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地区战云密布 在伊中国人面临危险(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20日11:00 环球时报 | ||
中资公司和一些饭店都有持枪保护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驻伊拉克特约记者石岳文 人们常说,不管是哪里,只要有国家存在,就有中国人在。即使在伊拉克这个动荡国家,也有不少中国人坚守,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格外吸引国人注目。 惟一一位娶了伊拉克太太的中国人只能住在也门 眼下,伊拉克正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身在伊拉克的中国人也面临着和伊拉克人民同样的危险。目前,在伊拉克还有百十号中国人,他们分别是中国驻伊拉克使馆、新华社巴格达分社、中资机构和在联合国驻伊拉克分支机构供职的中国人。到目前为止,记者并未听说有华侨在伊拉克生活,也没听说有中国人在这里打工,倒是在巴格达有一家中餐馆,但老板是个印度人,做出的中餐跟印度饭有异曲同工之妙。海湾战争后,记者的一个同学在巴格达娶了一个当地美女做媳妇,还在巴格达最好的地段买了两处房子,但因为局势不稳,他始终没在巴格达住过,连房子都没装修,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在也门定居,过着飘忽不定的生活。去年秋天,他终于下决心带着家人回到巴格达,准备开个公司,可他回来那会儿正赶上局势紧张,弄得家都没回,只在拉希德饭店住了几天就匆匆返回了萨那老家,临走前他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我的房子已经买了五六年了,至今都没有装修,里面长满了草,真是可惜,也不知道局势什么时候能稳定下来,更不知道我们还要在外面飘多久。” 中国使馆将全力保护在伊中国人的安全 中国驻伊使馆的外交官们也是在伊中国人中的一支重要队伍。尽管这里时局动荡,但他们一直坚守在巴格达,与伊政府和民间保持着正常交往。张维秋大使说,他刚上任不久就赶上了“沙漠之狐” 行动,当时,使馆人员并没撤离,后来,他们才利用轰炸间隙,将使馆部分人员和家属撤离到邻国约旦,而以大使为首的主要外交官仍坚守在馆区,没有撤离。 张大使说,近日,使馆不断接到来自国内的电话,他们都很关心在伊中国人的安全。考虑到此次危机与上次不同,张大使说,使馆已多次召开了有中资公司参加的会议,并采取了各种应急预防性措施,以保障大家的安全。 中资公司有民防人员持枪保护,但他们已做好撤的准备 在伊拉克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自中资公司,因为不断有中国公司关门走人,所以到目前,留在伊拉克的中国人也就剩几十个了。离开伊拉克的中资公司,大部分是因为临近春节,手头业务已接近尾声,索性先离开这块“是非之地”。但一些人还是选择了留下。中国机械设备总公司驻伊分公司的李经理说:“我们正在实施联合国‘石油换食品’协议下的电站建设项目,一批从中国发来的价值1200万美元的设备将运抵伊港口,我们得去验货、安装和调试。所以,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我们不会撤,不然,公司将遭受重大损失。” 选择留在伊拉克的还有中国万宝公司、绿洲公司、中建公司、长春一汽等,但这些公司人数都不多,一般只有一两个人。人数最多的属轩辕集团,有22人,主要从事机车维修工作。据说,在伊工作的中国职员待遇都不错,一般都配了奔驰轿车,住房也是别墅,有的还带着夫人。为解决吃饭问题,有的公司还从国内带去厨师,比如中建和万宝公司虽然人少,但都有厨师和奔驰轿车,在巴格达的外国人中是比较体面的。中国公司的经理们大多租住在巴格达市区较好的地段,有的公司门前还有伊拉克民防员荷枪实弹地保护,但每月要向这些保安交纳几万第纳尔。 尽管在巴格达的中国商人们生活上还过得去,但在这种危难关头,他们也人心惶惶,加上生意不好做,因而都和使馆保持着密切联系,询问是走是留,毕竟谁都不愿意无缘无故地在巴格达送命。中建公司的吴老板已经在这里干了10多年,经历过几次打击,他说,1998年“沙漠之狐”空袭时,眼看着战斧式导弹从头上划过,简直吓死人。但也有胆大的,以个体老板身份在巴格达做生意的陈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跟巴格达方面签署了上千万美元的合同,正在执行中,打起来或撤离都会使生意泡汤。所以他格外关心形势,常找记者探听虚实。他常对记者说:“即使打起来我也不撤,我还得保护这些货呢。”我问他:“货重要还是命重要?”他说:“什么都重要,我来巴格达十几年了,每次打仗我都在国内,这次非得看看导弹是什么样,我不相信导弹会偏偏奔我来。” 像陈老板这样的并不多,据了解,许多中国公司的人已经打点好行装,办好了离境证明,稍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撤离。 惟一的中国留学生恋恋不舍地回国了 除此之外,巴格达大学还有1名中国自费留学生,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海湾战争结束后10多年来惟一在伊学习的中国学生。伊政府对这名学生很关照,免收学费和住宿费,完全把他当成国家派遣的公费生看待。最近,这名小伙子也恋恋不舍地提前回国度假了。但他最担心的是,一旦仗打起来,恐怕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学校,耽误的学业不知该怎么补回来。 记者将成为留守在伊拉克的最后的中国人 与上述在伊中国人区别最大的恐怕就是新华社驻巴格达分社的记者了。俗话说,记者惟恐天下不乱,遇到影响如此之大的国际新闻,他们更是责无旁贷,坚守在第一线,及时、准确地报道他们在伊拉克的所见所闻。目前,巴格达分社共有3名记者,3员大将都只有30多岁,个个年富力强。由于他们没有厨师又吃不惯阿拉伯饭,所以只好每天自己做饭,有时候忙起来一天也就吃一顿饭,辛苦可想而知。随着战争的临近,也许这些以新闻为生命的记者会成为留守在伊拉克的最后的中国人。 想离开巴格达,必先通过“死亡之路” 都说外国人进入伊拉克的签证非常难办,其实,想离开也非常难。外交官好点,不用审批,但要开车走陆路就需提前去外交部打路条,否则根本别想出巴格达,因为郊区主要干道都有路卡。而一般人要离开巴格达麻烦就大了,必须提前去主管部门办理离境审批手续,一旦批下来了,一周内又必须离开,否则离境卡作废。 中国人从伊拉克撤离,一般都到最近的约旦。虽说是最近,但也要驾车10多个小时。从巴格达到约旦首都安曼长达1000多公里的路是高速公路,路面笔直而平整。为了赶路,来往车辆都加大油门,车速难以控制,经常会发生恶性交通事故,所以得名“死亡之路”。记者当年就是在这条路上遭遇过车祸,幸亏抢救及时才拣回一条命。可想而知,未来的撤离之路也是艰难和充满风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