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世人所关注的戴维营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经过十几天不见刀枪的较量,终于在失望中落下帷幕。烽火已烬,硝烟已散,掩卷长思,感悟颇多。 认真分析此次会晤无果而终的原因,人为操作太多恐怕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古谚,喻任何事情都要顺其自然,不能急于求成。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如何能够例外?克林顿为期8年的总统任期将至,急于想在其任期结束前为巴以和平进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因此通过各种努力,终于将巴以领导人聚集到戴维营。但现实说明,巴以达成和平协议的时机并不十分成熟,特别是缺少成熟的内部条件。巴拉克内外交困,其和平行动既未讨得反对派的欢心,也未得到赞成和平者的支持;阿拉法特则面临着来自巴勒斯坦内部不同派别乃至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压力。在谈判中,双方的任何妥协和让步都可能使他们更接近达成和平协议,但同时也有可能使他们陷入更复杂的内部危机。因此,未能达成协议反而给了巴拉克和阿拉法特一个向国人解释和澄清的机会,面对近日铺天盖地的指责和威胁,他们可以说:我并没有妥协和让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戴维营未能达成和平协议并非偶然。因为,在条件不很成熟的情况下,让双方作出痛苦的妥协和让步,即使勉强达成一项和平协议,这一协议也只能是一个孱弱的“早产儿”,先天不足,后天又岂能健康成长!因此,与其因未能达成协议而相互指责,斤斤计较,不如把这次会晤看成一次增进了解的良好机会,“买卖不成情意在”,双方借此机会建立更多的信任与友谊,对今后的和平进程也是大有裨益的。 戴维营,既是结束,更意味着新的开始。在漫长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它就像是又一次播下的种子,需要人们用足够的耐心来培育,使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许半年,也许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总有一天,它会成长为一棵荫及人类的和平大树。刘素云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