为什么嗷嗷乱叫,还要闪着大灯耀武扬威。飞舞的尘烟之中是不可预知的前路,模糊的不只是视野,还有记者不可名状的心情。 几个持枪的士兵挡在面前,木房,石墩,缠绕的铁丝网,轮胎,围栏,这里是一处检查站,远方的排排营房依稀可见,记者的目的地就是美军阿里夫坚基地。 执行检查的几个士兵命令记者下车,用探测仪器浑身上下仔细检查了一番,身上的手机、钥匙、打火机都能让仪器发出嘟嘟的响声,汽车更是要求打开前盖检查发动机,连轮胎、后备箱、座椅下都要仔细搜索。记者注意到眼前这个士兵有着一张稚气未脱的年轻的脸,却挂着与之不相称的冷冰冰的沉重表情,军装上清楚地印着英文“美国陆军”的字样。看到记者胸前的照相机,他问:“这是什么?”“相机。”“相机做什么?”“拍照,对我们记者来说,照相机就是武器。”记者的调侃显然缓解了紧张的气氛,美国兵露出了不易察觉的一笑,挥一挥手,让记者通过。 基地入口处,记者终于见到了不曾谋面的联络人———新闻联络官斯蒂文·劳伦斯中士,简单地寒暄几句后,他递给记者一份协议书,共三页,需要个人签名和证明人签名,内容是一些禁止拍摄、遵守军营规则、一切后果自负之类的条款,记者二人和包括CNN在内的三家媒体的五名记者一道,乖乖地签了合同,像签了“生死状”般豪迈地大步向前。一个由七名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记者临时组建的报道小组,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进了美军基地。 后勤基地记者与准将 -“像这样规模的后勤装备基地,在伊拉克周边地区有多少?”“具体数字正如你料想的,我无法作答,但足以应对这场可能发生的战争。” 阿里夫坚基地,美军驻科威特最重要的后勤装备中心,一个小型城市规模的沙漠里的奇迹,它建于2002年10月6日,随着海湾地区局势的日益紧张和美英军队源源不断的调动,基地的规模至今还在扩大,用斯蒂文的话说,他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见证了它的成长”。 走进基地,视线所及,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刚才看到的黄色绿色军用卡车、装甲车分型号类别一字排开,一排、两排……数不清几排,一列、两列……数不清几列,在很远的地方,黄色、绿色像层层涌起的惊涛骇浪,让记者的感官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碎石路换成了平展的水泥路面,绿色的军用帐篷整齐排列在两边,旁边高耸的信号发射塔,雷达控制哨,还有更远处泛着模糊的灰褐色的防御工事……真是别有洞天,回想起刚才路上的艰辛磨难,大有山重水复、豁然开朗之感。 中士将记者带到指定拍摄的地点,大家都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被压抑半天的记者的天性一下子释放出来,摄影的取景找角度,摄像的专心录制节目,文字记者和士兵军官交谈。这时,美军专门负责接受采访的准将来到记者中间,一个即兴的记者招待会开始了。准将首先对记者的到来表示欢迎,称美军对媒体的力量有着高度的重视和信任,希望继续良好的合作,但由于军事机密方面的限制,不能让记者自由行动。他还介绍说:“这个基地是美驻科重要的后勤基地,现代战争是后勤的战争,是军事供给能力的较量,这个经验是美军在包括海湾战争等多次军事行动中总结出来的。”他熟练、狡猾地回避了记者诸如开战日期、基地规模等涉及机密的问题,谈笑中不露丝毫破绽。 规定的采访时间结束了,记者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像这样规模的后勤装备基地,在伊拉克周边地区有多少?”这是一个绕弯诱导事实的提问,准将似乎对很少见到的黄色面孔特别照顾,破例作出了回答:“具体数字正如你料想的,我无法作答,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在这一地区的后勤保障部署,足以应对这场可能发生的战争。” 军中食堂记者与士兵 -“军中的食品味道怎样?”“军中的食品全世界都一样。”“对这场战争怎么看?”“中国的立场如何?”“去过中国多次,最爱的城市是北京和西安。” 下一站是军中食堂,斯蒂文通知记者七人同士兵们共进午餐,这确实是“盛情”邀请,这种一反常态的热情倒让记者有些不知所措了。