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Sina. Ads.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美国友人沈娜娴女士访谈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5月11日 18:11 中新社

  中新社纽约五月十日电美国通讯:爱是相通的棗空中访美国友人沈娜 娴女士

  中新社记者郭健王明升

  五月九日中午,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一架宽体波音客机满载乘客从北京 直飞底特律。空姐送来饮料和当天的报纸。《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 整版整版刊登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暴行的新闻和图 片,令每位中国乘客感到震惊和愤慨。邻座的一位金发碧眼中年女士,看 完同样内容的《中国日报》后,凝重的目光在三位遇难者遗像上停留良久, 陷入沉思。

  为准备海关和移民局官员的盘问,我们掏出刚买来的好译通练习会话: 输入一句英文句子,一边看中文语意,一边跟电脑轻声朗读起来。邻座女 士见状,颇有兴趣地将好译通拿去研究一番,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很好, 又问什么地方生产的。我们查了个底朝天,上面竟无生产厂家的标记。

  交换名片,方知眼前这位女士乃美国中国儿童医疗基金会总裁兼行政 总监SHANNAHAN,按谐音取的中文名为沈娜娴。借助好译通和有限的英语 词汇储备,后来又请同机的朱小姐作临时翻译,我们与萍水相逢的沈女士 进行了一次费劲而又友好的交谈。

  “您第几次来中国?”

  “来中国五次。这次在哈尔滨六十天,在北京二十天。我来中国的目 的很单纯,很直接:就是把光明、欢笑和正常的体魄带给中国孩子们,帮 助他们重返健康社会。”说着,她用手捂眼,又指指耳朵和嘴,加重表达 “盲人”、“聋哑人”的语意。

  沈娜娴女士原本是律师。她对中国儿童产生兴趣,源于一九九六年的 中国之旅。那次她在南京的福利院收养了一名中国女童。在履行收养程序 时,她突发奇想:在美中之间架起一道彩虹,把幸福带给身患残疾的中国 孩子们。

  她的善良愿望得到加拿大华人医生洪海洋的理解和帮助。于是,两人 共同发起,一九九七年成立美国中国儿童医疗基金会。这一志愿者组织目 前已有二百多名成员,其中不乏社会名流和医护界的专家学者。去年一月 四日,基金会与中国民政部的有关部门签署备忘录,明确由美方无偿提供 康复医疗技术,并对从事该项工作的中国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十一月,沈 女士和洪先生及基金会三名工作人员来华考察,确定哈尔滨、长沙和安顺 为义诊地。

  此次沈娜娴总裁率基金会赴哈尔滨义诊的十九人中多数是资深医护专 家,其中博士六人,硕士四人。作为志愿者,他们利用自己的休假时间, 存的放弃了重要的学术活动。同时运到的十八大箱、价值八十万美元的医 疗器械和物品,是基金会会员捐赠和社会募集来的。

  “根据我的直觉,中国的孤残儿童很幸运,政府和社会很关注他们。 我对中国政府的支持、中国同行的配合深表感谢。”她从公文包中取出一 份《黑龙江日报》,上面刊有该报记者对她的专访《爱的使者》。

  她说:“爱,是相通的。”

  沈女士收养的中国孤儿三岁。她还收养了一位八岁的美国孤儿。照片 上,两位异国姐妹相依相亲,煞是可爱。作为母亲的她向我们透露:“下 次来华,我要把我的中国女儿、美国女儿都带来。她们一定会为我的选择 感到自豪。”

  “今天是母亲节。您为残疾儿童做了非常有意的工作。然而,南斯拉 夫的妇女、儿童却正在流血。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北约轰炸,造成重 大人员伤亡。我们很想听听您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非常遗憾,令人痛心。”

  舷窗外,连绵起伏的林海雪原慢慢掠过,前方出现茫无际涯的大海。 (完)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