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9日,星期日,
哈尔滨的天气晴,13~21℃
这一天,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又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所决定的事情,使我们后来目睹了美国“9·11”事件。
这一天,黑龙江省新闻代表团应美国《国际日报》的邀请出访美国。
我们这个代表团出访,还真有一番波折,按原计划,应是今年5月6日成行。但是在4月1日,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我们这个代表团也推迟访问美国。
再设计代表团访问日程时,原定是9月9日先到北京,9月10日由北京出境。如果这样,由于时差的原因,将于美国东部标准时间9月10日晚抵达美国纽约。9月11日上午,我们将肯定去纽约曼哈顿,如果那样,真不知会出现什么样的“将会”……
值得庆幸的是,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乘9月9日由哈尔滨经停汉城直飞纽约的国际航班,正是这一决定,使得我们亲历了美国“9·11”恐怖事件,也使得我们在美国期间平安无恙。
9月9日北京时间14:50,我们乘坐国韩国韩亚航空公司OZ340航班从哈尔滨起飞,于17:10(汉城时间18:10)抵达汉城。汉城时间19:20转乘OZ222航班经过近14个小时的飞行,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9日20:26抵达纽约纽瓦克国际机场,下榻距离纽约曼哈顿十余公里的皇后区喜来事登酒店(SheratonLaCuardiaEastHo-tel)。
9月10日,星期一,
纽约的天气是多云转小雨,20℃~26℃
由于时差的原因,在床上辗转不眠。似睡非睡地挨到凌晨2:30左右,就怎么也睡不着了。我拿出日程安排表,看到10日上午的参加项目是艾丽斯岛和自由女神,下午的参观项目是世界贸易中心、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等。
清晨起闲,纽约的天气不错,风和日丽。我们早上吃完早茶,即前往纽约曼哈顿岛,开始了一天的参观活动。
上午的参观项目进行很顺利。下午重点的参观项目就是世贸中心。14:39,我们一行5人来到了世贸中心,买了13.5美元一张的5张门票,准备登上大厦。
世界贸易中心坐落在纽约曼哈顿西南端,西临哈德逊河,共有7座建筑,两府并立的110层、419米高的塔式摩天大楼构成主体,分别称1号楼(北楼、上面设有电视天线)和2号楼(南楼),其余5座建筑紧挨着它们:3号楼是22层的马里奥特世贸中心旅馆,4号楼是9层的商品交易中心,5号楼是9层的办公楼,6号楼是8层的美国海关大楼,7号楼是47层的办公楼,世贸中心的建筑群建于1961~1976年。1973年建成的世贸中心两座塔式建筑是目前纽约的最高建筑物,里面驻有800多家世界各地贸易机构,办公人员5万多人,因其四周外墙全是玻璃,有“世界之窗”之称。
走到入口处,一幅巨幅世贸中心的图片竖立在眼前。一个黑人女摄影看,看到我们走过来,嘴里就喊道“中国帅哥呀———,过—来—,照一张—”听着她那拉长腔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还称我们是中国帅歌,看着她那手指着脸蛋的幽默动作,大家都忍俊不禁,脸上带着笑容,欣然地接受了她的邀请,以世贸中心图片作为级景,摄一张合影照片。后面的游客走过来,她又在喊着什么,邀请照相。原来,这是世贸中心的一个服务项目,每个游客都请在此照一张像,以做纪念。
世贸中心的保安措施很是严密。入口处有安全门,保安人员神情严肃地检查着每个人,与刚才活泼幽默的女摄影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所携带的背包、物品、照相机,都要经过X射线检查机。
经过安全检查,我们登上了电梯。世贸中心一共有104部电梯,我们所乘的观光电梯是专门为游客设计的,空间很大,可容纳二三十人。上升的速度极快,从底层达到107层了望厅,只需要1分半钟。
世贸中心从外部看上去,显得线条简洁,端庄宏伟,纽约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它挺拔矗立在高楼群中真是出类拔萃。来到107层了望厅,更为它那高耸入云和充满现代气息的设计所惊叹。有资料介绍,大楼从基础到项层在中心处矗立着一根钢柱,由这根钢柱伸出无数条纲索,牵引着每一层楼的框架。据说这种设计能使这座四百余米高的摩天大楼能够抵抗住8级地震,在这样大的地震中大楼就像是一块“肉皮冻”,刚柔相济的韧性使它只能摇晃,而不会倒塌。
