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北京晨报 > 新闻报道
 
北京晨报

通讯:战火中的中国驻南使馆留守人员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5月17日 13:55 北京晨报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旗号,从今年3月24日起对主 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狂轰滥炸。一片片肥沃的土地变成了焦土, 一幛幛美丽的建筑物变成了废墟,数千名无辜者在轰炸中伤亡,数十万人 无家可归。轰炸已经持续50多天,丧心病狂的侵略者不仅对南斯拉夫人民 犯下了一桩桩滔天罪行,而且把残暴的黑手伸向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1999年5月7日(当地时间),一个让中国人民永远愤慨、永远难忘的日 子。这天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造成 重大人员伤亡和馆舍毁坏。在正义与邪恶的拼搏中,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面前,中国驻南使馆的外交官和工作人员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始终把党 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战火中忠实地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

  形势危急,使馆考虑最多的是中国侨民和中国留学生的安危。

  位于萨瓦河畔的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原本是一座整洁、美丽的 城市。然而,在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的野蛮侵略拉开序幕后,贝尔格莱 德再也不见昔日那一片和平、繁华的景象,郊外不时传来令人震颤的爆炸 声,市内经常可见滚滚硝烟、冲天火光,整个城市笼在战争的阴霾之中, 每个人都在提心吊胆中度日。

  早在北约轰炸开始之前,许多外国的使、领馆就闻风撤走了。然而,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却岿然不动,鲜艳的五星红旗依然在萨瓦河畔高高 飘扬。北约的威胁一次比一次严厉,贝尔格莱德的战争气氛一阵比一阵紧 张,中国使馆人员的心里都很明白,坚持驻守贝尔格莱德对他们意味着什 么。国内的亲友们日日夜夜都在为他们担忧,一封封信件带着亲人们的千 叮咛万嘱咐,越过千山万水寄到了大使馆,一个个急切的电话从北京、从 世界的其他地方打到了大使馆。使馆人员身处险境,却依然从容不迫,他 们总是回答自己的亲友:这里没事,挺安全的你们放心吧。

  其实,这时的中国驻南使馆已经被迫进入战时状态。为了应对随时可 能出现的各种危急情况,在北约发动空袭的当天,由潘占林大使领导的使 馆应变小组就开始紧张工作。潘占林大使虽然年过半百,而且患有慢性疾 病,但他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经常在警报声中进行外事活动。此时的外事 活动,比以往更加重要。中国大使在外交场合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潘大使和使馆其他领导成员的影响和带领下, 使馆全体工作人员情绪稳定,团结战斗,在空袭警报声中坚守着岗位。随 着形势的急剧变化,使馆同志的工作量不仅没减,反而大量增加。为了保 证与国内通信联络的畅通,一些同志长时间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办 公室的同志经常冒着空袭的危险,外出采购,为使馆在战争情况下照常工 作提供了保障。虽然大家的情绪很高,但对使馆中几乎所有的人来说,这 种战火纷飞的环境毕竟还是首次亲身经历,有时遇到周围发生突如其来的 爆炸,难免感到有点儿紧张。在这危险的处境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鼓 励。考虑到安全没有任何保障,使馆领导根据国内指示,决定撤离部分工 作人员。工勤员陈建军、大使司机杨永丰和其他一些应撤离人员获悉后, 纷纷找潘占林大使谈话,坚决要求留下来。

  形势危急时,使馆考虑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当地华侨和中国留学生 的安危。为帮助侨民撤离,使馆设立了热线电话,24小时处理有关事宜。 使馆还从各部门抽调人手,大力加强领事部门,随时接待到使馆办理撤离 手续的华侨和留学生,并将他们逐个登记造册,以便相互联系。由于邻国 驻南使、领馆大都停止工作,争取它们接受中国侨民越来越困难,撤侨工 作难度很大。但在整个撤侨过程中,使馆工作人员废寝忘食,兢兢业业, 有的嗓子都累哑了。最后,经过艰苦努力,使馆安排车辆,将1000多名华 侨和留学生撤离到安全地方后,纷纷发来传真电报或打来电话,对使馆工 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谢。

  导弹袭来,浓烟滚滚,使馆人员的第一反应是抢救同事,保护重要文 件

  5月7日,北约炸毁了贝尔格莱德地区的发电设施,使馆楼内正常供电 中断,但大家仍然工作到很晚才回到房间休息。午夜11时45分,以美国为 首的北约竟然发射多枚导弹,从不同角度对我使馆和大使官邸进行了惨无 人道的轰炸。随着剧烈的爆炸声,火光冲天,浓烟四起,使馆瞬间遭到了 严重毁坏。住在使馆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和《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 朱颖夫妇的卧室分别被两枚导弹击中,三位中国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惨遭北 约杀害。

