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诺基亚夺宝行动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光明日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评论:NMD不会使美国更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7月11日10:44 光明日报

  7月8日凌晨,美国在太平洋上空进行了耗资1亿美元的第三次全国导弹防御系统试验,结果拦截导弹未能找到目标。至此,有关试验留下了三战二败的记录。

  如果技术上确实不可行,克林顿在考虑是否批准这项计划时就得三思而后行。其实,即使技术上可行,任何美国总统都不应该批准这项计划,因为它不仅会使世界更不安全,而且也会使美国更不安全。

  自冷战结束以来,唯一能与美国战略核力量抗衡的俄罗斯保留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核弹头已分别减少52%和45%。在今后10年中,由于执行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甚至第三阶段条约,俄罗斯配备在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上的核弹头将减至2000个,也有可能降至500个。与八十年代相比,下降幅度分别达到80%和94%。

  究竟是导弹和核武器较少的世界更太平,还是导弹和核武器较多的世界更太平呢?当然是前者。但美国的NMD计划却将改变这种良性的发展趋势,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美国政府为了达到修改反导弹条约的目的,现正极力说服俄罗斯领导人相信,美国的NMD只部署100至200枚拦截导弹,对于拥有千余枚洲际导弹的俄罗斯来说,不会影响其与美国的力量平衡。可是,如果事情真的那样简单,1972年美苏为什么要签署反导弹条约呢?

  当两国拥有的进攻性核武器都可毁灭对方若干次的时候,再增加数量就无多大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会把精力放到发展弹道导弹的防御系统方面。任何一方导弹防御能力的增强即意味着另一方进攻能力的削弱。在那种情况下,双方为保持力量均势,不但不愿意削减战略核武器,甚至还要继续增加核武器的数量,以抵消对方的防御能力。反导弹条约就是要限制双方发展这种防御体系,从而遏制战略武器竞赛的势头。如果没有这个条约,就不会有后来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也不会使美国面对的核武器从10000枚减到现在的2500枚。所以,把反导弹条约称为“战略稳定的基石”是毫不为过的。

  美俄战略威慑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是:在受到对方出其不意的第一次打击之后,还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报复性打击。这才能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俄罗斯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振,战略导弹和核武器的保有能力大不如前,再过10年,能够服役的战略武器数量还要大减。据美国一些军事专家估计,如果美俄之间发生战争,在美国对俄实行第一次打击后,俄能保存的报复力量可能只有几十枚洲际导弹。这在NMD面前就不够用了。你没有还手之力,就只能俯首称臣。因此,反弹道导弹数量虽少,却足以改变力量平衡。再说,现阶段计划虽然只是一、二百枚,但一旦搞起来了,将来会怎么发展,谁能预言?俄罗斯既无还手之力,则只有尽量避免遭对方先发制人的打击,这将极大地增加因误会而一触即发的核大战危险。

  美国政府说,发展NMD是为了对付朝鲜等国家的导弹攻击。这种“大炮打蚊子”的“理论”连很多美国人都不相信。说穿了,美国发展NMD的目的是为了建立绝对的军事优势,从而长久地维持“一超独霸”的地位。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NMD如果上马,必将影响俄中等大国的战略安全环境,他们将不得不对此作出反应,调整各自的武器发展计划,尤其是发展对付NMD的新武器,破美国的新招。这又难免会引起另一些国家增加军备,从而引起世界性的军备竞赛。有美国专家指出,俄罗斯即使只把瞄准美国的导弹数量增加1%,美国受到的实际导弹威胁也将大大超过所谓“无赖国家”对美国的“导弹威胁”。因此,NMD将使美国陷入更不安全的战略态势。(本报华盛顿7月9日电)薛福康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美加紧开发NMD武器系统 空军反导激光武器渐成形(2000/07/11/ 10:25)
美国国防部长:NMD试验失败不影响部署时间表(2000/07/11/ 08:44)
述评:美国第三次高空拦截导弹试验失败说明什么?(2000/07/11/ 08:06)
分析:美国为何执意建反导系统(2000/07/10/ 17:45)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专题
 新浪推荐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性知识问答专区
电视剧《中关村》征集剧情
巩俐希望工程广告风波
温布尔登网球赛
网上学电脑学上网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