食堂门口,记者穿插在列队的战士中间,依次等候洗手。记者和士兵互相好奇地看着对方的配备———相机、摄影机和枪———我们为着各自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但却是如此之大的反差! 这是一个硕大无朋的食堂,冷饮区、主菜区、甜品区、水果区呈长方形端列在帐篷中央,有汉堡、香肠、薯条、沙拉,有可乐、牛奶和冰淇淋,四周是几千个桌椅和坐得满满的士兵,有的训练归来还未卸下战袍,有的已是T恤短裤一副休闲打扮。在这样的时刻,他们才真正放松下来,面部表情满写的是和平时期的真实恬淡。记者忙活了一上午,也饿得肚子直叫,索性坐在他们中间共进午餐。 士兵们对眼前的不速之客,反应有的热情,有的平淡,也有的很警惕,记者问旁边的几位军人,“军中的食品味道怎样?”士兵甲说,“军中的食品全世界都一样”;记者问,“对这场战争怎么看”,士兵乙反问,“中国的立场如何”;士兵丙说,他“去过中国多次,最爱的城市是北京和西安”。 谈话继续着,边吃边谈中记者与基地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拉近了,若干年后,记者会快慰地回忆起当年同几千人啃汉堡、吃薯条的豪迈场景,这样的午餐此生难忘! 一顿饭也拉近了记者之间的距离,从最初的抵触防备到现在的交谈甚至是交流经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记者拜伦·皮特是一个幽默善良的黑人小伙子,偶尔做个鬼脸,开个玩笑,他不无自豪地谈起他在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中的种种经历,并渴望奔赴伊拉克的前沿阵地再次作战地报道。 生活区记者与老兵 -“没有人喜欢战争,我喜欢在家中喝咖啡,晒太阳,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饭后为记者安排的最后一项活动是进入士兵生活区,可以拍照、交谈,除了士兵睡觉的营房,其他地方都可以自由参观。这是采访报道任务接近尾声的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记者可以切身感受到美军基地训练之余的休闲和娱乐,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想法。 从食堂出门,经过一排库房,是一片巨大的空地,类似城市中的休闲广场,四方形,左右正前方是三个大型帐篷,分别是健身中心、电影放映厅和库房,健身中心里聚集了很多身形慓悍的美国大兵,穿着绿色紧身短衫,厚实的肌肉块抖动着,很像职业的健美运动员。还有几个在比力量,举杠铃,有人在帮扶,有人在加油,不时传出欢呼声和掌声。里面一间是跑步机室和形体健身室,多数是女性,运动的强度不太大,但每个人都大汗淋漓,显然是运动了很长时间。 健身房对面是库房,主要存放一些士兵家中寄来的包裹礼物,大兵们耐心地排起长队,等待远方的家人带来的亲情。正方形的另一个边,是一条街道,这里有快餐车、快餐店、速递中心,还有咖啡屋、网吧和理发店,有大批外来劳工在这里为美军服务,街市上到处是排队的长龙,热闹异常。有抱着篮球排球的,有边走边扭哼着小曲的,千姿百态。 记者拦住了一个抱篮球的17岁少年,这样的花季年龄却要承受战争的考验,实在有些残忍。记者问他有没有看NBA全明星赛,他仿佛找到了知己,搭着记者的肩膀直喊兄弟。记者问他怎么看乔丹终于成为NBA全明星赛历史上得分最多的选手,他脸色突变说:“我来自纽约,我不喜欢乔丹,因为有他,纽约尼克斯总是得不了总冠军。”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老兵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他今年54岁,明年就将退役,他服役20年了,参加过多次美军的军事行动,但这次他最想家,他说:“没有人喜欢战争,我喜欢在家中喝咖啡,晒太阳,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傍晚,即将结束采访,基地秩序依旧,前方的碎石路,好像已不似来时那么陌生。-文并摄/《参考消息》报记者闫臖岩洪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