  生死关头方显英雄本色。潘占林大使住在官邸,他首先从废墟的夹缝 中挣脱出来,奋不顾身地冲到浓烟滚滚的馆舍前,大声疾呼:“同志们不 要惊慌,要镇静。”在潘大使的亲自指挥下,使馆工作人员开展了紧张有 序的救援和抢救国家财产工作。

  使馆机要人员在爆炸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跑出馆舍,而是冲到楼上的办 公室,因为那里有使馆的重要文件和资料。最后,他们冒着巨大的危险将 四个重要的箱子取了出来。负责报务的同志首先想到的是保护使馆电台的 核心部分。当时,虽然浓烟封锁了楼道,他们仍然坚守在报房,直到南斯 拉夫的消防队员赶来后,他们才携带着电台核心部分一起离开。

  使馆工作人员吴旭欣冲出房门时,听到一等秘书曹荣飞正在喊:“我 什么都看不见了!我什么都看不见了!”吴旭欣不顾自己的安危,立即和 丈夫蒋晓军撕开床单,拧成绳子,然后和几位同事把曹荣飞等受伤人员从 三楼护送到比较安全的二楼平台上,最后自己才转移。

  爆炸发生20分钟后,消防车和急救车接踵赶来。由于爆炸造成使馆大 门的自动门锁系统失灵,消防车和急救车都开不进去。看到这种情况,今 年2月才来到使馆的董健冲向起火的大楼,冒着爆炸的危险,仅仅想到里 面还有我的同事,我一定得把他们抢救出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南斯拉夫救援人员的帮助下,使馆工作人员及其 家属被陆续救出,但唯独不见武官任宝凯。武官处人员再次到处寻找,还 是没找到。在场的人心急如焚。有人判断任武官已经牺牲。但也有人估计, 任武官可能被南斯拉夫的救护车拉走了。为了迅速找到任武官的下落,潘 大使立即驱车前往塞尔维亚医疗急救中心查找。正当潘大使捻地回来时, 发现南斯拉夫的救援车辆已来到中国使馆前面,将整座建筑物围了起来。 潘大使马上请救救援人员进入使馆楼内帮助查找,最后终于找到了任宝凯。 但当救护人员把任武官抬出使馆大楼时,潘大使贴近一看,发现他奄奄一 息。在潘大使的求助下,塞尔维亚医疗急救中心立即组织一个专门的医疗 小组进行抢救,使任武官终于脱离了危险。

  生死关头,先人后己。生死之中,战友情谊得到升华。

  中国大使馆遭到袭击后,南联盟总统代表、外长、安全局长、内务部 长、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等重要官员先后赶到现场,及时协调指挥抢救工 作。南斯拉夫人民对北约的暴行表示了强烈的愤慨,附近居民纷纷前来使 馆慰问,充分体现了中南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庄严的五星红旗依然在使馆的废墟上高高飘扬

  中国驻南使馆遭北约轰炸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中南海。党中央迅即 作出决定,立即派出一个专门小组乘专机飞赴贝尔格莱德,代表党中央、 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向战斗在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慰问,把受伤的同志接回 国内治疗,并帮助使馆处理各种善后事宜。

  听到这一消息,身心遭受极大创伤的使馆工作人员一个个禁不住流下 了热泪。大家激动地说,国内派出专门小组前来,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党中 央和我们同在,祖国和我们同在。

  5月9日,以外交部领导成员王国章为首的中国政府专门小组飞抵贝尔 格莱德。祖国亲人的到来,使使馆人员备感亲切,备感振奋。在短短的6 0来个小时里,专门小组在南联盟政府的大力协助下,夜以继日地紧张工 作,圆满地完成了党中央托付的各项任务。三位烈士的骨灰被接回了北京, 所有受伤人员被接回了北京。

  一个由使馆人员和专门小组成员组成的精干班子留在了贝尔格莱德, 继续执行祖国交给的神圣使命。他们是大使潘占林、参赞李银堂和工作人 员李君、陈力、董健、张春良和赵志祥。他们的平均年龄大约35岁。在最 近的一次工作人员会议上,潘大使深情地说:“我们受到党和人民的多年 培养教育,现在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了。虽然使馆大楼已被炸毁,但只 要我们的人员还在,我们就要继续战斗。”其他留守同志的情绪也很饱满, 他们纷纷表示,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嘱托,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以饱满 的斗志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誓死捍卫祖国的利益。

  送别三位烈士和伤员的第二天,使馆留守人员就在潘占林大使的带领 下,来到被炸毁的使馆前,开展现场清理工作。在北约导弹的袭击下,中 国驻南使馆只剩下一个残破的框架,但庄严的五星红旗仍然在使馆的废墟 上高高飘扬。她向全世界昭示:英雄的中国人民不可辱,中国的外交官们 威武不屈!

  杨成明 张铁钢 义高潮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北京晨报 > 新闻报道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