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府副总理、核潜艇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伊利娅·克列巴诺夫14日宣布,俄方将正式开始与外国公司合作,共同打捞失事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这一行动预计今年9月20日结束,届时,在巴伦支海海底淤泥里沉睡了一年多的“库尔斯克”号将重见天日。
克列巴诺夫说,参与这次打捞行动的俄罗斯、荷兰和挪威公司将于本月20日在俄罗斯圣彼德堡市签定协议,然后开始为期3个月的联合打捞工作。
俄罗斯曾于今年1月公布了已经敲定的“库尔斯克”号打捞方案,但两个月后又宣布把打捞工作推迟到今年夏末秋初。主要原因是打捞工作筹集资金的“库尔斯克”号国际基金会在筹资方面遇到了一些麻烦。根据打捞方案,打捞费用约为8000万美元。俄罗斯方面将承担其中的2000万到2500万美元,其余部分由该基金会补足。
据俄塔斯社报道,打捞开始后,置身于108米深水下的核潜艇将被切割成两部分,外国公司将参加打捞受损较轻的后半部分,包括指挥舱和反应堆舱。毁坏严重的船头部分约有20米长,因为俄方坚持要保守秘密,所以由本国人自行打捞。
至于是否应该打捞“库尔斯克”号,在俄国内也一直存在着争议。部分潜艇艇员的家属表示,他们宁愿按照海军的传统,把自己的亲人安葬在大海;一些环保组织也担心打捞会破坏反应堆外壳,导致放射性元素的外溢。路透社的一篇报道称,俄政府之所以没有采纳这些反对意见、仍然坚持打捞行动,是因为普京总统曾当众作出过承诺,要把“库尔斯克”号打捞上来。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