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 将新浪设为首页 | 帮助信息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新华社 > 新闻报道 |
与邵云环的最后通话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5月18日通讯:“愿战争尽快结束”--记与邵云 环的最后几次通话新华社记者林惠芬 邵云环离开我们已经10天了,但直到今天,每当我拿起电话同新华 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联系时,她的声音总是回响在我的耳畔。 新华社记者邵云环3月中旬到贝尔格莱德分社赴任刚刚一周,北约就 开始了对南联盟的野蛮轰炸。这一个多月,我们新华社驻罗马尼亚的布加 勒斯特分社同贝尔格莱德分社之间的电话联系因工作需要比过去多了。 北约开始轰炸后不久,邵云环给我们来了个电话。“嗨,终于拨通了”, 她声音虽不高却很清晰,从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她的欣喜心情。北约向南发 动空袭的头几天,因电子干扰,电话联络十分困难,这次意外通话令她高 兴不已。 “我们一切平安”,邵云环说,“磊(她对儿子曹磊的昵称)这次同 其他留学生一起撤到罗马尼亚,你们要提醒他不要放松学习,要对他严格 要求,该批评就批评。” 接着,她又郑重地说:“一旦形势进一步恶化,就安排磊回北京,并 通知曹荣飞(邵云环爱人)的侄女家。” 听到这里,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一边记下她北京亲戚的联系电话和地 址,一边安慰她说:“你别这么说,战争很快会停下来的。”邵云环从容 地回答:“战争期间,一切都难以预料,趁现在还能通电话,把该交待的 都交待了,心里就踏实了。” 我一再嘱咐她千万注意安全。当我劝她必要时撤往布加勒斯特时,她 说:“你我都是新华社的,都知道再危险我们也要坚守岗位。你看,分社 记者杨成明和赵金河的家属,她们本来也可以同使馆工作人员家属一起首 批撤离的,但连她们都留了下来,我怎么能撤呢?”她介绍说,当我驻南 使馆作出馆员家属以及留学生和教师首批撤离的决定时,新华社驻南首席 记者杨成明的夫人王桂兰坚决表示要留守分社,同丈夫在一起。 我们从电话中了解到,邵云环最担心、最着急的就是稿子写好了,但 又发不出去。4月3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过后,传来的是邵云环比铃 声更急切的声音:“麻烦你们赶紧帮我往总社或巴黎传一篇稿子,我这里 实在拨不通。”就这样,我们成了她那篇《最抢手的徽章和最流行的歌曲》 的消息的第一读者。当得知稿件终于传走后,她高兴得象个孩子,还在电 话中向我们介绍贝尔格莱德市民不畏强暴的高昂斗志和诙谐幽默的民族性 格。她还说:“有机会托人捎一份礼物给你们--一块被南联盟击落的美 国隐形飞机F-117的碎片,我想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我们当时也高兴得好象已经拿到了那份珍贵的礼物一样,全然忘记 了电话的那头正呼啸着北约暴虐的战机和弥漫着的血腥和硝烟。 5月4日,邵云环来电话说,她又搬回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住了。 她刚刚住进分社,怎么又……,我有些不理解。原来,北约5月2日向南 联盟投掷了大量石墨炸弹,导致许多地区供电中断。她说,分社常停电, 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到使馆后可以多写几篇稿子。 5月6日晚上是我们同邵云环的最后一次通话。就在通话前的几个小 时,8国集团外长达成了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原则性协议,使人们隐约 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 “该结束了,北约实在欺人太甚,把南斯拉夫炸得惨不忍睹”,她停 顿了一下,又满怀希望地说,“但愿战争尽快结束!”我们也都感到了一 丝欣慰,但还是叮嘱她:注意安全。要知道,北约在停火之前也许会更加 “疯狂”地狂轰滥炸。但是,我们万万想不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竟然无 耻地于5月8日袭击了中国大使馆,邵云环以身殉职,光荣牺牲。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新华社 > 新闻报道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