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一日电: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 就有中餐馆。在南罗匈保这巴尔干四国,九十年代大批华商到来前,尽管 华侨华人不多,也已经有了中餐馆。但不一定是华人开的,对象主要是当 地顾客。 罗马尼亚第二大城市布拉索夫市中心的广场上就有一家中餐馆,是个 八十年代在上海学过中餐厨艺的罗人回国后开的,打着“长城酒楼”招牌, 但完全是中餐西做。要一个快餐,看上去很漂亮,但米粒少得能数清楚, 实际上是一道什锦拼盘,要吃饱还非得配上面包罗宋汤。 大批中国人来到后,地道的中餐馆多了起来。与别的地方不同,在巴 尔干这个有“火药桶”之称的地方开中餐馆,不仅要受得住市场的考验, 还要经历战火的洗礼。 南斯拉夫中餐馆的历史不长,但后来居上者不少。如果不赶上这场战 争,本可在春天开始的旅游旺季有一番收获。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多瑙河 上,有一家开设在趸船上的“中国大酒楼”,形似中国古典建筑,以规模 大、装修豪华闻名全城。每当夜晚,船上的彩灯亮起,宛如一座水上宫殿。 然而空袭开始后,因害怕成为目标饭店不得不关掉了彩灯,生意大幅减少, 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来自东北的老板执意不肯撤退,将老人和老婆孩子送 往匈牙利后就与伙计留守在那里,终于度过了那提心吊胆的七十八个昼夜。 尽管战后消费力恢复也需要时日,但总算是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在南斯拉夫第二大城市尼什,开业才一年的中餐馆“天龙阁”更惨, 装饰门窗全被三百米外导弹爆炸的冲击波震碎。老板胡学忠尽管帮伙计拿 到了经保加利亚回国的过境签证,但最后还是不情愿走,让伙计在靠近保 加利亚边境的地方避了一个多月,战争一停就回到尼什收拾残局。南斯拉 夫其他的中餐馆在战时多半因为停水断电无法开门,如今正陆续恢复营业。 周边国家的中餐馆也多少因战争减少了生意。紧邻南斯拉夫的匈牙利近年 来旅游业发展蓬勃,然而刚加入北约就赶上了战争,游客大幅减少,全行 业损失超过五亿美元。布达佩斯的六十多家中餐馆也受影响。游客生意不 行,就做华人生意,匈牙利有两万来华侨华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为 了让口味更适合华人,匈牙利的许多中餐馆连蔬菜都取自华商文明远在塞 格德附近开设的农场,那里虽然路途遥远,但大棚里的菜种都来自中国, 还有两位从黑龙江和河北来的农艺师负责管理。布达佩斯的中餐馆一般都 较有规模,“兰州酒店”、“大世界”等都地处闹市,四开间以上门面, 有些还有上下两层,装潢也讲究。 相比之下,保加利亚的中餐馆规模小些,门面一般只有一、两开间, 口味相当本地化。因为当地总共千余华侨华人,争取当地客人更为重要。 保加利亚人口味重,吃菜前通常先洒上一层盐。因此索非亚的中餐馆无论 是浙江人开的还是福建人开的都偏咸。因为适合当地口味,保加利亚中餐 馆发展很快,也有六、七十家之多,首都索非亚除了亚洲饭店、中国陈、 天龙阁、贵宾楼、大观园等五大中餐馆外,还有了一批后起之秀。来自东 北的刘英杰就在居民区里开了个友谊餐厅,新开张才几个月。刘先生说, 索非亚离保南边境只有六十公里,战时保境内落下过六颗炸弹,晚上顾客 减少了。那天客人也不多。于是他为我们专做了一桌原汁原味的东北大菜, 不咸不淡。陪同我们的当地华商张广汉、边柏功也食欲大增。 罗马尼亚有两万华商,中餐馆却不及保加利亚多,首都布加勒斯特只 有十来家,但都颇具规模。我们抵埠的当日,当地侨团在北京烤鸭店设宴 招待。这家店是来自北京的王老板开的,租用当地一栋别墅,连地库上下 四层。由于当地华商多,口味也不作改变,调料都是从国内装箱运来的, 只是填鸭是引进的品种,在当地放养,偏瘦,没有全聚德烤鸭那种肥而不 腻的感觉,可不管怎样,对游子们来说,吃着它也算别了思乡的愁绪。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