了望厅很是宏大,大厅约有5米高,四周全是方形钢柱,钢柱的间距大约有一米,钢柱间自上而下是加厚的钢化玻璃,观光效果极佳。极目远眺,半径70公里,大地在脚下伸延,云彩在眼前飘荡,大海在胸前展阔。东面,2.7公里长的布鲁克林大桥、曼哈顿大桥和威廉斯保大桥也只是三条细小的彩带,她们由曼哈顿区袅娜着身躯跨过东河连接着布鲁克林区。西面,港湾码头停泊的巨轮好似一艘艘玩具航模,灿烂的阳光照耀在哈德逊河汇入上纽约湾的结合处,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南面,自由岛、艾丽斯岛和总督岛仿佛是几盆盆景,把上纽约湾点缀得格外俊秀,93米高的自由女神塑像渺小地站立在自由岛上。北面,所有的楼宇在它面前都是臣民,就连381米高的帝国大厦也不得不对它俯首称臣。一片云彩飘来,挡了我们的观赏的视线……
我们从107层了望厅乘电动滚梯,登上了111层楼顶观景平台。不一会儿,远处飘来了乌云,风也渐渐地大了起来,要下雨了。世贸中心的保安人员很客气但又态度坚决地催促着游客“Hurryup,Hurryup.”让大家快一点下楼。我刚刚走到入口处,豆大的雨点就打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具是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景。
在从107层返回地面之际,我们看到黑人女摄影师给我们拍摄的照片已经洗好了,摆在了望厅取片处,每张照片7美元,真是有些贵。当然,要或不要自由取舍。大家看到这张照片我们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开心,决定留做纪念,付了35美元,将5张照片留存。真没想到,这张照片又有了非凡的纪念意义。
在返回地面的电梯上,一个开电梯的美国黑人青年看到我们是中国人,马上用生硬的中国话向我们致意:“中国,顶呱呱。你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青岛啤酒,干杯!”马马虎虎……稀里糊涂……”听着这一连串充满洋味的汉语词汇,尤其是后两句词不达意的词语,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直到今天,我们都还惦念着“9·11”事件中,不知这位可爱的黑人青年安危如何。
16:30左右,我们离开了世贸中心。
9月11日,星期二,
纽约的天气晴,24℃
早饭后,我们在房间等待游晓行先生。房间的窗外约2公里处是拉瓜迪亚机场。机场很是繁忙,我们看着窗外一架架飞机降落下来,一架架飞机又起飞。但是在9:15左右,便没有飞机起落了。后来才知道,两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后,纽约马上实行了空中管制,所有航班全都改降加拿大。
我和黑大英语系教授徐文培一个房间。回到我们房间后,徐文培随手打开了电视机,电视画面使我们惊呆了———世贸中心两座大楼冒着滚滚浓烟。我以为是发生了火灾,徐文培精通英语,他仔细听着播音员的解说,马上说:“出事了,有两架飞机撞上了世贸中心,可能是恐怖行动。”这时我看了一下手表,将近9:20。我马上把同行的同志请到我们房间,由徐文培继续给大家有翻译着播音员的解说:“华盛顿五角大楼也被飞机撞击,国务院附近发生了汽车爆炸事件。”
我急忙向窗外望,也看不到什么。原来,我们住的酒店的窗户分别是朝南北方向,而世贸中心则座落在我们下榻酒店的西面,墙壁挡住了我们的视线。
这时,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他先是称“Itisaterronistattack。”(是一次恐怖攻击),不久他又说:“Itisanobviousterroristattack。”(的确是一次恐怖攻击)。随后,电视画面上映出世贸中心的2号楼已经塌掉了。
遇上这一重大的历史性事件,不摄下这一镜头将终身遗憾。我连忙跑到楼下,向世贸中心的方向望去,但因四周全是楼房,仍然是什么也看不到,我又想到,酒店一定会有安全通信,安全通道会通到酒店的顶层,我在走廊果然找到通道,顺着楼梯登上20多层的一个小平台。嚯!一切都看到了。
我马上返回房间,带上照相机,将同行的同志引领到小平台。远远望去,世贸中心失去了昨天的端庄和俊美,2号楼已经不复存在了,1号楼那惨遭蹂躏的身躯就像一座巨大的烟囱,冒出了遮天避日的滚滚浓烟。我马上端起照相机,将这一惨景摄入镜头。正在拍摄中,1号楼也轰然坍塌了,我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10:29。两座大楼就这样夷为平地,作为纽约的标志性建筑和象征从此就这样消失了。大楼向下倒塌所形成的巨大气旋将浓烟和尘土向下拉了一大截,远处观望,翻滚的浓烟就像是一头披头散发面目狰狞的巨兽,吞噬着世贸中心,饕餮着曼哈顿。
