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中间人还是国际政治格局的制衡力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0日04:04 中国青年报 | ||
家干 最近中国领导人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三次会议时说,“伊拉克战争已基本结束,但它引发的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思考才刚刚开始。”这表明,大国领导人在关注和思考着,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秩序造成的长远影响。从前不久圣彼得堡隆重而张扬的建城300周年庆典上,观察家们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各大国元首,特别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如何开始他 可以说,是伊拉克战争使俄罗斯人迅速明白了,现今的国际政治格局需要一支重要的平衡力量,这个力量不是欧洲,也不是中国,更不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而是俄罗斯,这也是历史的选择。如果说,战前,俄罗斯还不得不徘徊在西方社会的边缘,那么通过因反对美国对伊动武而暂时形成的“法德俄”同盟,俄罗斯已经以一支制衡力量展露锋芒了。然而,俄罗斯并没有陶醉,它清醒地认识到,这支力量过于弱小,还不足以扭转事态的发展。因此,伊战刚刚接近尾声,俄罗斯就已经按捺不住了。4月18日,俄罗斯海军参谋长维克多·克拉夫琴科说,俄海军两支舰队远航参加与印度海军的联合军事演习,这是俄海军恢复其在世界海洋中长期存在的第一步。5月7日,俄国防部长谢·伊万诺夫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58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说,将国防能力保持在必要水平上是俄罗斯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他说,在人类跨进21世纪之际,世界仍没有摆脱战争和冲突的威胁,军事力量仍然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 虽然伊拉克战争加速和推动俄罗斯向军事强国迈进,但必须看到,这不是冷战时期那种对抗意义上的军事竞赛,而是单极格局下多边制衡所需具备的实力。伊拉克战争前,联合国安理会内形成的“反对战争”与“支持战争”两派的选票之争,折射出来的实际上是制衡与反制衡背后的力量对比,这里已经不是少数服从多数、是否遵守国际规则的问题,而是用实力说话的问题。毫无疑问,“反对战争”的多数派在力量对比上败下阵来,对俄罗斯的刺激非同小可。俄罗斯清楚,遏制美国为所欲为的惟一出路,是成为西方阵营中一支有实力的平衡力量,一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圆桌旁或8国集团会议大厅里的重要力量,一支有能力制衡并在必要时改变力量对比的力量。 成为一支真正平衡力量的前提,必须是西方社会的一分子。首先必须被美国承认并需要。而正是伊拉克战争为俄罗斯创造了这样的机遇。如果说,“9·11”事件后的俄美关系,是以牺牲俄罗斯的部分战略利益,换取美国的承认和需要的话,那么伊拉克战争则为俄罗斯找到了一条不必牺牲俄罗斯利益,就能得到美国承认和需要的途径。 众所周知,俄美关系并没有因为俄罗斯反对伊拉克战争受到严重损伤。相反,俄罗斯的反战言论及所谓的“法德俄轴心”,使美国进一步认识到俄罗斯的能量,以及在国际安全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俄罗斯的“关键一票”不仅能左右欧洲,还会影响中国。这就是为什么当俄罗斯一而再再而三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其言辞不乏尖刻与严厉时,美国仍要“原谅”俄罗斯的原因。 对于俄罗斯来说,在未来的对外关系中,大国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其中俄美关系更是重中之重的双边关系。一是因为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无法动摇,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在这样的条件下,与美国良好的双边关系是影响和牵制美国的最佳途径。二是美俄两国在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方面有着现实的共同利益。人们还记得,在伊拉克战争打响后,俄总统普京说,这场战争是“巨大的政治错误”。但随着战争的推进,他又说:“从政治和经济上考虑,俄罗斯不希望美国失败。”当时,普京跳跃式的思维方式令许多观察家感到困惑。事实上,普京的话流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如果美国在伊拉克军事上失败了,将极大地鼓舞宗教极端主义的气焰,其后果是更加难以遏制俄罗斯境内的分离主义分子,进而使普京承担起“俄美反恐合作”决策失败的政治风险,危及俄罗斯“9·11”事件以来的整个对外政策。 观察家曾认为,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是摇摆不定的,处在欧洲和美国之间的俄罗斯,充其量只是个“中间人”、“助手”或“调解人”之类的角色。然而,当世界各大国的首脑都涌向圣彼得堡,从那里出发,继续大国之间的磋商时,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原来俄罗斯已经很好地抓住了应该抓紧的东西。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