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战中的法美关系--在道义与利益之间权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7日06: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本报驻法国记者张祝基 美英绕过联合国对伊开战,并且出人意料地用3周时间就攻占巴格达,摧毁了萨达姆政权后,法国及“反战阵营”的其他国家面临着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靠边站”的处境。 4月11日至12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圣彼得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德国总理施罗德会晤 半年多来,法国对伊问题的立场变化,呈现一条从缓和到强硬又到缓和的弓形曲线。大体上说,第一阶段从去年秋天到今年1月21日,法国坚决主张让联合国的武器核查工作进行下去。第二阶段从今年1月22日到3月底。1月22日,法德在共庆《爱丽舍宫条约》40周年时明确表示反对美国对伊动武,此后便一再对美国对伊最后通牒的议案提出反建议,直至威胁使用否决权,公然跟美国对着干。第三阶段是进入4月以后,法国明确表示站在美英一边,并希望萨达姆政权迅速垮台。 法美从分歧、对抗到碰撞的局面是逐步形成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时代因素看,冷战结束以后,苏联这个共同威胁不复存在,西方盟国间国家利益超过了集团利益。法国在伊拉克有经济利益,又有1/10的国民信奉伊斯兰教,这是它不能不首先考虑的经济与内政因素。从战略因素看,美国已通过与沙特和科威特保持特殊关系,控制了中东大部分石油,拿下伊拉克,中东大部分石油都将掌握在美国手中,中东政治版图将重绘,这对主要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欧盟国家,包括法国,极为不利。 从环境因素说,希拉克认为与美国唱反调、对着干并不冒太大风险。一是德国、俄罗斯等国都反战,法国并不孤立;二是反战立场在国内得到广泛的民众(78%)拥护。确实,3月底,希拉克的民意指数高达69%。在第五共和国的历史上,只有戴高乐在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密特朗在决定法国参加1991年海湾战争时有与此相仿的高声望。 最后,个人因素也起了作用。去年5月希拉克当选连任总统,在第二个任期内,他正可以做点留名青史的事。戴高乐将军曾说,“法国如果不伟大,就不成其为法国”,“使法国伟大是我心中惟一的目标,是我生命中最崇高的目的”。作为戴派传人,希拉克本能地想在外交上大干一场。尤其是摆脱了“左右共处”的羁绊以后,他可以大显身手,而伊拉克危机正是这样的天赐良机。 在美国看来,法德是不一样的。德国是和平主义占上风,法国则是要建立反美阵线。美国对法国的看法,是有历史渊源的。二战后德国变成和平国家,法国则从戴高乐时期起就不断地与美国闹别扭、独立行事。伊拉克危机中,虽然法国一开始态度还不及德国坚决,但由于它老是提反建议,因而成为“反战派”的首领。法国威胁使用否决权,更无异于亮出“外交核武器”,使美国大为光火。所以,2月7日后,布什就再也没有同希拉克通过话。布什认为,法国的阻挠在萨达姆面前暴露了西方大国的分裂,从而使萨达姆利用国际社会的矛盾,变得有恃无恐。这种判断使布什认定除了开打别无他途。而战火一起,法美关系就失去了挽回的余地了。 希拉克强调,法国反战不反美、主张和平解决却不是和平主义者,也是实情。法国一开始就表明,在解除伊拉克武装这个大目标上,法美是一致的,只是在采取什么方法上有分歧。战争爆发后,俄罗斯要求美英联军立即“停止”在伊的军事行动,法国则表示希望美英尽快“结束”在伊的军事冲突。“停止”与“结束”是不同的,“尽快结束”暗含着“赶快把萨达姆给收拾了”的意思。 法国宣称使用否决权,本来是基于如下分析作出的假设:法国认为美英对伊最后通牒的提案在安理会得不到9票,那样,即使没有否决票,美国提案也通不过;在此情况下,美国应知难而退,不提出要求联合国授权对伊动武的议案。这样,法国既不会同美国在安理会上发生正面冲突,也能使伊拉克危机能按自己主张的和平方式去解决。然而,布什不但坚持向安理会提交议案,而且要求安理会表决,即使通不过也让各成员国摊牌。3月16日布什与布莱尔在亚速尔会晤后,更作出进一步的决定:撤回议案,绕过联合国,我行我素地对伊拉克开打。战争爆发后,法国一时显得沉闷。是对布什不按游戏规则出牌感到震惊,还是反思自己对美国的态度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个中原因耐人寻味。(上)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战争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