平台上有几个美国人,他们都惊恐不已。其中一位女士,瞪大着双眼,用双手紧捂着张大的嘴巴,不停地说:“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曼哈顿的上空笼罩着阴霾、恐怖和浓烟中。天空中出现了F—16战机的身影,耳边响起了消防车、警车,救护车的尘叫声……
我赶紧又回到房间,请徐文培同志翻译着电视新闻,马上着手整理一条消息。纽约时间9月11日11时(北京时间9月11日23时),我用国际长途电话和报社夜班总值班徐峰同志通了话,将“9·11”事件的消息请徐峰同志电话记录,准备明天见报。当时起草的电文如下:“美国东部时间9月11日8:45,美国本土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恐怖的袭击事件,位于纽约的世贸中心,位于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国会山、国务院接连遭到袭击。世贸中心大楼接连遭到被劫持的两架民用飞机冲撞,两座高419米塔式摩天建筑陆续发生大火、爆炸,之后倒塌,夷为平地。目前,纽约曼哈顿所有人员已全部撤离。
正在纽约考察访问的本报记者目击了这一事件,纽约市民表现出恐怖和震惊。据美国电视媒体报道,事件发生在周二上班时间,据称,世贸中心日常工作人员为5万多人,人员伤亡可能极为惨重。现在美国境内已全部戒严,所有机场被关闭。原降落美国本土的飞机,现已改降加拿大。美国总统布什刚刚发布电视讲话,确信是一次恐怖活动。目前,没有人宣布对此次活动负责。
在纽约发生恐怖事件的同时,华盛顿也接二连三发生爆炸事件。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发生爆炸事件,周围地区浓烟滚滚。国务院附近发生汽车炸弹爆炸,国会附近也发生了爆炸。”
电话只打了十余分钟,事后结果时才知道花了122美元,太贵了,真是有价值的新闻了。
后来连续四天,美国新闻媒体连续报道这一事件及事件发生后受之影响美国和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件。对于这一事件,美国的新闻媒体的宣传颇有一些特点。
一是反应迅速,立即报道。飞机撞入大厦是当地时间11日8:45,我们9:20左右打开电视秒已经看到先后两架飞机撞上大厦的画面和相关报道了。报道只说大厦起火是由飞机撞入引起的,没有哪个组织声称对此事负责。电视画面反复地播放着从不同角度拍摄到的两架飞机撞向两座大厦的惨相。发生这样重大的事件,报道如此迅速,使得全世界都立即了解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
二是紧随事态,深入报道。随着事态的发展,美国政府的深入调查,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时将布什的讲话、美国政府的态度、救援工作的进展、各国的反映以及美军进入战备状态的情况,还有本·拉丹的声明及其本人和塔利班的资料、劫机人的资料陆续介绍给受众,使人感到步步深入、环环相扣,随着事态的发展,及时了解到相关的新闻。
三是滚动播出,集中报道。事件发生后连续四天广播电视只有一个节目,就是滚动播出这一事件。特别是美国全国性的电视广播机构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CNN)和福克斯电视台(FOX)等五大电视传媒,在这四天里中止一切文艺、体育和娱乐节目,甚至连广告节目了也全部中止,全天全部节目内容都是“9·11”事件的相关新闻。全美各大报刊也都集中报道这一事件。真可谓是全力宣传,连篇累牍。
四是情节细腻,鼓动情绪。各媒体的报道集中在死亡者的惨状、受伤者的恐惧、救护人员的勇敢、献血者的踊跃、失踪者家属的急切心情、烛光祈祷仪式上人们的祝盼、家家户户降半旗和纷纷购买国旗的场景,以及人们对恐怖者愤慨的神态、美国政府将严惩恐怖分子的立场等细节着力报道,鼓动着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
有些报道也很耐人寻味,《国际日报》(号外)发表署名文章《美国的敌人在国内》。电视新闻中报道几名劫机恐怖分子曾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个航空驾校学习过飞行,一名曾经教过他们的飞行教官非常懊悔地说:“我只教了他们起飞,还没有教他们降落呢……
“9·11”事件正在成为历史,我们一行5人亲历了这一触目惊心的历史事件。登上世界贸易中心的游客有千千万万,我们是最后几批瞻仰它的中国来访者,也是最后一批登上世贸中心的黑龙江来访者。
(新都市报)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